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英
全球精工制造的传统实力标杆,非日、德两国莫属,但最近这两个国家最为著名的制造业品牌双双受到打击,看起来更像是一对患难兄弟。
10月8日,日本百年老店神户制钢公开承认造假,令外界愤怒的不仅是造假涉及的产品规模巨大,更有10年前就开始造假并一直得到管理层默许的惊人事实。与之相比,此前由德国大众引爆的尾气排放作弊窝案有过之而无不及,該案中的造假技术被用于大众1000万辆以上的汽车,奔驰、宝马、奥迪等德系豪华汽车品牌随后全面沦陷,此外,德系三巨头联手组成垄断组织20多年的丑闻也被德国媒体一举挖出。
日、德两国制造业生态的恶化,似乎是不争的事实。造假事件并非仅有以上两例。日本方面,今年6月底,著名的高田气囊向日本法院递交破产申请,该公司的问题气囊此前被爆涉及全球1.2亿辆车;至于德国,早在2012年,德国《商报》的文章就称德国造假风气浓厚。事实上,造假盛行仅是日、德制造业生态恶化的一个极端方面,如果我们看到近些年日本索尼、松下、东芝、夏普,德国西门子等传统企业风头不再,就真的不得不怀疑日、德制造业是否正在没落。
海尔的传奇CEO张瑞敏曾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同样,一个国家当红产业的没落,百年老店的蒙尘,实际上反映这个国家和它的企业等经济机体在追赶时代的长跑中,脚步已经日渐迟缓、沉重。
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经济体制、阶层利益格局的固化,是日、德产业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曾经,发达国家被认为有着引以为傲的制度设计,但是也必须看到,本土知名制造企业在日、德两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种重要性部分体现在它们是确保高社会福利、就业岗位得以维系的源头活水———在德国汽车产业深陷作弊门的当下,德国总理默克尔就称,必须采取一切行动来挽救汽车行业的就业岗位。
可以想象,正是这一点,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在面对部分企业的违规违法操作时,即便在政府人员和企业没有很大利益牵扯的情况下,投鼠忌器的心理也是有的,更何况一个庞大的产业集团游说政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掩盖丑闻的能力本就不应低估。但这样一来,就或多或少使得巨头们占用着社会经济资源,却无法提供代表时代最高效生产力的产出,最终,则极有可能导致广受认可的著名企业成为积重难返的问题企业。
从企业内部讲,大企业最终成为体制僵化、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机器,是大概率而不是小概率事件,相应地,尽可能追求垄断地位、榨取垄断地位带来的经济价值,相比持续、艰难地进行创新,更是这些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就造假事件频发这一点而言,还应看到,对于成熟的制造业部门,比如汽车产业,突破性创新的空间极为有限,利润的增长主要还是来自规模化,一个简单的造假所压缩的成本放到单个产品上可能是有限的,但经过批量化生产,所带来的利润就极为可观。
神户钢铁、高田气囊、大众汽车等日德企业的造假案,其隐藏之深、造成的恶性影响之大令人大跌眼镜。从根本上讲,以日、德在制造业中的全球标杆地位,这两个国家产业环境的恶化,突出代表着主要发达国家亟须完成产业蜕变的重任——日、德之外,受累于美国福利制度的通用汽车也曾在金融危机期间宣告破产。可以预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传统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只有摆脱企业自身与国家制度给予的历史包袱乃至偶像包袱,才有可能不被快速变化的时代彻底抛弃。
(丁云荐自《南方都市报》)
责编: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