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英
(沧州师范学院河北沧州061000)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张文英
(沧州师范学院河北沧州061000)
在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互动教学气氛,以提问的教学形式提高互动教学质量,实施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专业;师生互动;提高质量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音乐素养日益成为高等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高等师范音乐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掌握获取音乐知识的方法,不断提高音乐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传统的音乐专业教学模式中,教师具有不可侵犯的威严和地位,学生也是一贯的敬畏和服从,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气氛比较沉闷,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打破条条框框的禁锢,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和情感,这样一来,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音乐专业教师在教学时,常常会根据教学内容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形式开展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多,同时,学生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了沟通协作的能力。在这样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课堂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能实现。
从本质上讲,学习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想要在课堂上讲深讲透某个内容,就应当以提问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在进一步探究的过程中,实施更加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教学,进而使探究式教学效果和目标实现。因为质疑与提问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音乐专业教师要在提问过程中将质疑的因素渗透其中,在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对音乐知识与实际中的不同之处进行质疑,从而提高学生辩证性思考问题的技能。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体现“双向提问”的作用,立足于“教师问和学生答”的前提下,进行“学生问和教师答”,提高教学效果。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地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地设计多层次、多视角、巧妙的问题。但需要注意一点,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提问,都应当立足于音乐专业知识的本质,并且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来学习音乐专业知识,以使提问具备显著的思考性和启发性。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已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个性,并且一旦形成,常常难以改变。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尽量地把握住所有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且以此作为前提条件划分学习小组,从而实施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模式。例如,音乐专业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分解音乐专业教学知识点,让不同的学习小组做各种学习任务,这样一来,每一个学习小组的任务都是具体的,在这几个小组的协作之下,分解所学习的音乐专业知识。同学间相互商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充分交流,畅所欲言,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更加系统与细致地把握所学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尽情地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与优势,这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最为根本的在于,各个小组学生在合作时,增进了交流与沟通,明确了小组合作互动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也明确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也有助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因此,小组合作互动教学模式非常有效和值得倡导。
一是在音乐专业教学中,要面向所有的学生,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师生互动的关键。这就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如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特别是对中下等生要有“扶”有“放”、“扶”“放”结合;对成绩较差的要以“扶”为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中来。二是有意设置认知冲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恰到好处的认知冲突会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层层引导,步步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促使他们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