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婷婷
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构建
胥婷婷
推进内部市场化运营,建立七项管理要素和五项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调控、仲裁、监督管理体系。
所谓内部市场化,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以目标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通过模拟市场运作的方式来组织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通过内部市场化,能够将个人收入与创造的价值直接挂钩,引导大家的观念和行为由被动完成任务向主动“想事”“干事”转变,激发出职工无限的创造潜能,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内部市场化运营,建立运营平台,明确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规则、交易市场、交易价格、交易量、交易平台等七项管理要素,建立预核算管理、考核管理、价格管理、计量管理、边界界定管理等五项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调控、仲裁、监督管理体系。
确定市场七项要素
市场主体:建立四级市场主体。销售为一级市场主体,生产单位为二级市场主体,车间班组为三级市场主体,个人为四级市场主体。
市场客体(交易标的):主要包括各类产品(包括进出产品、工序产品、中间产品)、服务(含维修加工、运输、仓储保管、计量检验、劳务、后勤服务等),以及原材料、备件、资金、资源能源、固定资产使用、人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具体的交易标的由各市场主体根据各自情况确定。
市场规则:车间结算按照市场价格(结算价格),采取来料加工模式进行。辅助单位和管理部门结算采取预支加考核模式进行。
交易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交易市场,主要交易产品为钢水、钢坯、钢材等。一类是劳务服务市场,主要交易服务质量、价值增值和对其上下工序的价值利润贡献。
交易价格(定额):财务部负责测算和构建内部市场价格标准体系和结算体系。要建立完善价格制定、调整、发布的制度和流程,适时调整价格标准。各类产品、服务及原材料价格,有市场价格的按市场价格和质量等级确定;无市场价格的依据公司内部转移价格。所有价格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实行优质优价、质降价降。
交易量:交易量由ERP采集信息进行统计、管理。
结算交易平台:构建交易平台,二级市场交易设在财务部,三级市场交易设在生产单位,四级市场交易设在班组。
确定内部四级市场
内部一级市场:为公司内外部单位发生的经济往来。
内部二级市场:各部门与生产单位(工序)发生的经济往来为内部二级市场。各单位要按照“每道工序有产品、有产品就有价格和标准、按标准结算考核”的模式,将KPI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各工序,测算指标水平,形成二级KPI。二级市场交易结算日结日清。
相关部门负责制定二级市场交易规则、交易标的和价格,确定相关定额标准,协调交易行为。
内部三级市场:各班组/岗位是内部三级市场主体,是推进市场化运营有效落地的关键环节。生产单位负责三级市场交易规则、交易标的和价格,确定相关定额标准,协调交易行为,对未能协商解决的交易纠纷进行仲裁。各生产单位制定分解的价格核算体系,要与各班组/岗位的KPI或KAI挂钩。三级结算实行班结班清,班组和岗位员工能自己算出每班次成本亏盈情况、创造的产值和利润、应得的收入等。
内部四级市场:岗位员工是内部市场化落地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和推动力量。班组将承接的指标细化分解到岗位员工,负责员工个人绩效的核算、仲裁。四级市场结算实行班结班清。在确立各级市场主体过程中,要划小市场核算单元,原则上能够成为市场主体的组织或岗位都要作为市场主体,明确各市场主体间的目标指标、权力和义务。
预核算体系。“市场化运行预核算管理机制”按照“压力层层传递,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绩效层层考核,活力层层激发”的原则,将本年度预算指标,落实到各级核算层级。
考核体系。制定市场化运营考核办法,二级市场考核办法由财务部门负责,三四级分别由生产单位及班组负责制定。
价格体系。为更好的开展内部市场化运营工作,引入价格机制,健全市场化体系的完整及可操作性,更好的模拟市场化操作,按照企业内部市场交易规则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使每个员工都能了解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能算出投入产出,以实现指标明确、责权利对等的受控状态,特制定公开的市场价格体系。
计量体系。计量是全面市场化管理运行的基础。各级市场建立规范计量管理制度,保证计量工作的系统化、程序化和标准化,使计量管理体系为工作量统计、交易量核算和控制提供良好平台。
建立市场化运营数据信息、流程结算和管理监控平台。依托ERP、MES、能源网和日成本核算系统,建立内部市场化运营信息化平台支撑系统,加强各类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处理传递、存储等管理工作,实现内部市场交易的信息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准化、可溯化。
边界界定体系。制定各工序边界的界定、上下工序交接以及责任追溯、补偿(赔偿)。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科制定生产单位定员,并以此为基数,各单位按编制定员核发工资,执行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
成立仲裁委和监管委员会。为保障内部市场化运营的正常运转,及时解决内部市场化运营主体之间发生经济纠纷,追究责任和赔偿,保证交易公平公正,成立内部市场交易仲裁和监管委员会。内部市场交易仲裁委员会负责市场交易监督和争议调解工作。内部市场监管委员会负责价格测算是否科学合理;交易流程是否符合要求;帐册填报是否真实、及时、规范;单位规定应予公开的项目是否公开;内部市场化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情况;是否有故意扰乱内部市场的行为。
(作者单位: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