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宇
从庄子思想的角度探究快乐之道
胡学宇
庄子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灿烂巨星,亦是著名的哲学家。庄子的思想境界超然洒脱、意境阔达,顺应自然。逍遥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天地有大美当无困于心之细微,至大至达,则快乐无边。
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的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著作既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关于哲学的著作。庄子的思想境界超脱缥缈非一般人所能及,庄子的快乐亦是意境超凡,自然洒脱。你懂鱼的快乐吗?你又懂庄子的快乐吗?下面,我从三个层面简单论述我对庄子快乐的探究和理解。
什么是快乐?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语就可以定义的。每个人的对快乐的感受和领会都不尽相同。庄子与惠施著名的“濠梁之辩”谈论鱼儿的快乐,人是怎么知道鱼儿快乐的,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这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
庄子与朋友惠施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散步,庄子说:“濠水里的鲦鱼游起来姿态从容,肯定很快乐。”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你咋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不了解你;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推理出来的。”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开头吧,你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这么说你已经承认我知道鱼的快乐这个事实了,而我就是在濠水之上知道的。”
庄子擅长辩论,当然不会一下子就输给惠施,辩论的目的有时候并不是非得争出一个什么所以然,辩论的过程才是最有意思的。人在辩论的时候特别快乐,结果并不十分重要。知道鱼的快乐是美丽的,不知道鱼是否快乐而想象他们是快乐,也是美丽的,就算鱼不快乐,两人因此争辩而感到愉快也就是快乐的了。
“庄周梦蝶”的故事家喻户晓。一天,庄子睡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来飞去,自在快乐,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后,却只是庄周自己僵卧在那儿,不知道是庄周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这种感觉如梦如幻,却又让人觉得十分真实。在一般人看来,人醒着的时候才能眼见为实,梦到的便不是真实而是虚幻的。人的潜意识90%是隐藏起来的,只有10%是可以看到的,这10%的意识只是人所有意识的冰山一角。我们所认识到的事物是有限的,所以并不能用非黑即白的绝对观念来判定。人有时候并不能够真正地区分真实与梦幻,但是人可以在真实与梦幻之间寻找快乐,快乐其实很简单,无论梦是真实也好,或仅仅只是一个梦也罢,只要当时的你感到自由快乐,那便是真实的快乐。冯友兰先生说:“凡物皆有道,而各得其德,凡物各有其自然之性。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许外求。”
超越得失之快乐。庄子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当一切放下了,乐非乐,誉非誉。很多人都是因为放不下才会苦恼和痛苦。在得与失之间徘徊,走不出去,退不回来,这才是最痛苦的。有这样一段有意思的话,有人问那个人死的时候留下了多少遗产?答者曰:他走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带走!茫茫宇宙,浩然缥缈,站在长远里回头望,生活里计较那一丁点儿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到最后不也是被风吹了去。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天地无为同时也是无不为的,有时候不去计较得失和认真计较得失的结果却是一样的,那又何必去计较呢?无为而无不为,才是本真,才是至乐!
超越生死之快乐。庄子妻死,庄子鼓盆而歌。惠施责备他,他解释到:“不是这样的,妻子死的时候怎么能全无感慨和悲伤。但是后来想想,妻子从什么都不是,到后来有了形体,最后又归于无,这不是符合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吗?”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顺应自然的,顺其自然就好。达芬奇说过,辛劳的一天带来了愉快的睡眠,勤劳的一生带来愉快的死亡。庄子认为妻子只是在愉快的睡眠,他在一边大哭就是不明白生命的自然之道。
庄子的生死观与王阳明对死亡的态度有相通之处。王阳明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何遗言,王阳明先生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内心澄澈光明、元气淋漓,才有这份勘破生死的境界。这份内心的光明亦如孟子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中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宇宙本来就辽阔无边、壮丽无比,四季有它自己的更替循环之道,万物有它生成的规律和顺序。天地有大美,当无困于心之细微。世间有更美更大更好的事物,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对细小事物的纠结上。接近大自然,人感觉到的快乐是很直接的,纯粹的事物总能使人心情明快、开朗。孔子的弟子颜回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安贫乐道,与自然相处,是最舒服的方式。现实中人们往往因为一些琐事而纠结于心,事小则已,事大还会引起许多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何不把自己的烦恼在与自然相处的时候消减以致消除。天地之大,能容万物,何况小小的烦恼与不快,人本来就来自于自然,在与自然相处时会有归属感。天地间,自然万物总能使人快乐。
逍遥天地之间,以大为美,阔达快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浪漫、夸张的手法充分地展示了庄子思想的境界。庄子不会纠结在一个小事物上,他的心态是超然的,不计较得失,不计较生死,生死之外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庄子胸怀宇宙万物,天大地大理亦大。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吞吐河海,尽显汪洋之势。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与“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如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人一定不能被时间和空间所限制,即使身处桎梏,精神也要游刃八方,逍遥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至大至达,方能至乐!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