盛汉清
1998年5月18日,我国新华社《每日电讯》发表整版文章,题为《文化大师素描》,重点介绍了巴金、贺绿汀、王元化、谢晋、杜宣和夏振亚等六位文化大师,其中这个末尾的夏振亚原来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科教电影导演,一下子进入名人之列,可见其声誉之隆,地位之高。随后,中央电视台以《中国影坛奇才——夏振亚》为题,全面介绍了这位集电影、文学、书画“三绝”于一身的“三栖艺术家”,更是引起广大观众的注意。一个不易为人们所瞩目的电影片种,培育出了一位享誉国内外的杰出人物,以他辉煌的艺术成就,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科教电影跻身世界的雄厚实力,也证明了他对发展我国科教电影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
国家一级导演夏振亚,从影五十年来,他编导的科教片和纪录片始终称雄八方,曾先后八次获得国际科教电影节奖,两次获国际金奖,一次获国际大奖,十次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和其他国家级奖,一次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四次获“金鸡奖”提名。他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他是“上海首届大众科学奖”得主,被上海市科技协会授予“上海优秀科普作家”头衔,他的成就被收入多种中外名人词典。
从泥泞的乡间小路走来
夏振亚出生于江苏阜宁一个富豪家里,但还未等到他长大,家庭开始破落,变得一贫如洗,饭都吃不上,穷得叮当响。小时候的苦难,严厉的家训,促使夏振亚坚强奋发,从儿童时代起,争强好胜就逐渐成为他生命长河中极为突出的个性。
时光定格在1959年,夏振亚高中毕业,二十多年没有离开过家乡的串场河,满怀激情和梦想的他,从泥泞的乡间小路走来,沿着大运河南下,一步三回头地走着,第一次看到波涛壮阔的长江,深切感受到了“天堑”两字的真谛,赶到省城南京报考万人簇拥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摄影系,只收二十个新生,难度极大。在这之前,他连照相机都没有摸过,难怪亲戚讥笑他考影校是“坐地摸天”。可豪气不减当年的老父激励他:“凭你的天赋,赴考场一决雌雄,争取榜上有名不是没有可能的!”
夏振亚一脚跨进既让人向往又令人生畏的考场大门,打开试卷一看,是分析电影《凤凰之歌》。挑战催发思考,自信酝酿沉着,这不就是像平时写的一篇作文题吗?于是他思如潮涌,洋洋洒洒说起了影片的主题结构人物,镜头场景气氛,还斗胆地笔锋一转,列举《凤凰之歌》摄影艺术的缺陷。他当时不知道面对的主考官,不是别人,恰恰是该片的著名摄影师,即将赴任的电影学校摄影系主任冯四知,这等于是“太岁头上动土啊”!但夏振亚沉住气,过五关,斩六将,一直到从容面对口试,解读俄罗斯画家列宾的经典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好,这一根纤绳上的十一个纤夫,神态各异,唯有黑压压队伍中那个红衣少年,充满期盼的神色,抬头凝视着辽阔的苍茫大地。夏振亚感到和红衣少年的眼神,有一种无可名状的心灵感应和呼应……他这股与生俱来的勇气和超乎寻常的独到见解,赢得了专家们的好感,使夏振亚在万里挑一的考生中榜上有名,幸运地被录取了。
在令人羡慕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夏振亚三年寒窗,刻苦学习,作业用功,读书萬卷,观片无数,一心向往去故事片厂大显身手,创家立业。可压根儿没有想到,却被分配到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学艺术的去搞科教片,自己的才情岂不“干枯”发黄,学无用武之地?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只是理论,艺术才是抒情,两者似乎不可统一。夏振亚心想,自己既然进了科影厂,要么不干,真要干,一定要干出名堂,闯出一番新的天地。
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越界、反叛
进厂头几年,夏振亚到摄制组劳动实习,边学边干,积累经验。身在科影厂,自然对科学发生了兴趣,渗透了他的爱,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实现了从爱艺术转而到爱科学的一次飞跃。 在职务上,夏振亚进行了一次“越界”,从摄影改当导演。与众不同的是,他一开始着手创作科教片时,就把科学与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真情地说:“我爱艺术,我爱大自然,我忍不住把深深的感情寄托于科教片中那些光和影,寄托于无尽的知识海洋。科学和艺术在银幕上不仅可以亲密牵手,而且可以热情拥抱和结合。于是,比兴、象征、抒情、灵动,我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化为感染情绪的视听形象,就连‘人造卵也都拍成了诗意的《摇篮》……理智加情感,突破与创新,成为我作品的艺术生命的所在。”
但夏振亚这种观点,犯了科教片的“大忌”,因为,科教片过去的一贯准则是“纯客观”叙述,绝对不能夹杂个人的“主观感受”!夏振亚却反其道而行之,成了另类中的“另类”,他的每一次“越界”行动是一种“反叛”,其实是求之不得的创新!在他编导的科教片《胆结石的奥秘》中,有一段形容各种结石的解说词:“嗬,这种像透明的玛瑙,又像闪光的宝石,难道也是从人体胆囊里取出来的吗?”在审查时有人反对,认为这段解说,缺乏严肃的科学性,非改不可。夏振亚据理力争,坚持己见,非但不改,还进一步把文学性、艺术性、趣味性融全片于一体。他认为“科教电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艺术语言最忌的是索然寡味”。在拍摄科教片《冠心病》时,夏振亚自加压力,把这部影片定位于超越世界先进水平,非要拍到活生生的全离体心脏跳动。先用猪的心脏来拍摄,但一离体,心脏就乱跳甚至跳停了,前后试了三次。而实验过的猪,由于打了麻醉药,不能食用。有一些人开始嚷嚷:“眼看上千斤猪肉白白浪费掉,真是劳命伤财。”“人家日本也没拍到完全离体的心脏跳动,改用动画来表现心跳吧。”在这关键时刻,导演的决心和魄力最重要,夏振亚没有退缩,坚持科教片求真求新的必要性,进一步与医学专家分析研究,找出失败原因不是拍摄方法,而是猪的心脏不够强壮,假如换用狼狗心脏,成功率会提高。正好有人提供线索,上海医科大学有一条用作医学实验的大狼狗,如果要杀掉,非得经过校长特批。那就请示校长石美鑫,恰巧他是影片的科学顾问之一,完全明白这个全离体心脏镜头对整部影片的重要价值,他稍作考虑,提笔就批准。后来,完成片的开头是:在夜幕下,远远的一个红点在搏动,它由远变近,越来越大,伴随“扑通,扑通”的声音,由弱变强,越来越响。呵,一颗全离体跳动的心脏,好像从神秘宇宙空间的深处向你走来,这纪实、直观、令人信服的心跳,这象征健康生命、象征青春激情、象征纯真爱情的心跳,给观众以极大的审美愉悦。《冠心病》影片一举获得了意大利第二届巴马国际科教电影节的金质奖,达到了夏振亚此片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的预期目标。endprint
编导《花》和《叶子》两部生物科教片,夏振亚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感情,以“科学散文”的样式,把科学和艺术通过电影手段十分完美地结合起来。请听《花》的解说词:“花开花落知多少,但落花并非无情物,在花的生命旅程中,落花之时,正是结果之日,它会留下种子,再度繁殖萌发出新的生命……今天,花已成为人类和平的使者,一切美好和幸福的化身,人类的明天将是如何?花又该是怎样呢……”边听边想,给人以创造思索的空间,让观众对今天与未来展开想象的羽翼,在银幕内外,尽情地翱翔。《叶子》与《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开头煽情诉说:“秋天到了,落叶飘零,面对这样一幅图景,或许会给人一种冷落萧瑟之感吧。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在叶子的生命旅程中,曾充满蓬勃生机,为我们作出过生命的奉献……令人遐思漫想……”尾声中又发出深情赞叹:“秋风吹起今又是,即便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也总是落叶归根。它肥沃了大地,催育了种子的萌动,唤起了大地的苏醒,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孕育了又一个丰收的希望……”著名剧作家苏叔阳评论说,夏振亚是“一位用摄影机和电影艺术语言讲科学的作家”,“具有作家电影的品位”,上海电影界的一位同行称赞道:“夏振亚的作品,不仅内容新,而且形式新。是他第一个在中国银幕上记录了全离体心脏跳动的镜头;是他第一个将镜头伸入到人体内部尽情周游;是他第一个用高倍显微镜摄下了比头发丝还细的昆虫产卵镜头;是他第一个在显微摄影领域展开推拉摇移全方位深入表现……”我国科教片创始人之一、科影厂第一任厂长洪林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谈到夏振亚同志的创作特色,他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他拍影片,写文章,以及他的讲话,都有一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激情。科教片中一些科学道理,本来是理性的,有的还是深奥的,可是在他的影片中,都能拍得有声有色,令人感动。看他的影片,不会让人有枯燥、沉闷、乏味之感。这说明他有一种刻意求精的创作态度,也有着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底。我曾多次对人赞叹:好一篇科学散文!”
的确,夏振亚的创作,正是从观众的兴奋点入手,待观众兴味盎然时,才一步步引入科学本身的规律之门,引人探幽寻秘,在好奇心中去求新知;把科学的深化与艺术的造化有机地融化、强化,化为一体,而不是淡化,更不是“分化”和“异化”;向人们奉献一种独特的美,给人有智有趣有情有意的享受。为了达到这样的高度,夏振亚有自己的创作准则,他认为,揭示科学原理只是科教片的“最低纲领”,传递科学之美,让观众热爱科学,才是科教片的“最高纲领”。
除了创作准则,夏振亚还有一套创作理念和创作规范。一是“杂交”之说,他认为任何一门艺术都是“杂种”,科教电影也不例外,在艺术上要善于“杂交”,糅百家之长,为“我”所用,融于一体。二是“三不”原则:不重复历史,不重复他人,不重复自己。三是“三格”规定:创作原则要严守“规格”,艺术表现要勇于“破格”,努力创出新的“风格”。看来,这就是夏振亚成功的秘诀所在的一个方面,他既能不断越界、反叛,又会自觉套上锁链跳舞,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创新,永攀高峰。
文学和一切艺术都是相通的
勤奋出天才,不用说,夏振亚从求学到工作,一直是勤奋刻苦,问心无愧,晚上12点以前从不上床入睡。这种熬夜的本领,早在孩提时代就练就了。生活的艰辛,家境的贫困,曾经把童年求知若渴的夏振亚一度拒之于学校门外。后来,好不容易再走进课堂,也就特别珍惜宝贵的时间,最喜欢夜晚。农村的夜晚更有宁静的氛围,在一支蜡烛或一盏油灯下,彻夜攻读,很有一种悬梁刺股的仁人志士、奋发图强的猛劲。夏振亚自幼酷爱文学,在他的家乡沟墩,连牧童都喜欢在牛背上读唐诗,深受熏陶,好学成风。他博览古今中外名著,尤其是祖国的优秀文学经典。要知道这里是诞生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李汝珍《镜花缘》、刘鹗《老残游记》的故乡,文学名著像乳汁、如甘泉般地融进了他的心田,强烈地拨动着他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他曾经为书中不少悲剧人物的坎坷命运伤感,也会梦幻像李白、杜甫那样浪游于祖国壮丽的山川秀水之中。
那年頭,北方“神童”作家刘绍棠13岁写小说、15岁成名的奇迹传遍家乡的四面八方,校园的每个角落。他的成名作《青枝绿叶》编进了中学教材,他写大运河,把雄健遒劲与牧歌柔情结合得那么生动美妙。夏振亚感到与自己的处境、情境、心境相当契合,魂牵梦萦,做起了一个个万花筒似的文学梦。上中学时,全校每次作文比赛,夏振亚总是名列前茅,文才初显。于是,在诗情画意的乡土文学鞭策和影响下,中学尚未毕业,夏振亚利用课余时间,写散文,作诗歌,写小小说,向报刊、杂志投稿,其中他写的《不夜的串场河畔》等十多篇充满乡土气息的散文,发表在《新华日报》等省级媒体上,被出版社选入集子中。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更醉心于文学,捧出了对新生活热爱的稚子之心,自己的艺术才华闪烁出希冀的光芒,也奠定了他日后跃马扬鞭的文学基础和功底。
从事科教片导演工作后,夏振亚更是广种薄收,才思洋溢,接触各种文艺形式,并喜欢用文学的眼光,竭力捕捉万物之神韵,碰撞出艺术之浪花,拍片之余,笔耕不止,深得有关编辑部门的青睐,以专栏作家的身份为报纸撰写过四百多篇杂文。这中间,他结识了著名书画篆刻家韩天衡,两人一见如故,意相合,志相投,切磋琢磨,合作写稿、著书。无巧不成书,当夏振亚筹备拍摄《画苑掇英》时,正巧韩天衡被调到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画。夏振亚可是求之不得,机不可失,自然请“老搭档”合作,一起编写《画苑掇英》剧本,使未来影片打下一个坚实的文学基础。后来,影片将17位大画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画龙点睛般的刻画与强化,如刘海粟“落笔如翻扬子江”的泼墨,泼彩,胆魄过人的气概;谢稚柳“用笔如龙飞凤舞的功力,独到的古典主义画风”;朱屺瞻“挥笔横扫竖抹”的雄视千古的精神力量;陆俨少把“千里峡江险情”浓缩于咫尺之间的绝妙;程十发的“一点一抹”;唐云的“误笔成鸟”;应野平的“墨分五色”;关良的“点睛之笔”;刘旦宅的“传神美女”;沈迈士的指画“手如斗笔”;陈佩秋的“兼工带写”;林曦明“惜墨如金”的浩渺意境等等,都被一五一十、错落有致地突显在电影银幕上,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名扬四海的艺术画廊。endprint
喝串场河水的故乡人,特别爱说故事,也爱听故事。小时候,夏振亚耳濡目染了多种多样关于唐伯虎的故事。尽管版本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十个”唐伯虎有“十个”带“色”字,见女人就“献媚”,看美女必“盯梢”的风流人物。事实果真如此吗?那年,夏振亚出差来到唐伯虎的故乡苏州,时间较长,他抽空对唐伯虎的人生密码作一次探究与破译,查阅《苏州地方志》和相关文献资料,每晚阅读摘抄,常常通宵达旦……他终于发现,人们心目中的唐伯虎与历史真实的唐伯虎严重错位,决定为唐伯虎翻案,还其历史真面目。
数月之后,夏振亚精心撰写的电影文学剧本《唐伯虎》完成,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不附权奸的江南才子形象。消息传到上海越剧院,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亲自派人登门八次,邀请夏振亚将《唐伯虎》改编成越剧,只因忙于拍摄科教片,夏振亚婉言谢绝了袁雪芬的一片好意。香港电影界也有人获悉此事,上门游说,夏振亚怕被“戏说”甚至糟蹋唐伯虎,主意已定,出价千金也不卖“虎”。最后,他编剧的《唐伯虎》仅出版了连环画,与读者见了面,新书一上架,读者争购一空,夏振亚平淡而谦虚地说:“这倒不是我写得好,因为人们都想看到一个真实的唐伯虎。”
做梦也没有想到“破门入画”
有人问夏振亚:你是几岁开始学画的?他实话相告:“我第一次作画,已过不惑之年。那是在绍兴拍摄影片《画苑掇英》外景,接连细雨绵绵,大家只好足不出户,躲在宾馆里看书作画……”他清楚记得,就在那天下午,走进画家林曦明房间,几位大师唐云、陆俨少、吴青霞等都聚在这里,一边品茶,一边作画。林曦明见夏振亚进来,就拉住他:“来来来,我刚才正在画画,你也画几笔!”夏振亚连忙谢绝:“老林,你的玩笑开大了,我从未画过,这怎么行?”“不要客气,斯文人总会涂两笔的!”不由分说,林曦明把一枝毛笔硬是塞到夏的手里。環顾四周,望着夏振亚的都是名家大师一双双鼓励而期盼的眼睛,画也不好,不画也难。问题在于:夏振亚还是念小学时在图画课上涂鸦过,那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的。几十年过去,突然要他画画,还真的犯了难。可盛情难却,只好硬着头皮干。那么,画什么呢?前几天选外景,绍兴四周淡淡的山,清清的河,葱葱的树,还有那乌篷船头戴毡帽、衔烟斗的渔翁……给夏正亚留下深深的印象,此情此景此刻,在他脑海一一浮现,扑面而来,就画这个吧。他怀着崇敬、学习的态度,“班门弄斧”,大胆下笔,一会儿,画稿出笼,觉得还缺几口气,想再补几笔,又不知从何着手。这时,陆俨少叫到:“别动,别动,我来加几笔!”于是,远山近树有了延伸。林曦明呼应:“来来来,我也加几笔!”他补写一叶轻舟,与夏画的乌篷船相配。众画家齐声说:“落款、落款……”画家老林自告奋勇落了款:“振亚同志作江南水乡图,俨少先生补远山近树,曦明填写小舟并题,时在甲子一九八四年五月十四日于绍兴宾馆之南楼”。夏振亚的处女作就这样“破门入画”,竟然是与大画家一起动笔“合成”的。
多少年过去了,这幅纯真的“处女作”一直陪伴着夏振亚,他常琢磨,甚至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第一次就“破门入画”?是因为意象早已孕育,“十月怀胎”,只待“一朝分娩”?是因为他自幼苦练书法,“书画同源”?是因为当导演,艺术本来就相通?还是终日在画师中间受到熏陶、浸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这些综合元素和基因糅合起来,相互影响,也就塑造了一个自学画画的夏振亚。
从那以后,夏振亚拍电影忙得再累,每当更深夜静,坚持作画,雷打不动。他钟情水墨大写意,大的整幅宣纸,大的斗笔,画大山大水。用画家唐云的话说:“胆子大,气度大,手笔大。”那时,夏振亚还没有大画桌,只好蹲在地板上摊开宣纸作画……他画得人发“疯”——不管春夏秋冬,一笔在手,神游其中,废寝忘食,那是他情怀的释放;他画得笔发“狂”——因为他没有得与失的包袱,只有尽情表述的欲望;没有理性,只有感性;没有“条条框框”,只有“无法无天”。一旦画兴大作,抄起画笔,线条游动,水墨涌潮,浓与淡、疏与密、干与湿、融合与扩散、交融与交错,顿时在画幅上变幻莫测。然后,他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细心收拾,遥想妙得地描摹出稍瞬即逝的千变万化的“生象”。夏振亚坦言道:“我的水墨之功不是笔底下的流淌,而是凝聚情感于毫端的喷薄。所以,只有到最后才知道也是我企盼得到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真的,他毫无顾忌,什么都敢画。画名山大川,也画烟雨江南;画渔翁寒江独钓,也画少女青春梦幻;画落霞孤雁晚归,也画滩涂白鹤双飞。总之,山水、人物、花鸟都画,但最喜欢画的还是秋风中的“芦苇”,银塘里的“鱼儿”。因为它们对夏振亚来说,既有迷人的喜悦,也有惆怅的伤感,曾记录他襁褓时的劫难,艰苦童年和激情燃烧的岁岁月月。“芦苇”吹响的“芦笛”是他心中的音符;“鱼儿”泼起碧波犹如山涧清泉,载着人生往事一次又一次浪奔,那是流过他心底的歌……有时,在夏振亚几十幅的作品中,全部是《芦荡图》——各种气氛、各种景象:晨曦与黄昏,春绿与秋黄,夏茂与冬枯,晴空万里与风雨交加,一曲渔歌一行雁,一丛芦苇一片情,诉说他心中的梦。夏振亚在画幅上题字,也总离不开一个“芦”字,那就像芦歌优美旋律中的点睛之词:“年年只有南来雁,常带秋声入芦丛”“十月天青大雁归,相呼相唤芦花里”“数声芦笛渔歌晚,一丛芦叶慰相思”“芦苇秋风叶叶凉,何处渔郎晚笛吹”。就这样,《芦荡画》被许多富豪高价认购,《鱼儿图》让无数名流拍卖收藏。画家林曦明看了他的画作,动情地说:“你呀,要是成不了画家,老天爷也不睁眼了!”大师唐云为他“仙人指路”,语重心长地说:“你不要再去模仿这个那个的,你作画已经找到了自己,你就大胆走自己的路吧!”
对夏振亚的画,不能不提到他画的鱼,俗称“夏氏鱼”。画时好像很简单,几乎一笔头下来,再用线条勾勒而成。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笔屏气,全神贯注,饱蘸浓墨,一气呵成,墨汁欲滴,湿漉漉的,充满水汽、才气、大气。关键还在于他每画一条鱼,都要画出鱼的“活力”和“神韵”,画出“水中精灵”的独特风采,这是旁人不易模仿的难点。很快,“夏氏鱼”在圈内和外界赢得众多的欣赏者,其中有苏叔阳、邓伟志、奚美娟这样的文化界知名人士,也一度在上海“朵云轩”招摇过市,生意红火,挂出一“条”,卖掉一“条”。当时一条“鱼”可卖到三千元,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呵!endprint
又一个想不到奇才碰到奇事
小时候,夏振亚在家乡严父督促下苦练毛笔字,无论严冬酷暑,风雨交加,专心临摹,夜以继日,才练出一手好字,笔触苍劲有力,气贯通畅如流,深得师长好评。后来参加电影工作,接触的人层次较高,喜欢以书会友,交流书法心得,开始小有名气,声望远扬,以至传到了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孔学专家匡亚明耳中:“振亚同志,你的书法很好,我早有所闻,能不能给我一幅?”上海著名骨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中伟也十分喜欢夏振亚的字,甚至把导演与他联系的工作字条,也一直压在玻璃台板下,说:“夏导书法很好,既留作纪念,又留作欣赏。”北京剧作家苏叔阳则称赞:“你的书法,我非常喜欢,岂止喜欢,简直称得上崇拜!”如此看来,夏振亚的书法,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口碑和影响,但还没有发展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直到有一天,北京广电部发来一份加急电报:“夏振亚同志,请你速为《中国电影周报》题写报头,完成后特快专递北京。”刚开始,夏振亚根本不相信,认为是“天方夜谭”似的开玩笑。后来亲自接过电报,看了又看,才深信无疑。对此,夏振亚心态很平静:“要我写,我就写,用不用,不是我的事,不用也无伤大雅。”写好寄出,一个月过去了,杳无音讯。有人问:“题写报头,开始催得十万火急,现在没有了下文……”夏振亚并不把它当真,认为是“玩玩的”。谁知已忘得一干二净之时,北京又飞来电报:“夏振亚同志,这次被邀请写报头的有诸多名家泰斗,如全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以及文化艺术界名流。经过专家评议和无记名投票,最后再经领导审定,认为你题写的报头苍劲有力,潇洒浑厚,好看耐看,决定采用了。特此祝贺!”
消息传出,炸成了锅。又一个想不到,奇才碰到了奇事。因为事后才了解,启功、吴作人、范曾这样的书画界泰斗级人物也踊跃参与题写报头。不少人好奇地问夏振亚:“如果事先你知道有那么多权威人士也为报头题字,你还敢不敢动笔?”“有什么不敢的?”“为什么?”夏振亚回答:“小时候我就养成了一个倔强的脾气,对强者赞佩,但决不示弱。长大后,我走向成熟,对学术权威崇敬,但决不崇拜;崇敬让人清醒,崇拜会陷入盲目和迷信,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就会显得困惑和无奈,缺少了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的价值取向。”但不管怎么说,夏振亚这次能力压群雄,脱颖而出,一举夺魁,难能可贵!
冬去春来,北京广电部再次电报飞传:“夏振亚同志,《中国电影周报》要改名《中国电影报》,根据上级领导的意见和大家的呼声,仍然要你题写报头。”这时,夏振亚不像上一次那样轻松洒脱了,有些私心杂念,“万一落榜了,没脸见人啦……”于是,他写了一条又一条,写得很沉重,很揪心,总共写了二十多条,还是吃不准,最后在朋友和行家中间反复征求意见,挑出几条,寄往北京。最后,他题写的新报头,又被采用了,喜出望外,激动万分。
功夫不負有心人,向夏振亚要字的人越来越多。那天,杭州一个文化人登门拜访夏振亚,说:“久仰你的书法,今天专程来上海,向你求个墨宝。但听说你不卖,我也不好白拿,考虑再三,就用墨宝换墨宝吧。”说着,取出一幅裱好的作品,一展开——哎呀,是书法界泰斗沙孟海写的对联。夏振亚吓了一跳,怎么可以拿沙孟海的大作来换我的字呢?“使不得,使不得。”夏振亚严肃地说:“快收回去,沙孟海是前辈,他的作品艺术价值我是望尘莫及!你的如此之举,我不敢当,不敢当!”来者有点尴尬:“请夏导演原谅,我不是故意的……墨宝无价,当然无法交换。如有冒犯,那是对沙孟海的不敬,也是对你的不恭。”夏振亚打断他的话:“也不能这样相提并论呀。”“不,我的意思,只是想把沙孟海的这幅作品留在你身边,作个纪念,别无其他。”见夏振亚生气,对方换了个说法。“你喜欢我的书法,心又这么诚,字我肯定给你;沙孟海的墨宝,请你一定带回!”末了,夏振亚把自己书写的“云烟入画,笔墨含情”的联句送给杭州来客,可是,客人临走时还是把沙孟海的作品执意留下。他是一番好意,而在夏振亚心中却留下了巨大的压力,鞭策他快马加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想不到“狂人碰到狂人”
夏振亚在构思大型艺术片《画苑掇英》时,便设想未来影片邀请十多个大师级国画人物出场,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蜚声中外、气吞山河的刘海粟。可万万没想到,夏振亚专门拜访刘海老,两人第一次见面却发生了“原则”分歧,激烈“争执”,双方互不“让步”,一时出现了僵局……
刘海老:“听说夏导你要搞一部电影,拍画家?”夏振亚:“是的,《画苑掇英》是拍中国当代健在的一流国画家,尽快给历史留一份画坛的电影档案。因为文化大革命已经耽误了我们太多时间……”刘点头:“文化大革命害得我家破人末亡。这次我去香港,有人劝我留在那里,可我还是回来啦!”夏进言:“现在拍电影资金紧缺,我直接给市领导写信请示,政府已同意财政拨款。”刘再次点头:“嗯,拍国画电影,这是一件好事,我支持!你打算怎么拍?”“我构想,影片从实景开始,黄河之水天上来,然后将镜头骤然拉出,变成一副您的波涛汹涌的《黄河图》……”刘欣然回应:“好啊,《黄河图》,我画得好啊……”接着,夏振亚简略地向刘海老汇报今后影片打算要拍唐云、程十发、谢稚柳、朱屺瞻、陆俨少、王个簃……想不到,刘大师直摇头,话锋一转:“我已经十次上黄山,现在我决定陪你,第十一次上黄山,但是影片中不可有甲、乙、丙、丁。”夏导演一听,非常吃惊:“……请你相信我,我会在影片中充分表现你刘海老和你的作品。”刘仍然坚持:“不!你要是想拍我,影片就不能有甲、乙、丙、丁。”夏振亚心里想,86岁高龄的刘海老果然是个“艺术狂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当仁不让,当然可以理解,问题是不能排斥其他各位名家大师啊!夏振亚急中生智,又胆大包天地劝解刘大师:“《画苑掇英》肯定要拍甲、乙、丙、丁。如果先生执意坚持,我倒怕今后影片完成了,一大批一流的画家一一出现在银幕上,唯独缺少你刘海老,那会给国内外观众留下什么样的遗憾?社会舆论将会出现什么样的评说呢?我希望刘海老以民族文化大局为重,三思而行!”这一下,轮到刘大师愣住了。夏振亚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斩钉截铁地说了三个字:“告辞了。”说完起身就走。此时,刘海老真的急了:“慢,请吃了饭走……”最后,刘海老终于被说服了:“那……我写一幅字给你。”endprint
同时,刘海老的夫人夏伊乔也竭力挽留夏振亚,赶忙铺纸,备墨。大师刘海粟凝一凝神,笔下墨饱气盛,飞出八个大字:“云水襟怀,松柏气节。振亚同志正腕,刘海粟年方八六。”天哪!这位重量级大师,对夏振亚如此评述,他深感惊怵!大师虽“狂”,毕竟明理,显然用题字接受了夏导演的意见,还让这个小字辈“正腕”,难以承受啊,更激起了夏振亚对大师的崇敬之情。
过了一关又一关。正逢刘海粟九十大寿庆典,要当场即兴作画,这是摄制组抢拍的极好机会,但要刘海老按照夏导演的影片构思,命题作画,十分艰难,但又必须这样做。情急之下,夏振亚不得不找刘海粟的秘书攻克难关。问他:“你知道刘海老现场画什么吗?”“不知道。”“有谁会知道呢?”“谁也不会知道。”“那么,就请你转告,我希望刘海老泼墨、泼彩画黄山。”“哦,夏导演呀,你真会为难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刘海老的脾气,有谁敢向他命题作画?他又怎能接受别人的命题作画?我不会转告。”“不,这次就破例,只好为难你一回。”“不行,不管你怎么说,我不能这样做,也不敢这样做。”说完,刘海粟秘书头一转,拔腿就走。夏导演紧追上前,嗓门拉大:“请留步。”接着,恼火地明知故问:“你是不是刘老的秘书?”对方不语。“你知不知道秘书的职责?”秘书仍然不语。“我告诉你,秘书就是上传下达。如果我的命题有错,刘海老怪罪的那是我,根本与你无关,你怕什么?”此时圍观的人很多,也频频点头,夏导演紧接着说:“而你作为秘书,对别人意见不转达,这就是你的不对,到时,刘海老怪罪的恰恰不是我,而是你……”周围的人连声附和:“是的,是的,有道理。”秘书显得尴尬与无奈,只得向主席台走去,向刘海老俯身耳语,却看到刘海老既没点头,也没摇头,这使夏导演忐忑不安,紧张到了极点……
正式抢拍刘海粟九十大寿即兴作画的电影开机了,只见他略略几笔涂抹,左右上下挥洒,随后将两大碗清水分别与浓墨重彩搅和,先后倾泼画幅。顿时,一“泼”激起千层“浪”,松涛呼啸乱云飞,一幅《黄山松云》图被永远定格在胶卷上,成为历史性的经典镜头……正是“不打不相识”,后来夏振亚每次见到刘海粟,老人总是逗趣地对夏导说:“我这个狂人总算碰上你这个狂人!”夏导演连忙回答:“岂敢,岂敢。”从夏振亚和刘海粟首次见面,就击出“钉头碰铁头”似的“火花”,倒是最能折射出两人视艺术为无比崇高与神圣,对艺术追求的执着而“固执”,显露了各自独特的个性和风骨,也从更深的层面上达到了沟通,以至配合默契和谐,水到渠成,完美无缺。
综观上述,夏振亚的确是集电影、文学、书画“三绝”于一身的“三栖艺术家”,究其原因,这“三绝”源于他的“三气”,即“才气、灵气、大气”,这“三气”明显地体现在他的银幕上,贯通于他的文章里,融化到他的书画中。这是一个艺术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他的才华有跌宕漫涌之势,惊涛裂岸之态。他富有智慧,敏于思考,感悟人生,奋力扬鞭,是艺术征途上当之无愧的勇敢骑士。至此,我们亦能破解“夏振亚”这个名字和奇才的确切含义,那就是不畏艰险,不断振奋,不惜辛勤耕耘的华夏子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