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润之 陈桂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冯润之 陈桂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健康生活、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关键课题,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建国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技创新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大提高,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滥用等原因,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灾难性破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极大的挑战。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和急需解决的难题,并试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路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了“五位一体”总格局,这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宏观把控依据,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坚持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曾致力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即便在“生态文明”概念没有明确提出时,我国的环保事业也未曾停止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走过很多弯路,未来还需面对更大的挑战。
在党和政府的生态文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具体表现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序不紊进行、粗放型经济逐渐转型、环保科技融入经济建设、生态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和制度的制定、人民环保意识增强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清问题,纵观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生产建设状况,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活动对环境威胁仍旧存在,负面效应依旧波及面广且影响深刻,我国整体生态环境仍在持续恶化,这对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人民身心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有: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耕地的大面积毁损;多种珍稀动植物无家可归;淡水资源短缺,江河湖泊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雾霾不断等严峻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发展方式上,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由此可见,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会成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阻碍,粗放型经济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转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必将带来灾难性的生态危机,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破坏局面,势必致使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这就表明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谨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相适应,为建设美丽中国营造健康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必须攻克的难题。
倡导健康消费心理。虽说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一架马车,但绝不是西方式的这种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的消费行为,这种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只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加剧我国的资源危机。然而,我们也并不是鼓励传统的消费方式,因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掠夺环境型的、非循环型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这种方式也只会造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绿色的消费。推行绿色的消费绝非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需要个人、企业、政府、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历史前进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只是政府的工作,而应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支持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由人民保驾护航,才能真正开展和继续下去。因此,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就必须大力宣传环保知识。
重视生态实践的教育:任何事脱离了实践便成为纸上空谈,所以,在培养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同时,更要引导他们积极实践。有的人明白环保的重要性,也知道一些环保的知识,可是实践起来却差强人意。所以,着重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的意识的关键在于教育人们如何实践。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在对宣传环保观念上的巨大影响力显而易见。比如,通过发挥纸媒电视媒体、网络媒介等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使更多的人们了解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可以通过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文化中,如杂志、报刊宣传,电影电视拍摄制作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使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深入到人们点点滴滴的工作生活中,并积极付诸行动。
建立健全生态法制体系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之道,加强环境法规政策体系的建设是依法保护环境的关键一环。
首先,重视环保立法研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明确环境法规的重心,加快空白领域环保立法的脚步,填补环境法规空缺。第二,要积极推进政策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如今的环保已不可同日而语,只有“与时俱进”的政策法规的体系才能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最后,要加大执法和监管的力度。长期以来,环保法律被称为软的法律,而监管的缺失使得原本脆弱的法治更加脆弱不堪。因此,要通过强势环保执法治理环境问题,比如,建立领导干部环保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否决制度,强化官员的环境政治责任;严肃对待地方保护主义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依法治理各种生态问题,等等。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