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亚平,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当前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会议的召开,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规划了蓝图,制定了方略,写入党章的当代最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成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在全面决胜小康,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成新时期两步走伟大任务的新征程之际,文化自信不可或缺,它是培养具有高度民族自信心、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的基石。习近平主席指出:青年有多高理想,国家就有多大梦想。具有崇高理想、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四个自信”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大任务,特别是文化自信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因为文化自信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客观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四个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精神食粮。文化的自信自觉能够培养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崇高远大理想,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成就自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哪文化自信是什么呢?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文化自信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旗帜、是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的精神纽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文化自信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定的文化源头,是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精神力量。
要让青年学生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定正确三观,必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力量。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理想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在思政课理想信念内容讲授进程中,结合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风雨雨屹立不倒的强大支撑的事实(比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造就了坚强勇敢的中华民族几经磨难生生不息走到今天),告诫青年学生文化自信自觉对一个民族的存亡有着何等的重要性,对自己成长成才有着何等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才能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帮助自己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成长历程中,培养自己成为于家于国有用人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丧失了信心,而一味崇洋媚外,就会失去自我,没有未来,没有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觉,那就失去了灵魂,进而走向灭亡。
新时代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的帮助作用。缺失文化自信就好比一个人缺失了灵魂。文化自信是青年大学生成长之魂、文化自觉是青年大学生成才之魄。理想信念的确定离不开文化自信,人生道路的选择离不开文化自觉。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比如课堂上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到现在的新“四大发明”的简介,使同学们更加深了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为美丽中国作贡献的决心。)文化自信自觉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培养自己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新时代大学生应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能够帮助青年大学生“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就一番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1]2013年12月,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