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应凸显学生的思维主体地位

2017-12-25 19:34张兆金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北洋清政府舰队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12课,基于对教材和课标的认识,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呈现中国军民反抗侵略斗争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反侵略斗争在维护民族独立中的积极意义。一节课要讲述两场战争,涉及的史实和线索繁杂,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大挑战。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作为思维的主体,去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笔者认为,学生是历史认识的主体,只有将学生置于思维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才能摆脱只专注知识传授和简单记忆结论的做法,最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导入:19世纪中后期,日本明治政府抓住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力推进现代化,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1887年,日本的军事部门在对中国深入侦查后,制定了《征讨清国策案》,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此时,清政府精心打造的北洋舰队刚刚建成,中国海军实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为了打探虚实,1891年,日本天皇邀请北洋舰队访问日本。6 月26 日,在李鸿章的亲自部署下,由丁汝昌率“定远”“镇远”和“致远”等六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访问日本。北洋舰队的到来,给日本朝野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日本议员、法制局长官尾崎三良在参观“定远号”后写道:

巨炮四门,直径一尺,为我国所未有。清朝将领皆懂英语。同行观者在回京火车上谈论,谓中国毕竟已成大国,竟已装备如此优势之舰队。反观我国,仅有三四艘三四千吨级巡洋舰,无法与彼相比。皆卷舌而惊恐不安。①

问题:日本官员登上北洋舰队后看到了什么?日本政府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意图:运用形象思维,创设具象化的历史图景,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思维的聚焦和凝练。日本官员眼中的北洋舰队兵强舰大,将领素质高,与日本海军形成鲜明反差。日本政府认为必须加大对海军的投入,把建设一支足以对付北洋舰队的海军作为“最高命令”。

师:当时,中国军官刘步蟾也发现日本海军实力在迅速增强,向丁汝昌报告要求北洋海军添船换炮刻不容缓。但由于清政府忙着修颐和园,决定停购外洋船炮两年,这意味着北洋海军失去了两年宝贵的发展时机。如1892年,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向李鸿章推售当时世界最快,时速22.5节的4150吨巡洋舰。该舰装备了速射炮,体现了当时以快制胜的先进作战理念,造价60万两。这艘舰最后被日本买去,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吉野”号。

问题:为什么日本会有钱呢?钱从哪来?

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全国华族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到9月底,捐款总额达103.8万日元。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①

师:1894年,日本海军已拥有各种军舰55 艘,发展成可以与北洋舰队相抗衡的海军力量,剩下的只差挑起战争的时机和借口了。一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国力增强,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②但1894年5月,李鸿章检阅了北洋舰队后却深感忧虑,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

即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③

意图:与1891年访问日本时相比,北洋舰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意图:通过呈现史实变化,引发学生思考,认识到日本侵华蓄谋已久,清政府腐败无能。

师:1894年7月25日,日本趁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挑起了战争。就在战争爆发的前夕,“经远”号驾驶二副陈京莹给其父亲写信道:

日本觊觎高丽之心有年矣。兹值土匪作乱……高王请救兵于中国,中国兴兵靖难。日本乘此机会亦兴兵。……以儿愚见,陆战中国可操八成必胜之权,盖中国兵多,且陆路能通,战陆续接济;但海战只操三成之权,盖日本战舰较多,中国只有北洋数舰可供海战,而南洋及各省差船,不特无操练,且船如玻璃也。……北洋员弁人等,明知时势,且想马江前车,均战战兢兢,然受爵禄,莫能退避,惟备死而已。④

问题:看了陈京莹的家书,你又有何感受?

意图: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必须要经过思维主体主动获取知识来实现。陈京莹作为一名海军军官,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气概,但又显得悲观无奈。呈现家书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感受到战争来临前人们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也进一步说明北洋舰队存在严重的问题。

师:9月17日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成为日军攻击的第一目标,中弹200多发,但厚重的装甲依然牢不可破。日军旗舰“松岛” 号上一个身负重伤的三等水兵三浦虎次郎,临死前抱着炮弹流着泪嚷道:“定远为什么击不沉啊……”战后,三浦虎次郎的“英勇事迹”被日本编成军歌,名叫《勇敢的水兵》。

邓世昌的“致远”号前来解围,最后被“吉野”号的鱼雷击沉。得知邓世昌英勇事迹后,光绪皇帝满怀悲痛写下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黄海大战后,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避战求和,日本却步步紧逼。11月22日,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1895年2月3日,占領威海卫,丁汝昌服毒自杀。2月17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也意味着洋务派“自强”梦想的破灭。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设问:从《马关条约》的表述中,请思考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endprint

意图:《马关条约》体现了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瓜分世界的新变化。通过对《马关条约》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深刻内涵,实现由体验历史向感悟历史的升华。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派挽救危局的失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民族意识逐渐增强,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但很快也以失败告终。

过渡:由于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被迫归还了辽东半岛,却索要3000万两的“赎遼费”。西方社会看到日本获得的巨大利益,也加紧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激化了中国社会本已存在的民族矛盾。

在天主教的教义里,亚洲是基督的诞生地和殉难地,处在异教统治下沦陷,将圣帜插向亚洲是天主教徒不可推卸的责任。明朝时有大量传教士来到中国,那时还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雍正时期,清政府禁止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于是,教会势力在中国境内迅速发展,当时仅江西一省,天主、耶稣教堂就达300处之多。随着天主教的输入,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特别是湖南、江西和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

师: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华北一带兴起,尤其以儒家文化发祥地山东最为严重,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义和团运动为何兴起并发展如此之快?一位御使曾写道:

山东义和等团,非欲谋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人占据胶澳,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借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借以捍卫身家。①

问题: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传教士打着传教的旗帜却干着侵略的勾当,导致了民教冲突,并呈现出不断激化的态势。然而,民众为什么会对传教士如此憎恨,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当时所有的基督教会都是以“反孝”甚或“仇孝”作号召的。他们认为人只能向上帝尽孝,不应向父母尽孝。……基督教这种上帝独大的“反孝”立场,因此与当时“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伦理,便针锋相对了。②

意图:问题设计要促进学生深入思维,在史料实证的创设下直指思维的深处。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日益加重,加上文化的冲突和认识的差异,导致民众产生了“灭洋”的意识,这在中国基层社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教案”的实质就是西方侵略的结果。

师:那义和团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当时流传着这样的宣传口号:

不穿洋布,不用洋火,诚心用功,可以避刀剑,可以避枪炮。上奉太后密旨,下遵毓贤命令,兴大清,灭洋教,他日功成名就,大则仕宦而至将相,小则丰富而有衣食。③

1900年6月2日夜间,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目睹了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场景:

月亮照耀着这些丧失理智的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①

问题:看到义和团的宣传口号和外国记者的记述,你们对此有何认识?

意图:义和团运动代表了农民阶级反抗侵略的政治诉求。上述两段史料意在展现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反帝爱国精神,但也折射出他们在这场运动中的阶级局限性。

师:农民阶级与清政府中的顽固势力在反对侵略者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这反映了传统社会在民族矛盾面前的倔强与不屈。如山东巡抚毓贤对义和团运动纵容态度,引起了列强不满,清政府改由袁世凯任巡抚。由于袁世凯的镇压,义和团势力纷纷向京津一带转移,成星火燎原之势。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加上清政府顽固派的推波助澜,列强借此发动了侵华战争。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悍然向世界上最强的11个国家宣战。天津陷落10天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逃往西安的路上下令镇压义和团运动,并与侵略者“议和”。战败的结果是清政府与十一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口的炮台,准许各国派驻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问题:与《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有什么不同?中国的革命任务又将发生什么新变化?

意图:《辛丑条约》虽然没有割地,但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问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意识到,清政府的顽固派和农民阶级为挽救危机所作的努力和存在的局限性。最后,清政府的性质发生了转变,即由反抗侵略变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为下节课反抗封建专制即《辛亥革命》埋下伏笔。

师:面对西方的侵略,以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在侵略者面前显示了顽强的民族精神,但也体现了迷茫和盲目排外的阶级局限性。当然,也正是因为义和团的顽强抵抗,粉碎了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妄想。清政府的洋务派和顽固派也曾力图挽救危局,抵御侵略,但他们在时代面前妥协了,尽管随后发起了“新政”以图自救。清政府已堕落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革命的对象。此时,反抗侵略与反抗封建专制交织在一起,以孙中山为首的在资产阶级革命派迅速发展。中国革命将何去何从?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

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强调“学生为主体”,但如何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思维主体地位是关键。如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问题的设计也应以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和认知过程为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生活,最终让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进而理解历史。

当下,要发展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思维的主体地位更不可或缺,这是由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所决定的。以本课为例,教学应充分展现清政府各派势力、农民阶级为挽救危局所进行的斗争,认识其存在的局限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反侵略斗争,升华家国情怀,从而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作者简介】张兆金,中学一级教师,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教学和高考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王雅贞】endprint

猜你喜欢
北洋清政府舰队
新北洋打印未来
北洋海军为何会输
卢汉铁路筹款问题探析
从报刊角度探北洋时期的民主思想
Babyfirst/宝贝第一 R501A 海王盾舰队
《里瓦几亚条约》对清政府外交的考量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图与困境
俄太平洋舰队将裁5000名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