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怡静
汪同学是我中途接手的一个学生,他不爱学习,上课不是睡觉就是找周围的同学讲话,考试从来都不及格。正当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治他的时候,一次单元检测让我找到了一个好时机。
第三单元的测试结果出来了,我正准备下节课公布考试成绩,可还没到上课时间,办公室的窗口就突然窜进来很多个小脑袋,一个学生扯着嗓子问:“曾老师,我考了多少分?”“你啊,比上次有进步。”他大舒了一口气,手舞足蹈地走了。“那我呢?”另一个学生焦急地问,“老师,我考得好吗?”“老师,还有我!”……“都别着急,待会儿就知道了。”我笑着打发他们回教室,在这么多的小脑袋中,竟然有汪同学,着实让我意外了一回。
上课铃响起,我捧着一沓试卷走进教室,发现每个人都端端正正地坐着,屏气敛声,像等待审判结果一样。我故意卖了个关子:“这次单元测试,你们知道谁考得最好吗?”从学生嘴里冒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班里成绩最好的那几个人的名字,而我却摇摇头说:“你们都想不到,是汪同学,这次他考了61分!”学生们先一阵惊叹,继而又一阵哄笑。这样的反映在我意料之中,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接着说,“对于他来说,的确是很大的进步,所以我认为这次考得最好的就是他,我们给他一些掌声好不好?”学生们非常配合地热烈鼓掌。汪同学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用眼神再三向我确认,得到我的点头示意后,他终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掌声中笑开了花。
可试卷发下去不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老师,汪同学根本没有61分,你给他多算了几分!”汪同学的同桌把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向我报告。我拿起汪同学的试卷认真核算了一遍,还真是多算了3分。空气突然凝滞,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我如何处置。我看了一眼汪同学,只见他满脸通红。思考片刻后,我决定将错就错,于是故作淡定地说:“其实我没算错,我是故意借分给汪同学的。汪同学,这3分可不是白给的,下次记得加倍偿还喔!”听完我的解释后,学生们信以为真,汪同学的脸色也逐渐由阴转晴。
不久后,我意外地收到了汪同学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谢谢曾老师,给我挽回了面子,我跟您约定,保证加倍償还这3分。”
这件事后,汪同学真的改掉了很多坏习惯,开始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了。他的变化,让我看到了希望。汪同学的努力有了成效,在接下来的单元检测中,他用68分的“高分”一雪之前的“耻辱”,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大地表扬了他,并鼓励他再接再厉。尝到甜头后的汪同学越来越自信,在学习上更加用功,成绩有了起色,期末考试时考出了91分的高分,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寒假,汪同学给我寄来一张贺年卡,上面有这样一段话:“您借给我的3分太珍贵了,我保证过会加倍偿还的,现在我做到了,谢谢您,曾老师。”
爱因斯坦说:“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多么重要,一个人的自信一旦树立起来,由此能够挖掘的智慧潜能将不可估量,汪同学的转变,就是很好的例证。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