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宝贷”潮,别与“泡沫”赛跑

2017-12-25 08:54万喆
环球人物 2017年21期
关键词:乱象泡沫诈骗

万喆

不久前,e租宝董事长丁宁因集资诈骗等罪被判无期徒刑,并处罚金1亿元人民币。网络金融大潮下的监管问题再次引发热议。在某些看似诱人实则危险的行业乱象面前,投资者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经济学所说的“泡沫”是指超出物品或服务实际价值的部分。而人为制造的泡沫往往就是炒概念,把一些所谓的附加值放进去。比如绿豆,本是十分普通的商品,炒作者却制造新概念,使其从清热解毒变成“包治百病”,引发抢购热潮。可以说,泡沫和诈骗往往一线之隔,而且新生事物更容易有炒作的空间,因为大家不了解,才使得价值和价格背离。

有泡沫怎么办?当然要加强监管。但同时我们也要有一些清醒的认识。

首先,监管不可能完全抑制泡沫的产生。有市场就有波动,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市场必然会在某一阶段存在泡沫。其次,监管不可能完全预料技术的变革,因此往往落后于创新的速度,但之后必须迎头赶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监管不可能完全断绝市场的进步空间。无论是19世纪中叶的铁路,20世纪初的汽车和收音机,20世纪末的生物技术、互联网,均遭遇了“泡沫劫”。技术的进步需要时间的磨砺,监管也不应因噎废食,要给创新留出改进、发展的空间。

中国投资领域的监管仍处于不断修正的过程中,而普通投资者自身也需要一些忠告。

请尽量投资自己懂的东西。投资是个技术活,不是赌博。如果你比较懂,就是良性的价值投资;如果你不懂,就是在与市场上其他人进行心理对赌,无异于与泡沫赛跑。

市场上没有稳赚那回事。如果谁说“有一种稳赚不赔的方法”,那你要赶紧转身离开。收益和风险一定是成正比的,投资必然有赚有蚀。有些人会对神秘的小道消息寄予厚望,我只能說,如果“秘闻”是真的,一定是违法的,无论赚与不赚,你都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

投资者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看看最近很火的“校园贷”,使用者的主要目的是消费乃至过度消费。如果抑制不住强烈的物质欲、享受欲,而且知道自己没有偿还能力,那么恶果最终会落到自己头上。投资群体中遭受欺骗和损失的往往是老年人和年轻人。他们的赚钱能力很弱,甚至没有;对资讯了解不足,或者对自身约束力不够;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脆弱,遇事难以找到解决办法。因此一旦形成债务,生活状况会迅速恶化,甚至会造成恶性事件。

市场天然蕴含风险,无论哪种投资,监管再完善也不可能帮个人规避所有风险。投资者必须有风险控制意识,切不可孤注一掷。

面对投资乱象,我无意为监管者开脱,但个人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与监管并不矛盾。同时,监管机构也不要把各种风险混为一谈,应对各种主体责任进行清晰认定,才能做到不枉不纵,把监管真正做到位,不能“泼洗澡水连孩子也扔掉”。endprint

猜你喜欢
乱象泡沫诈骗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废弃的泡沫盒
整治“饭圈”乱象
春节前夕小心“实名诈骗”
诈骗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泡沫轴使用有门道
警惕电信诈骗
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乱象(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