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裕 郑晓峰
2017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第12题,以近年来轰动国内外、引发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并持续热议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葬考古发掘成果为切入点,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2017版考试大纲,以最新考古发掘材料及相应评价观点与经典传世史料和学术研究结论等相结合,搭建试题情境,突出体现包括对史料的理解、认知,对历史事实与历史分析(解释)的联系与区别、对经典传世文献记述与最新考古文物材料的关系及其客观评价认知等的史料实证能力的考查。试题立意新颖,主题集中,选材典型,设问巧妙,历史学科味道浓郁,对深化发展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新课程下的高考改革,都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和借鉴意义。现就本试题做扼要分析解读如下。试题如下:
2015年底以来,西汉海昏侯劉贺墓的发掘和成果展示,在学术界和社会公众间引起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相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
材料2: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2)材料2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1和材料2为何不同。
材料3: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摘编自辛德勇著《海昏侯刘贺》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1、2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3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参考答案:
(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
(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材料1是史事记述;材料2是史事分析。
(3)儒学成为正统。丰富了材料1、材料2的史事记述和分析。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并不客观、充分。
海昏侯刘贺何许人也?他的墓葬发掘为何引起巨大轰动?说来,这除了其墓葬发现、发掘格外吸引世人眼球之外,还有着极其深刻复杂的内在缘由。
刘贺(约前92年~公元前59年),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汉昭帝刘弗陵之侄。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既是王、侯,又做过皇帝的人物。
西汉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四日,汉昭帝因病驾崩。昭帝无子嗣。按正常继承顺序,皇位应传给其兄弟、汉武帝唯一在世的儿子广陵王刘胥。但汉武帝以来权倾一时的大将军霍光等人却做出另外的选择,决定“迎立昌邑王贺”。①
公元前74年四月,刘贺登基,接受传国玉玺和绶带,成为西汉第九代皇帝。然而,令人离奇费解的是,刘贺登基仅仅27天就被“群臣”奏疏“罪状”,以年仅15岁的皇太后(孝昭皇后上官凤儿、霍光之外孙女)名义,废归故国,成为史上少有的一代废帝。②元康三年(前63年),被贬至江西省永修县做海昏侯。
《汉书·霍光传》中收录了丞相杨敞等领衔呈奏的废位奏疏全文,在相关的传、志中,分散记述了与刘贺帝位被废相关的“不端”行为和“罪状”十数条之多。其中记述和描写刘贺不端行为的词汇包括“行昏乱,危社稷”,行为“清狂不惠”“动作亡节”“狂乱无道”“狂悖”“淫辟”“淫乱”③等。
关于刘贺帝位废立问题,学界已有相应研究和基本共识。明末学人汪用世从宫廷权力斗争的通行手法揭示其内情云:“盖放君之诏,出于权相之手,大约与会讨之檄文、参劾之弹章相似,非多其罪状而暴扬其恶……往往张小以为大,描虚以为实,而真是非隐矣。嗟呼,因一时不白之冤,滋千古吠影之口者,宁第一昌邑王已哉!”④清朝学人方苞对霍光“负天下之重”的功德业绩本来赞赏有加,却也觉得仅仅因为一些“后宫细过”就将昌邑王废黜,实在有些不成体统。⑤台湾学者廖伯源对此作了细致的考证,他认为,《汉书》(记载)多言昌邑王贺以“行淫乱”见废,实际则是刘贺与霍光等权力斗争之果。废黜过程是霍光周密策划的宫廷政变。⑥因而,“立也霍光,废也霍光,并不取决于刘贺本人有多优秀或是有多昏乱”。⑦刘贺即位后不足整月即被离奇废黜,在《汉书》所载种种“不端”和“罪状”的表象之下,最大可能是刘贺即位后不甘沦为傀儡,急欲收权亲政,又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因而引来霍光的猜忌,以其不堪重任的种种“罪行”为托词,发动“宫廷政变”而废黜,使之“在羽翼未丰的情态下,成为西汉宫廷权力争斗的牺牲品”。⑧
2011年,我国考古界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附近的墎墩山上发现并开始发掘距今两千七百多年,且未遭盗掘、保存完好的海昏侯刘贺墓。陆续发掘出土以金饼、金板、马蹄金、玉器、青铜器等为代表的珍贵陪葬品两万多件,涉及西汉政治、经济、美术、文学、乐舞、工艺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发现了绘有孔子画像的矩形铜镜(亦称“孔子屏风”)①、刘贺生前阅读过的《礼记》《论语》《诗经》《孝经》等儒学经典的简书,以及刘贺写给汉宣帝的奏疏等珍贵文物。据此,一些研究者认为刘贺应该是一位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且情趣高雅,爱好音乐、喜欢收藏等,从而得出若干新的判断,对《汉书》记载的刘贺形象产生怀疑,并主张根据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为其“恢复名誉”②等。
试题设计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其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依据教育部调整后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在切入点选择、立意指向、材料甄选、问题铺垫、情境创设及其蕴含的历史学科特性、教育教学内涵、理念等方面,呈现出若干比较鲜明的特点。endprint
1.试题依托课标、考纲和教科书的主干内容,又不局限于具体知识点,呈现出较大的宽容度与灵活性,体现高考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和要求。本题大体依托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及对应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西汉政治制度—西汉王朝君主更替过程中的政治状态及其反映的君主专制政治的特征,通过特定历史材料及相关问题,营造考生既熟悉又新颖的历史情境。试题考查重心不在教科书上的具体知识点,而重在引导考生通过史料情境体悟西汉君主专制政治下的历史时代特征和氛围,因而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
2.关注史学前沿和热点,将考古最新发现及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恰当结合,体现出试题鲜明的时代性、学科性和学术性。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发现、发掘及其已有研究成果,是近年來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及成果,成为历史学、考古学等学术界和社会公众普遍热议的共同话题,学界及社会的关注度,几乎超过了数年前曹操墓的发现发掘,而且关注热度持续不散(目前考古发掘及研究仍在进行之中,媒体时有研究进展及成果的发布)。③该考古发掘为何引起如此关注?除了长达两千多年前的墓葬未经盗掘,及出土了海量的、内容丰富的、保存完好的各类文物之外,还在于墓主海昏侯刘贺的离奇身世与经历。试题以此为切入点,将经典传世历史文献记述、已有史学研究(认识、评价等)与最新考古文物成果紧密结合,将眼前刚刚发现、正在发掘和研究之中的考古文物及成果,与遥遥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王朝政治历史,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充分体现历史学魅力和学科特点的同时,更彰显了历史学浓郁的学术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3.综合体现了2017年高考考纲的基本能力目标要求。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历史)》(含天津卷说明),与以往相较,发生较大变化,做出了一定调整,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其中的“能力要求”部分在简化、凝练、明确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历史问题”的条目,这是历史学科能力最核心的目标要求。考试说明的变化与进行中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相向一致,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特性与要求。本试题的设计和考查目标,涵盖了新考纲“能力要求”的主旨和绝大部分内容。
4.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和趋势。试题围绕特定历史史料下的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分析)、历史表象与历史本质、传世史料与最新考古发现、历史结论观点与历史方法等展开设计,包含了“怎样认识《汉书》为代表的传世史籍的记事和叙述?”“怎样理解过往史家已有的研究和结论?”“如何看待最新考古文物和发现?”“考古发现(文物材料)与传世史籍记载的关系?”“《汉书》记述与考古发现,谁更接近真实的刘贺?”“能否依据最新考古材料推翻传世文献的记载及已有研究的结论和观点?”等等。较好地渗透了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为代表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因而恰当地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
5.材料类型多样,卷面图文并茂,学科色彩浓郁。基于试题设计立意是对历史材料基础上历史理解、历史认知的“史料实证”考查,因而,在材料选用上力求简洁,尤其注意了材料的典型性、代表性。包括传世历史文献《汉书》记载的引述(白话)、近代台湾学者廖伯源的考证研究结论、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图文选介,以及当代学者辛德勇的研究综述等。虽然试题篇幅和文字量并不大,但材料类型多样化,既适应了本题考查目标要求的需要,也使卷面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洋溢着浓郁的历史学科色彩。
如前所述,本试题能力目标考查设计落实的基点,总体依托“史料实证”为主的基本元素,具体的能力考点几乎涵盖了2017年新考纲“能力要求”的主要方面和大部分层次。
1.基础目标之一,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试题首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本能力。包括:(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通过阅读试题引言、所给的三段材料、两幅图片及主要情境设问,弄清本题是关于西汉海昏侯刘贺其人其事的综合试题,明了基本题意。包括几个要点:知道刘贺是个什么人、试题涉及的中心问题是刘贺帝位废黜的原因及两种不同解读、刘贺墓葬发掘出土材料及引出的对刘贺认识的新观点、新结论等。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指在上述阅读理解试题基本信息,尤其主要材料信息的基础上,依据试题设问中“刘贺帝位废黜原因”这个关键信息提示,对应落实于材料1、材料2之中,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提炼、比对和“整理”,概括出材料1的有效信息,提炼出材料2的基本观点(结论);抓住关键信息点,理出材料3出土文物(图、文)信息与材料1、2内容的内在关系等。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在进行上述“整理”的同时,扣住基本问题,针对有效信息进行综合、概括、归纳、提炼,并以规范的文字进行简明扼要的表达。涉及第(1)题第二问,第(2)题第二问,第(3)题第二问等。
本题该项能力考查属于初始能力要求,相对具体、浅显,加之所给材料文字简明,篇幅短小,阅读量和总体难度不大,绝大多数考生应能较从容解题作答。
2.基础目标之二:考查考生对相关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程度。
如前所述,本试题涉及的学习内容,大体依托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秦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西汉王朝帝王更替(间接涉及中国古代,尤其西汉时期外戚专权、干政内容);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等。具体考查到的知识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刘贺受封海昏侯所关联的西汉“郡国并行制度”,即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设置王国、侯国,这是汉代,尤其西汉前期鲜明的政治特点,也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内容;二是由刘贺墓出土文物关联到的西汉孔子、儒学内容即“材料3中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涉及的基本内容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另外,材料1、材料2中,渗透着汉代君主专制下外戚(霍光)擅权专权的政治史知识。当下高中历史课标、教科书中未涉及或不尽明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能缺少必要的交代。尽管试题中并未直接涉及该知识点,而若考生对之有相应的知悉和了解,则更有助于对本题情境内容的理解与解题作答。endprint
不以固定的、死板的知识点为主要考查目标,而在依托课标、教科书相关内容,坚持能力立意、突出学科能力考查的同时,适度关联某些关乎历史学科素质素养的必备知识,是天津卷一直秉持的理念,①也是由中学历史学科特点决定的考试特点之一。
3.重点与核心目标:综合考查“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与能力,包括鉴别与区分史料、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记述、理解历史记述与历史解释(分析、结论)、区分历史现象(表象)与历史观点(本质)、理解考古文物与历史结论历史认识的关系等。即考查基于具体历史材料情境下,对不同史料、不同结论观点的区分辨识,并得出符合历史逻辑的、规范认识的“史料实证”意识和能力素养。
(1)通过海昏侯刘贺的相关材料情境,考查考生对诸如历史事实(史事)与历史记述(叙述)、历史记述与历史解释(分析、结论)、历史现象(表象)与历史观点(本质)等的基本区分、辨识能力。这是进行历史逻辑思考并进而实施“史料实证”的基础素养和基本能力。这些基础素养和能力,在教育部颁定的考试大纲和说明中,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也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要求。高中学生,通过系统的历史课程学习,应该对上述基本史学概念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解、区分和辨识能力,并能在具体历史材料情境下进行认知、判别、理解与运用,分析解决相应的历史问题。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史料实证”素养的最高水平要求是:“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材料构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本试题并未刻意因循,但基本渗透了这些要求。
(2)试题选择《汉书》记事、现代学者研究、最新考古发现的三则材料,创设情境,从传世史籍记载、近当代史家学术研究、最新考古成果等三个不同视角,呈现对同一历史事物——刘贺其人、其事的不同认识,综合考查考生依据不同历史信息,建立历史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辨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分析)、理解历史记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表象与历史观点(本质)、认知考古文物考证与历史文献记载关系,以及从中发现和思考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见解等历史思维能力,从而考查以“史料实证”为核心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考查一种严谨客观、论而有据的历史实证意识和素养。
材料1是节译的《汉书》(白话)片段,是对刘贺其人、其事的历史记述。《汉书》是对西汉一代历史的记叙,属于中国古代经典传世历史文献,是研究西汉历史的重要史料。《汉书》记录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现象”,但不一定都是历史“真相”。难免带有某种性质、某种程度的倾向性,可能与历史事实有所出入、有所谬误。然而,《汉书》是距离西汉时间最近的“当代”史家记述,具有较大程度的可信度,在没有其他充分的材料佐证的前提下,不能轻易否定、推翻它的记述和叙事。
材料2,是近世学者对刘贺研究的考证结果(结论),属于对历史记述、记事、历史叙述的分析、解释。台湾学者廖伯源的《昌邑王废黜考》,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海昏侯刘贺其人其事的历史考证专论,是在对若干宏观、微观历史材料进行系统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和认识。与材料1相比,《汉书》是对刘贺(部分)史事的记述,《昌邑王废黜考》则是对刘贺纷繁史事的综合分析;如果说《汉书》所记刘贺史事是历史“现象”,则廖伯源的分析、解释就是历史观点、结论;《汉书》所记是历史“表象”,《昌邑王废黜考》则是对历史事物内涵本质的揭示。以廖伯源考证为代表的对刘贺被废原因的分析、解释与结论,应不是一成不变的终极定论,但就史学研究发展规律而言,在没有出现有力的史料证据、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之前,刘贺帝位被废原因的历史结论,当超不出或改变不了廖氏的考证结论。
材料3中列举了海昏侯刘贺墓葬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绘有孔子画像并记载其传记的矩形衣镜,并配有相关实物图片。这里主要考查对考古文物史料的理解认知,以及考古史料与历史文献关系的理解认知。考古发掘及考古文物材料,为历史学研究提供史料,通常可补正历史文献记载的缺漏、不足和错讹,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历史学的研究材料,还能给历史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拓宽历史研究的视角和范围,推进历史研究的深度、广度。但总体而言,除去史前史,“进入传世文献记载比较清楚的(历史)时段后,考古新发现,大多只能起到补充细节的作用……很难对历史文献的记载做出根本性改变”。①“大多数出土文物往往不能简单地用来直接解释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更不宜简单地用某一具体的实物率尔否定像《史记》《汉书》这类正史记载的史事。”“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和文字铭文、简牍文书,只能进一步丰富我们对西汉历史及其他相关历史问题的认识,而不能甚至根本无须期望对《汉书》记载的有关刘贺的基本史实做出什么翻案文章。”②
材料3中“一些人”的评价观點,是指刘贺墓发现发掘后,当今学界提出的新认识、新观点,直接涉及对刘贺其人、其事的评价,间接关联对刘贺帝位被废黜原因的认知,突出考查在考古文物材料与传世典籍记事关系认知基础上的“史证”意识与素养。海昏侯墓发掘的儒家经典简书、孔子铜镜等文物并不能证明刘贺生前就是“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正人君子”,因为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背景下,“儒家经典在当时皇家子弟教育中,已成为一项基本内容”,③尊孔读经已开始成为汉代宫廷和上层王侯贵族的基本社会风尚。况且,表象上的“尊孔读经”与一个人的人品、德行的内涵并不具有正相关性。“海昏侯刘贺墓中发现这些儒家经典属于很正常的事情,它们只是对历史文献的记载起到印证作用”,而“并没有向我们提供什么传世文献之外全新的信息”。④在这个基础上,仅凭海昏侯墓出土的有关儒家、孔子的文物,就轻易怀疑《汉书》中对刘贺形象的记载,试图颠覆传世文献的记述,自然不尽妥当,有失客观和充分。
试题从材料1的史料情境问题,到材料3的材料情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建立在对不同历史材料理解认知基础上的、内在历史逻辑相互关联的史料实证思维“链”。试题无关乎刘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评价刘贺,考查的起点和落脚点也不要求考生直接得出确定的定性评价的认知结论,而重在通过这样的历史材料和问题情境形成的“思维链”“史证链”,考查一种客观审视、谨慎思考历史事物的实证意识和素养,即“史料实证”的能力素养。endprint
2017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所体现的设计思路与形式,渗透的内涵和寓意,对目前正处于深入发展的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1.切实转变观念,增强史证教学的意识。言必有据、据必有证、证必充分的史证意识和素养,是中学历史学习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意识和素养。尽管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已然唱响良久,以高考为代表的考试评价的“指挥棒”已经不断渗透和加大这样的考核力度,但受到种种因素影响,在当下实际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未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学生的史证意识和能力素养普遍较弱。因此,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要求,提升史证意识和素养,已成为亟待改进、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2.加强核心素养理念下历史学科基本理论、概念的教学与研究。教师要帮助学生切实弄清、领悟历史学科的若干基本专业范畴和属性,从基本理论概念层面铺垫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基础。笔者认为,要从容应对、有效实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育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应该做一下包括历史教师和学生(尤其文科生)的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素养的“扫盲”工作。特别强调的是,在这方面,历史教师万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同时,还应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切实理解并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认真研究领会高考考试说明、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并贯彻落实于日常教学。须知,2017版的考纲理念和“能力要求”,与实际上开始实施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的内涵是一致的。目前,真正到位的“应试”教学,与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基本吻合的。
3.依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认识、改进和加强“史料教学”。史料教学作为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已经被普遍重视和采用。但按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尤其是按照“史料实证”的素养内涵要求,当下的史料教学尚存在若干问题和偏差。如,对“史料”和“史料教学”的不求甚解;在史料的选择和使用上的,不加区分、盲目随意,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等;对史料价值的认知仅仅停留于情境解读、信息提取,缺乏从历史学的视角审视、处理与运用等。凡此种种,都使“史料教学”未能达到其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影響到“史料实证”所要求的核心素养和意识培养目标的落实。
因此,应大力提升师生的“史料认知素养”(包括知道史料的分类、性质和内涵,知道不同类史料的各自特点及价值,知道与特定历史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关键史料,以及搜集、整理这些史料的途径和方法等)和“史料运用素养”(包括依据学习目标从关键史料选取适当的、有效的史料;围绕关键史料设计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链;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史料,解决具体问题等)。①要加强史证基本环节要素的教学训练。包括搜集史料—鉴别史料—解读史料—运用史料论证问题(证正与证误),是史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也是历史教学史证训练的一般思路。对于中学生而言,自然无须掌握其系统完整、过于专业的理论和繁复的操作方法,但其基本的原则和思路方法,是应该迁移借用的。②
4.历史教师须努力实现自我专业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专业化素养能力要求。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大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并将其变为常态化的自觉行为。应该长期不懈地坚持史学理论、历史史料的阅读,包括史学论文、史学著作,与中学教学相关的各类史料,要在已有史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史料学的基本理论,进一步钻研驾驭史料的方法、策略;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学科素养理念下的史料教学、史证教学的实践探索,不断积累史料教学、史证教学的经验和智慧。③
【作者简介】陈光裕,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论、课程论、教师教育及考试评价研究。
郑晓峰,中学特级教师,天津市和平区教研室教研员,主要从事历史教学及考试评价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