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迪,程 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哈尔滨 150040)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吴 迪,程 颜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哈尔滨 15004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已经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不断地增加,如何有效地进行贸易沟通,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希望能够更多地进行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在现代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各院校的重点,通过将英语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能够更好地针对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必须要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更好地改进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为专业的人才,推动地方经济以及整体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地方经济;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贸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当中的重要动力,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地方经济的发展当中,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良好的人才队伍,才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1]。在这一过程中,外贸事业的发展增加了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应用型英语人才需求方面,社会各界的要求在不断地提升。通过对现有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所以说,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必须要加快对教育机制的改革,通过进行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改进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当中存在的不足,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对应用型英语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一定的指导思想,从而保证培养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2]。首先,必须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对应用型英语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在党的教育方针领导下,更好地进行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提升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综合素质。其次,必须要形成素质教育的观念,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进行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形成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最后,应该对现有的教育质量观进行改变,对传统的考核机制进行变革,不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学生知识掌握的唯一标准,应该对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其在社会实践当中的发挥进行人才质量的考核,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
1.符合当前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教育部对于高校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了改进,希望能够进行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注入新的活力[3]。在教育部的要求下,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为地方经济的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事业开展当中,国家的改革要求在不断地提升,通过形成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改革,实现高校向技术性转变,从而满足地方经济增长当中的要求,发挥出应用型人才的作用。
2.符合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要求。地方高校在自身的发展当中,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一个准确的定位,通过强化自身在地方经济增长当中的作用,改变以往过于重视学术性研究的思路,为地区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在学术型人才以及研究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这就需要其找准自身的定位,进行技术型、职业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发挥出自身在拉动经济增长当中的作用。在当前地方经济发展当中,对于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提升,但是以往的一些高校毕业生,高校对于理论研究型的培养过于重视,很难与社会发展的现状相适应,对于地方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通过对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实践能力,从而减少工作过程中的过渡时间,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4]。
3.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在英语人才需求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对于英语教学工作来说,不仅需要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培养,同样需要进行听说能力的提升,从而运用英语在工作与学习当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更好地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自身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尽管已经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但是在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特别是在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模式构建方面,与现实社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相符的地方,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地方高校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终极目的是构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课程设置,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5]。
1.形成因材施教的分级教学理念。在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当中,因材施教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因材施教也有了许多新的意义,在进行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理念当中,通过采取优生差生相搭配的方式,实现教学的均衡发展,但是这会使得一些学生受到不恰当的教学,使得课堂质量受到了很大的而影响。通过改变这种分班机制,能够让学生接受适当的教育,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提升,更好地为经济的增长做出相应的贡献。在分级教学的作用下,能够对以往专业课的弊端进行改正,从而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针对性得到提升,实现了课堂效率的大幅提升,从而避免由于个体差异而造成的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更好地提升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水平。
2.开展建构主义下的课外英语学习。在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提出建构主义之后,这一思想在教育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将其应用与英语教学当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6]。通过形成建构主义下的课外英语学习,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断地促进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会产生很大的转变,不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组织与帮助,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外英语学习,高校应该对自身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构建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进行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其在地方经济发展当中的服务作用,必须要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以及英语人才水平的提升。在当前的英语教学当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考虑到文化、交际、思维、心理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水平的职业资格以及专业水平。因此,必须要不断地进行英语教师的职业规范意识提升,从而树立国家战略发展的使命。在教学工作当中,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通过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进行贸易沟通,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希望能够更多地进行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在地方经济的发展当中,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良好的人才队伍,才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外贸事业的发展增加了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应用型英语人才需求方面,社会各界的要求在不断地提升。通过对现有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机制进行研究,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所以说,为了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必须要加快对教育机制的改革,通过进行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改进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当中存在的不足,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 江滢滢.服务于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校园英语,2016,(31):6-7.
[2] 梁素文.地方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222-223.
[3] 黄丽.中原经济区背景下商务英语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312-314.
[4] 董莉荣.服务地方的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4):7.
[5] 唐丽伟.基于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2):38-42.
[6] 姜凯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5,(5):163.
G642
A
1673-291X(2017)36-0130-02
2017-04-10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传播学视阈下中医典籍翻译研究”(17YJAZH012)
吴迪(198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从事大学外语教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通讯作者:程颜(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大学英语、医学英语研究。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