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略谈拓展训练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价值与现实路径
李巍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发源于企业培训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在新时期的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探索其实现的最佳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印发的《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指出,要进一步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和手段,改革传统培训教育模式,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针对性。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发源于企业培训的新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其在党员干部的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党校的主体班教育中已经引入了拓展训练内容,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梳理总结这些经验对今后更好的开展党校的体验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拓展训练的基本内涵。拓展训练又被称为是外展训练,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让受训者参加精心设计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主动总结学习、挖掘潜能,参与中感悟到组织者所想要灌输的理念。一般由三个密切关联的环节循环组成。一是体验。参训者投人其中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初始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开始和基础;二是分享。进行体验之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参与者要共同探讨,共同交流,每个人都要主动与其他人分享感受,这是循环的关键部分;三是整合。按照逻辑顺序,以参训者共同的经历进行归纳、整合,帮助参与者提升体验的成果。这种教学模式下通常还会要求参与者主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交流分享进一步创新思维,提升培训的效果。
拓展训练在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价值分析。拓展训练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它具有体验式教学的共同特点和优势,那就是强调体验性,体验先于学识。学员在快乐的参与受到教育,在奔跑、跳跃或者静处中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实现团队的共同成长,身体上的活动与精神意志上的触动同时进行。
总之,拓展训练能够寓教于乐、方式灵活,其培训的意义明确、强调共同发展,有利于培养受训者的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执行能力,更容易让受训者把体验过程中的心得转化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
拓展训练已经被引进到一些地方党校的主体班教学中已有十多年,在长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师资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教练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拓展训练教练不仅要有专业的户外专业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同时还要有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随机应变的心理素质。很多开展拓展训练的党校,并没有专业的教练队伍,往往是由教师兼职的。这些教师虽然经过相关机构的短期培训并取得了专业认可的资格证,但由于经验不足、知识老化,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往往捉襟见肘,勉强应付,无法创造性的开展培训。
设备老化,管理缺失。众所周知,拓展训练需要一定的专业器材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维修保养。但是由于资金、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党校在开展拓展培训的过程中要么由于场地所限无法安置器材,要么引进的设备器材后过度使用,并没有专人维护,长期室外风化日晒,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当前关于党校开展拓展训练还没有行业指导性文件或相关法律法规,这导致管理较为混乱,不利于拓展培训长期有序的开展。
训练内容老套,缺乏针对性。由于师资力量有限、设备陈旧等原因,导致党校拓展训练过程中项目较为陈旧,经常开设的只有信任背摔、孤岛求生、同心协力、携手并进,同时一些水上项目,如秋千桥、象棋桥、彩虹桥等无法开展。众所周知,党校干部轮训一般是五年,地市级科级班有的两年、三年就轮训一次,这就造成很多来训学员重复参与拓展,老套的内容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除了项目速度慢外,目前开展的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这个主要培训诉求的内容尚不多见,这也导致党校开展的拓展培训缺乏针对性,其培训效果自然就打了折扣。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党校所有财富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党校所有资源中,优秀教师和优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资源。”在党校开展的拓展训练中,教练的作用非常关键。
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党校要定期的输送老师到国内有影响力的、前沿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深造,学习最新的拓展训练理念和项目。同时提高拓展训练教师的各种政治待遇,将拓展培训课纳入到党校主体班的课程考核、业绩计算当中,在职称晋升、职务提升中给予同等的重视。早日培养出一批既讲党性,政治素质高,同时专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尤其是一些有条件的党校可以打造一批专业的党校培训教练。
拓展训练内容方面。拓展训练的项目必须与时俱进,尤其是快速适应当前党对干部培训工作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 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求是》,2015年第九期)可以说,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是当前我党对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要求,因此在当前的拓展培训中必须对项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造,将理想信教育与训练项目有机结合,将既有的项目进行创新,更适用党校培训的平台。比如大别山干部学院开发的红色定向运动——奔跑的课堂,将课堂安排在红色革命遗址长堤,再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借助器材,寻找方位、快速奔跑,经过团队密切合作最终完成布置的“红色任务”,活动生动有趣,紧张激烈,同时将红色故事穿插在整个环节中,不仅激发了学员的团队精神,同时还在体验中感悟了理想信念的力量,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较为理想。
硬件设备方面。除了重视师资力量培训、培训内容创新之外,党校要加大对拓展训练的投入,完善相关的硬件设备。
开展拓展培训的党校不能仅仅满足于建个个背摔台、毕业墙等低投入的设备器材,要想适应未来发展,必须不断开设新项目,增加新设备。因此,可以每年拨出专门的拓展训练设备购置维修经费,或者引入社会资本共建共享相关设备和场地。
党校开展的拓展训练是对传统干部教育培训的大胆创新,由于其还处在摸索阶段,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随着这种教学方式的完善,其必将极大地补充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在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