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贤
(1.长江师范学院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2.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重庆 408100)
□武陵论坛
文旅融合的特征分析与实践路径研究
——以重庆涪陵为例
熊正贤1,2
(1.长江师范学院 武陵山区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心,重庆 408100;2.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片区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重庆 408100)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有3种模式:其一是文化产业交叉式融合模式;其二是文化产品嵌入式融合模式;其三是文化符号渗入式融合模式。我国文旅融合经历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旅联动—文化产业化、文旅一体—产业文化化3个阶段。涪陵文旅融合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后期或中级阶段初期,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旅游经济增速迅猛,但文化附加价值不高;旅游发展活力增强,但文旅产业份额不足;市场影响初步形成,但“地域”文化彰显力不足。只有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界域融合的4位一体才能真正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从长远来讲,涪陵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做好3个转变: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从产品碎片化向产业系统化转变、从空间分散化向路线精品化转变。
文旅融合;实践路径;涪陵
2009年,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1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10号)提出“依托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重庆市《关于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渝府办发 〔2014〕155号)提出“五个一批”,即打造一批文化旅游融合的景区、度假区;建设一批文化旅游融合的重点项目;培育一批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办好一批文化旅游融合的节会活动;推出一批文化旅游融合产品。通过挖掘民族民间文化,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元素,把隐形的文化资源变成显性的文化产品,把无形的文化符号变成有形的旅游产业,促进旅游新业态的出现,推进文化与旅游相辅相成,共生共赢、融合发展,既是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加快“文化大繁荣”的重要抓手。
产业融合源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业交叉。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的Negrouponte最先关注印刷、计算和广播3者的技术交叉问题,并用3个重叠圆圈来描述产业融合的关系,认为3个圆圈交叉的区域是创新最多、成长最快的领域。之后,哈佛大学的Oettinger和法国作家Nora、Mince分别创造了Compunc-tions和Telernetriqu两个词语来表述数字融合的发展态势,并将“数字融合”描述为将信息转化为数字,将音乐、照片、文件、对话通过终端机和网络传送的现象。欧洲委员会绿皮书强调产业合并与联盟、技术网络和市场3大要素的融合,Yoffie(1997)认为“数字技术运用之后各独立产品的整合”即为产业融合;Greensteina,Khanna(1997)认为产业边界的消失和收缩即为产业融合[1]。总体上,国外有关产业融合的基本认识有以下几点:其一是产业融合源于管制放松和技术革新,产业融合打破了原有的竞合关系,使产业界限模糊化;其二是融合的前提是产业间有技术交叉和产品替代性,它容易发生在产业交叉处和边界点,而不是产业内部;其三是产业融合的的关键是市场导向,从技术融合到产业融合经历多个阶段。由此可见,产业融合源于放松管制和技术革新,最初在产业边界发力,从而改变了产品的产业特征和市场关系,并模糊了产业边界。
产业融合分为3个阶段,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见图1。
图1 产业融合的阶段性特征
关于产业融合的类型,学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类。从技术角度分类,产业融合可分为技术互补融合和技术替代融合[2];从产业视角看,产业融合可分为结合型、替代型和互补型融合[3]。从市场供需角度看,产业融合可分为需求功能融合和供给机构融合两种类型;从制度层面分类,产业融合可分为微观性的标准融合和宏观性的制度融合。这些分类对产业融合的系统化研究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产业融合的出现对现实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产业融合的出现降低了单位平均成本,这在20世纪末的计算机、通讯、电子产品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学界的研究也表明产业融合可能会促生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出现(Banker、Chang&Majumdar,1998);其次,产业融合推动了传统产业创新与变革。由于技术融合和产业边界的模糊,多个产业可能会形成共同的市场基础,传统产业转型和变革很有可能实现;最后,产业融合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1.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基本特征。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同于产业融合,文化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作用,具有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只有少量文化可以成为经济资源,形成产业,与旅游融合在一起,构成文旅产业链。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或是产业与产业的关系,或是内容与平台的关系,或是灵魂与载体的关系。文化内涵决定旅游的持续生命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如行尸走肉。当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有3种模式:其一是文化产业交叉式融合模式。文化以“系统”的方式构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空间上聚焦,在内容上交叉,类似于产业融合。典型代表如横店影视城,它本身属于文化产业基地,但同时也是集影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其二是文化产品嵌入式融合模式。文化以“器官”的方式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或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形成互补,共同支撑旅游景区,典型代表是实景演出、印象系列。这些产品以地域文化元素为基础,以实景演出为主要方式形成独立的文化旅游单元,与其他旅游产品相互补充;其三是文化符号渗入式融合模式。文化以“细胞”的形式融入到旅游全产业链中,形成“文化无处不在”的融通模式,如文化类主题公园、特色文化街等以特定文化为主线,所有的吃、住、游、乐环节都体现主题文化。见下图2。
图2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主要模式
2.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几个阶段。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文旅融合发展有3个鲜明的阶段。
(1)初级阶段——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搭台”是形式,“经济唱戏”是内容;“搭台”是手段,“唱戏”是目的;搭的是文化台,唱的是经济戏。一些地方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庆活动、经济论坛、祭拜大典及各种特色活动,借此打造区域形象,并借助媒体宣传,推介地方特色产品,形成特色项目,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在举办商洽会、博览会的过程中,策划传统歌舞、乐器表演等节目,以此吸引四方来客,其主要目是背后的实体经济产业。这种方式属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该模式还较为广泛地存在。但反对的声音认为:有些地方无中生有,造节扬名,喧造个人政绩,甚至“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畸形演变为“文化搭台,领导唱戏”。有的地方强行摊派,如地方政府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向企业强行摊派,要求企业赞助,产生了不良影响。但不可否认,“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在区域营销、招商引资方面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角度来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还不是真正的文旅融合,有名无实。
(2)中级阶段——文旅联动、文化产业化。该阶段强调文旅产业与旅游景区互动,文旅产品借景区的平台,景区依文旅产品的开发延长产业链。如有些地方将显性文化资源部分地开发成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如民族民间工艺转化为旅游商品,苗族蜡染、土家织锦、壮族绣球等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产业,并通过批发或在旅游景点销售等方式卖出,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有些地方将半隐性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并通过影视、图片、景观剧等方式转化为文化产品或项目。如印象系列和各类实景剧将民族民间歌舞、杂技等文化资源融为一体,呈现在游客面前,以门票的方式实现经济价值。这种文旅融合方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使文化实现了产业的价值,产生了经济效益,对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4]。但从成功的案例来看,该模式往往有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支撑,比如有世界级或国家5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资源,这些资源能保证旺盛的游客量,大量的游客数量保障了文旅产品产业的正常运行。目前,80%以上的国际国内知名景区都设计有实景演出节目,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武隆”“宋城千古情”“敦煌盛典”等。这种模式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联动,使地域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本质上是文化产业化。
(3)高级阶段:文旅一体、产业文化化。该阶段强调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发展的每个角落。如在传统旅游的6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每一个环节都融入文化符号,如在“吃”的方面,融入地方性餐饮文化,在吃法上、食品特色上、色香味的搭配上都能见到地域文化的元素;在“住”的方面,建筑设计、室内装修、环境理念等方面融入文化元素;在“行”的方面,在交通工具、路线设计等方面运用地域文化或传统文化智慧;在“游”的方面,体现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融合,尤其是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在“购”的方面,既有土特产,也有民族民间工艺和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在“娱”方面,融入地方传统杂技、歌舞等元素。此外,在旅游宣传、区域形象策划等方面处处彰显文化内涵。代表性的案例如云南楚雄的彝人古镇,该古镇以彝族文化为“灵魂”,在建筑、道路、标识、餐饮、服饰等设计方面尽显彝族文化特色,集居住、商业、旅游于一体,是我国比较成功的“产业文化化”的大型文化旅游地产项目。
涪陵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中枳巴文化、易理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榨菜文化等特色鲜明,尤为突出。
枳巴文化:枳本是一种植物名称,是枳椇等树的简称,在涪陵有较为广泛的分布。按《涪陵词典》的观点,枳巴中的“枳”与这种植物相关[5]。夏商时期,涪陵地区生活的居民以枳棘灌木类构建村寨,枳因此而得名,枳文化因而流传下来。《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国“先王陵墓多在枳”的乌江之滨,而古代的乌江简称涪水,因而枳成为涪陵的另一名称延续至今[6]。春秋战国时期,巴国总体上向西发展,以涪陵地区为中心,逐步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在向西迁徙的过程中,巴文化沿途传播、交流,秦汉统一以后,巴文化逐步融入华夏文化共同体,但巴人及其后裔始终保持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特质一直延续至今。
易理文化:涪陵地区早期盛行巫卜习俗,后与中原儒家《易经》思想融合,产生了早期的易理文化。宋朝时期,程颐到此之后,易理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涪陵学派”,推动了中华易理文化的发展[7]。目前还保留着易理文化印记的文化古迹主要有:北岩石壁、八卦岩、鹿鸣洞、游兰山、白岩山、白鹤滩、罗浮山、太乙门、万松山。其中北岩被《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国名胜辞典》收录,该古迹在北宋初期建普净禅院,成为当时一景,哲学家、教育家程颐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谪涪州,居住于普净禅院,讲注《易经》。在涪陵易理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北岩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北岩十景”:点易洞、洗墨池、江天独坐轩、致远亭、碧云亭、观澜阁、三畏斋、读画廊、不受暑斋。著名理学家朱熹行经北岩,题有《北岩题壁》诗: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
白鹤梁题刻文化:相传唐朝时尔朱真人在涪州白鹤梁的江边修炼,后得道,在石梁上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据史料记载,涪陵白鹤梁题刻始刻于唐朝广德元年即763年以前,现存题刻3万余字,165段,其中108段具有重要水文价值,比1865年在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文站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 100多年,故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白鹤梁题刻记载了1 200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时节水位演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8]。白鹤梁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
榨菜文化:涪陵榨菜渊源于芥菜。它起源于1898年涪陵城西下邱家湾邱寿安家,是以茎用芥菜的变种——茎瘤芥的瘤茎(俗称青菜头)为原料,利用食盐的高渗透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以及生物化学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口味嫩脆、风味独特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腌菜。20世纪20—50年代,“地球牌”涪陵榨菜一直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品牌。1970年,涪陵榨菜与德国甜酸甘蓝、欧洲酸黄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1995年,涪陵被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2003年,涪陵被授予“全国果蔬十强区(市、县)”和“农产品深加工十强区(市、县)”称号。2004年,涪陵榨菜获国家批准进行原产地域保护;2005年,涪陵被认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和“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榨菜加工示范基地”。2008年,“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涪陵榨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2009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地理商标、农产品商标60强”。2015年,“涪陵榨菜”品牌价值为138.78亿元,飚居中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第1位。榨菜文化是涪陵历史文化、企业文化、管理文化、营销文化、品牌文化、工艺文化、科技文化、饮食文化的综合体,是涪陵食品工业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①何侍昌《涪陵榨菜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17年。。
1.旅游经济增速迅猛,但文化附加价值不高。十二五期间涪陵旅游快速发展,其一是旅游人次与收入呈爆发性增长②资料来自《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4年,涪陵区接待境内外游客757.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92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3.7倍和8倍。其二是比重持续增加。2014年涪陵区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数分别占全市的1.94%和2.17%,在全市旅游发展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其三是增速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游客量年平均增速46.9%,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速61.6%。2014年旅游人次同比增长20.8%,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5.4%,重庆市同比增长分别为13.2%、13.1%,涪陵增速分别比重庆市高12.3%和7.6%,远超全市发展水平。从旅游增速的几个领域来看,武陵山大裂谷、大木花谷、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是热门景区,816地下核工程旅游区、武陵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已经提档升级。这些旅游经济的增长点主要依靠自然景观、休闲避暑功能而发展起来,但涪陵文化所带来的附加价值并不高。
2.旅游发展活力增强,但文旅产业份额不足。十二五期间涪陵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新载体不断涌现,产业融合趋势加大③资料来自《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如依托龙眼、荔枝等特色林果及特色花卉、蔬菜等农业产业,以体验式农庄、旅游特色村、各类花果节会为载体,促进了农旅进一步融合发展,形成旅游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农业融合的发展局面。旅游业与榨菜产业互动融合,通过举办“涪陵榨菜嘉年华”,推出美丽乡村体验行;太极工业园区工业旅游显露雏形,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渐加深。旅游业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表现在旅游业与文化、房地产业加速融合发展,出现了一批旅游新业态,如文旅融合的博物馆、工业遗产基地,与房地产业融合的旅游地产等。但目前涪陵文旅产业在旅游经济中的份额还很低,文旅融合形态的博物馆、遗产基地更多属于公共事业性质,其经济生产力并未形成,文旅产业性质的景点较少,游客量不足以支持景区的持续发展。如涪陵北山坪易理文化景区几近荒芜,门可罗雀;白鹤梁水文文化景区虽然国内知名度很高,但过程单调,缺乏高级导游和游客参与性。
3.市场影响初步形成,但“地域”文化彰显力不足。十二五期间涪陵旅游加强了市场宣传力度,推广形式多样。其一是营销策略多头并进。包括着手组建涪陵区旅游营销中心,出台《全区旅游形象推广总体方案》;参加国家旅游局、重庆市旅游局组织的境内外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积极融入中国武陵山旅游联盟,景区互推,并作为重要景区承担“519中国旅游日”重庆市分会场组织工作;区委区政府召开高规格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出台《组团来涪旅行商奖励办法》,以优惠政策拓展市场。其二是营销推广形式多样。借助央视平台、省级卫视等媒体宣传涪陵旅游,扩大影响力;利用新媒体营销,建立了微信、门户网站、公共查询系统等六位一体“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开展“四季歌”旅游节、“做一回涪陵人”“武陵山森林漫游季”等节庆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市场反应积极,营销效果明显;通过电影拍摄地提升涪陵旅游影响力;建立区域旅游协作整合营销机制,重磅推介武陵山大裂谷等景区④资料来自《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整体上,涪陵旅游市场影响力初步形成,并吸引了周边地区游客的欣然前往。但涪陵文化的彰显力还不足,“涪陵榨菜”在全国已经具有“名片”般的知名度,涪陵白鹤梁水文文化在国内外都有影响,但“文化”与“地域”没有形成有效对应,当提起“榨菜”或“白鹤梁”的时候,游客很快能想起涪陵;当提起涪陵的时候,游客不容易想起“榨菜”或“白鹤梁”,这与提起山东青岛,游客想起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的映射不同,与提起云南丽江,就会让人想起古城、纳西族文化等有差别。这是“文化引领地域”与“地域引领文化”的两种不同模式,而后者才是地域文化彰显力的突出表现方式,对地区旅游经济能产生重要推动力。
纵观涪陵文旅融合的现状,可以概括出以下特点:其一是涪陵文旅融合发展仍然处于初级向中级阶段转变的阶段,文化融入旅游的含量不足,文旅产业产值份额不足;其二是涪陵文化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与经济生产力不匹配,但潜力巨大;其三是涪陵文化彰显力属于“文化引领地域”模式,不利于文旅产业的发展。
文旅融合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这个过程是文化资源选择性的优化配置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涪陵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枳巴历史文化、巴国古都文化;拥有优质的自然风光和生态文化,如武陵山大裂谷、金山寺、角邦寨;拥有神秘的易理文化、水文文化和核军工科技文化;拥有众多文物古迹遗址、民间艺术和文化习俗等,这些资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融入旅游开发之中,成为文化资源融合的重要内容。如武陵山旅游区可以优质的森林气候,依托峡谷、田园、花卉种植等资源,围绕避暑度假主题,以涪陵地域文化元素充实相应的休闲娱乐活动,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设计“涪陵文化标识性”的旅游产品,打造集森林康养、生态避暑、科考、文娱休闲、婚庆摄影、花卉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又如涪陵榨菜文化,它不仅应以文字介绍、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的方式在博物馆展示,更应该将以融入榨菜文化元素的玩具、背包、书签、挂件等旅游小商品的生产方式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去。规划之中的“1989涪陵榨菜文化小镇”,应在建筑、装修、街道、商铺、餐饮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涪陵榨菜文化,凸显榨菜文化主题。
现代科技、大数据、微信等新技术、新传播平台的出现,加速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力度和强度。近年来,各种创意与文旅产业融为一体,借助科技,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进入旅游市场,不断丰富游客求奇求异的体验需求。涪陵文旅产业的科技运用并不落后,部分项目甚至非常先进,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工程的建设先后有10余名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参与论证和评审,最终葛修润院士提出的“无压容器”方案得以采纳,创造性地修建了世界上唯一在水深40m处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该项目的成功开启了涪陵水文文化对外展示的一扇窗,是运用科技促进文旅融合的典范,于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体现了高超的科技含量。技术融合是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推进剂,但科技融合并不一定追求“高大上”,而是强调用最合适的技术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涪陵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大顺乡村旅游示范点”“文馨湖旅游度假区项目”“百胜乡村帐蓬公园”“石沱休闲农庄”等一系列项目进入涪陵十三五旅游规划,这些项目如果能很好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微信传播途径,将乡土气息、乡土文化融入项目之中,并传播出去,效果必然不同凡响。如拍摄“乡村旅游系列”视频和短片,或制作涪陵乡村旅游集锦画卷(将涪陵乡村旅游整合成一幅长画),然后通过互联网、微信传播出去,这比传统的开发模式要好得多。
旅游景区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空间,它不仅是旅游经济和产业的区域空间,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的居住生活空间,因此,旅游景区的打造以及旅游项目的设计一定要顾及当地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问题。任何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化习俗等资源本身并不是简单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存在的,如村落古寨、历史街区、宗庙祠堂、桥梁街道等设施本身具有服务社区居民生活的功能,在附加文旅产业发展功能的同时,必须强调宜居与宜游共存空间的融合,而不是刻意地追求旅游项目的雕琢过程。当前涪陵旅游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发展问题,但随着发展的加快,旅游社区的其他矛盾将会凸显,如企业对社区居民的“挤出效应”、项目开发所带来的环境破坏、遗址古迹的破坏等问题将成为主要矛盾,因此,旅游空间的功能融合必须在项目规划中提前设计和准备。如在设计特色休闲街区、城市近郊休闲公园时,既要整合利用现有文化体育场馆、博物馆、科普场所等城市设施,完善休闲广场、特色街区、游览观光步道、休闲绿道等公共景观和游览设施,建设丰富多元、主客共享的公共休闲场所,同时也要提供安全、便利、优质的旅游软环境。在容易发生溺水、火灾、山洪、交通事故的场所,实施安全检查,更新旅游安全设施,完善旅游消防、防洪、防震、防病虫害设施。在武陵山乡、大木乡、马武乡等重点旅游景区所在乡镇设立设备完善的医疗救护点,为居民、旅游者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和旅游环境。
界域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提升和发展,有产业界域融合和空间界域融合两种表现形式。产业界域融合表现在旅游业与三大产业的融合。如旅游与第一产业的融合有农业采摘与农业观光、乡村旅游,与第二产业的融合有工业参观与体验旅游,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有影视旅游、表演与演出旅游、会展旅游、商业旅游等。空间融合强调景区、社区与城镇空间地域融合共建,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同时也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根据涪陵旅游界域融合实际情况而言,在产业界域融合方面,其一是大力发展涪陵榨菜产业、医药产业工业观光与体验旅游,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利用涪陵已有的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推动旅游户外用品、游乐设施、游轮游艇等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设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及工业设计中心,创新设计具有涪陵特色的创意旅游商品;加强工业旅游基地的创建工作。其二是利用武陵山旅游区和长江、乌江自然地貌特征,积极申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建设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赛事基地。大力推进山地越野、山地自行车、山地摩托、野外探险、户外露营、攀岩、漂流等山地户外体育运动旅游产品的开发。其三是完善旅游医疗保险政策,建立功能多元的旅游服务配套体系,健全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网络,打造山地养生、温泉养生、避暑养生、中医保健养生特色产品,建设太极养生小镇、武陵山康养中心、李渡重庆医科大学医院康疗基地、黄草山养生养老基地4大示范基地。在空间界域融合方面要加强旅游业与城镇融合,尤其是加强与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发展,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加强旅游综合体、休闲集镇、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风情小镇(村)工程,做优蔺市镇、青羊镇、马武镇、义和镇、大木乡、武陵山乡、大顺乡、龙潭镇8大特色旅游乡镇①资料来自《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乡村旅游方面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旅游富民利民工程、乡村旅游产品工程,发挥乡村旅游在增收入、扩就业、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打造涪陵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特色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景区和特色农家乐系列。
文旅融合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对涪陵旅游发展来说却有新的内涵。资源的融合是文旅融合的基础条件,涪陵的地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能快速有效融入旅游之中的文化资源并不多,因此当前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是要普查文化资源的类型,厘清文旅资源开发的经济秩序和空间秩序,循序渐进地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而不是一哄而上的开发。技术融合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要素,科学技术是旅游发展的第二生产力,涪陵文旅产业的发展急需加强科技的融入,从供给层面加强智慧旅游元素的供给,运用大数据分析需求侧,从需求层面加强媒体传播的技术运用。功能融合是文旅融合的重要保障,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要兼顾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让社区居民、游客了解并认同旅游开发模式,文旅融合才有持续生命力,否则将失去民众基础。界域融合是文旅融合的深化发展,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是涪陵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界域融合发展是优化涪陵生产力布局、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与城镇化建设、乡村建设将融为一体。长远来看,涪陵文化融合发展要实现以下3个转变:
其一是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当前,涪陵文旅产业的发展属于政府主导型,重要景区资源由政府主导或政府组建的旅游集团主导;资源协调和形象宣传由政府主导,这种方式在全国也比较普遍,也确实对涪陵旅游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只适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长久下去,必然会产生资源配置低下的问题,不利于旅游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应在恰当的时候向市场主导模式转变。市场型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无事可做,而是在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前提下,通过产业政策、产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分配、规范市场法律法规等手段,引导和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其二是从产品碎片化向产业系统化转变。景区景点各自为政,“吃、住、行、游、购、娱”各行业各念各的赚钱经,由此导致旅游产业链碎片化,这种现象在全国比较普遍,涪陵旅游产业同样有此毛病,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碎片化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文旅产业的规划布局就应考虑“在哪吃?在哪住?在哪购?在哪娱?”等系列问题,让可能碎片化的产品和产业系统化,向游客呈现“吃一条街”“住在一条巷”的景象。
其三是从空间分散化向路线精品化转变。涪陵旅游资源比较分散,景区与景区之间的区分度不高,因此走路线精品化设计尤为重要。涪陵区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对涪陵的区内外旅游线路进行了设计,这些线路主要从地理空间的便捷度来考虑,没有体现文旅融合的脉络,旅游线路的设计不是简单地让景区景点串联起来,而应该有主题、有灵魂。如打造涪陵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其关键节点是涪州古城、白鹤梁水下博物馆、1898涪陵榨菜文化小镇、陈万宝庄园等带有故事性的景区,不在于“看”,而在于“有故事”。如打造生态文明旅游线路,其关键节点是武陵山大峡谷、两江四岸景观带、巴山夜雨旅游区等景区。
[1]GREENSTIN,S.and KHANNA,T.What Does Industry Mean?[M]//in Yofee ed.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Press,1997.
[2]STIEGLITZ N.Industry Dynamics and Types of Market Convergence[J].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DRUID Summet Confer-ence on Industry Dynamics of the New and Old Economy-Who is Embracing Whom? Copenhagen/Elsinore,2002:6—8.
[3]胡金星.产业融合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熊正贤.文化势能与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141—146.
[5]张正武.博大精深的涪陵文化[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1—21.
[6]之戈.巴国故都涪陵[J].重庆与世界,1999(5):45—47.
[7]吴俊奕,喻姗姗,黄春梅.涪陵地区易理文化古迹寻踪[J].青春岁月,2015(21):16—16.
F592.7.7
A
1674-3652(2017)06-0038-08
2017—08—1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贵川特色小镇同质化问题调查与差异化策略研究”(17BMZ09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武陵山区特色村寨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16SKGH18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连片特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扶贫问题研究”(2015M582485)。
熊正贤,男,湖南武冈人,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民族文化产业研究。
丹 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