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颖
论网络背景下的播音主持模式创新
谈颖
在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播音主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面是不断兴起的自媒体,一面是竭力维护自身权威地位的传统媒体。为有效平衡播音主持行业的市场优势和价值引导,现阶段的播音主持模式需要在新闻选题、主持形式、主持风格和舆论价值上有所创新,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中建立自己的特色品牌。
选题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新闻的整体价值。创新新闻选题,无疑是从播音主持的源头进行创新。这需要改变传统的选题模式,即从内容上把选题提炼出来,从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领域中发现典型人物和事例。
不同于传统官方媒体的选题,在网络社会的背景下播音主持的新闻选题更注重细节化和生活化。首先,注重细节化。除了传统的新问题目外,网络背景下的播音主持选题选点往往更有针对性,针对某个普遍受关注的话题精心策划专题,拥有明确的观点,同时强调编辑和报道的开放性,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兼顾市场价值。比较常见的有针对民生问题的反思、社会新闻的看法等,需要新闻编辑在前期从网络评论、舆情中敏锐地挖掘信息。其次,注重生活化。一般的观众在网络中观看播音主持节目,往往带有比较放松、猎奇的心理,想要获得和传统媒体不一样的视角和感受。因此,网络播音的选题需要主持人加入自身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事件的理性分析,既立足新闻的真实性,又能够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综合整理,把新闻事件当故事讲,同时赋予适当的娱乐性、戏剧性元素,生动且深刻的展现生活中的现象,让观众获得不一样的个性化信息。网络当中不断出现的“大咖”、意见领袖等表明,要成功的播音主持员要积极提升自我的的艺术修养,涉猎各种学科,丰富知识面,保持鲜明的主持风格才能真正令观众耳目一新。
在传统媒体中,电视节目是播音主持的主要形式,而在网络背景之下,各种形式多样的自媒体节目应运而生,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元化,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与期待,这也要求播音主持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结合目前流行的网络直播、网络视频来看,网路播音主持形式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采制直播,录制者第一时间赶赴新闻事件现场进行现场播报,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新闻事件和报道同步更新;其二,组合编排,对新闻进行组合编排,聚集重要新闻,做出强势的处理,如各类网络视频等;其三,口语播报,通过淡化播音作用的方式,运用生活化语言进行新闻播报;其四,滚轮播出,需要主持人主动和观众进行互动,将传统“一言堂”式的播报形式转变为讲故事形式,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从根本上看,在播音形式上有所创新,需要录制者建立起既符合草根的需求,又积极向上的词语构架。
新闻传播理论认为,在传统媒体中播音主持人的风格往往较为固定,社会大众比较倾向于接受他们喜欢的传播者所能提供的文化信息。(李国庆,彭程,刘泺丹.基于网络背景下的播音主持艺术要素研究[J]. 戏剧之家,2016,(03):172.)在网络背景之下,具有个人魅力的播音主持人将更容易被受众记住,更容易强化自身的品牌效应。因此主持人的风格创新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语言表达分寸的掌握。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是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关键。在网络新媒体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方式下,权威媒体的话语权地位受威胁,以平民为视角的网络节目受到追捧,因而受众往往追捧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持人。(胡振会.传媒视野下播音主持艺术的要素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08):119.)网络背景下,播音主持强调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平等交流以及草根式话语体系的运用,增强播音的趣味性和生活化,这就要求主持人摒弃传统居高临下的教育者身份,改变平铺直叙的播报方式,拿捏好语言的分寸,使得自己的语言保持亲切自然。
其次,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人们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不断增高,直播的地位日益凸显,信息的互动性与参与性为播音主持带来了挑战。在网络主播过程当中,主持人要注意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临时状况,应对观众的随机提问。这就要求主持人能够具有较强的无稿播音能力和较快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现场组织稿件和综合把握信息,避免语言表达上的含糊和混乱,保证直播的视听效果。
现代社会,网络传媒对人的观念影响不容忽视,而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也则是影响社会公众的舆论、价值观的核心。网络背景下的播音主持并不仅仅是信息的及时传递,更需要通过看似娱乐化的形式背后传播正能量、折射大众对现实的思考。因此,优秀的播音主持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在追求多元的网络中捍卫自己的立场。
网络的普及既为媒体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播音主持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在创新网络播音主持模式的同时,主持人也应当始终牢记“反映真理、坚持真理”的原则,平衡观众需求与媒体的喉舌功能,同时积极提升自身素质,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中建立自己的特色品牌。
(作者单位:广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