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视窗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利用外资工作的政策导向,提出了3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一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相关政策法规,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支持外资以特许经营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要确保政策法规执行的一致性,不得擅自增加对外资企业的限制。按照统一标准审核外资企业业务牌照和资质申请,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政府采购对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平等对待,严格保护外资企业知识产权。实行内外资企业统一的注册资本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吸引外资工作。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就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贡献大的项目予以支持。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对西部地区继续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继续对集约用地的鼓励类外商投资工业项目优先供应土地。简化外商投资管理程序。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南》部署了五项重点人才工程,包括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和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等,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力度,落实好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生均拨款制度,并规定制造业企业要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至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并完善监管机制。《指南》提出要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在教育过程中,鼓励招生单位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及时发布人才需求预测,引导高校招生计划向本科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材料类、海洋工程类、生物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和高职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中对应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
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推动组织管理变革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比例不断提高。培育和发展一批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具有创新发展优势、经营管理规范、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通过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与大企业协同创新、协同制造能力显著提升。重点任务方面,《意见》提出,以信息技术提升研发设计水平、以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方式、以信息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以信息技术优化市场营销、探索互联网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引导大型信息化服务商服务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案例研究和应用宣传。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形势下做好开发区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意见》提出了做好开发区工作的五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开发区形态和布局。二是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三是全面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四是完善开发区土地利用机制。五是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规划》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规划》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一是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二是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三是加强重点群体就业保障能力。四是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能力。五是强化劳动者素质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