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燕明,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
由《中国诗词大会》探讨中华古诗词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进一步传播的可行性
文/陈燕明,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
今年(2017)春节,《中国诗词大会》“火了”。有专家学者认为,,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诗心”一直都在,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既然,中华古诗词文化能够再次掀起热潮,那学校的语文课堂当然得承担更多传播古诗词文化的义务,语文教师更要以饱满的热情来实践古诗词教学活动。本文探讨中华古诗词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进一步传播的可行性。下面以我们中等职业学校为例,提出几点做法和建议:
首先,由于《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我校领导更充分认识到中华古诗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今年春季开学准备周的教研工作会议上,《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不止一次被提及,中华古诗词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进一步教学被提到了教学任务议程上。
其次,语文课程回归正常轨道。以往,我校语文课程的开设,一般是文科专业开设,而理工科等专业,如汽车维修、电子、烹饪等专业,则是有选择地开设。其实,按照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要求来看,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是必须要开设的,尤其是语文课程,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不开设语文课,对中职学校以及中职学生来说,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上一个缺失。为此,学校全面开设语文课程不可或缺。既有学校从思想层面的重视及对语文课程的重新设置,语文课堂当中古诗词的进一步教学势在必行。
以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为契机,让学生对古诗词学习有一个新的认识。由于该节目是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的,这就给观众带来了熟悉感和亲切感,且观众在参与答题的过程中也能得到一定的成就感。鉴于此,学校也可以采用活动的形式以吸引学生参加。以往,我校也举办过诗词类的活动,只不过是采用传统的填空、选择、问答的方式。每年举行一届。自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播出后,同年5月,我校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语文教研组也再次策划考查古诗词的节目,其中有一项就是采用了诗词大会中利用指定的九宫格或十二宫格的内容组合出一句五言或七言古诗词的形式。今后,我们学校可以每学期都开展更多形式的活动,力求让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活动当中,例如,举办诗词朗诵/吟诵比赛、诗词抄写书法比赛、诗词背诵比赛、诗词知识竞赛等。甚至,趁着这一股学习古诗词的热潮,我们的中小学乃至中职学校,也可以学习开展日本中小学至今流行的一种诗词竞赛游戏——“小仓百人一首”(具体见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中《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一文)。不管采取何种形式,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其对古诗词学习的重视就可以。
古诗词文化教育还是要回归课堂,这就涉及教材的选择问题。以高教版中职语文课本为例,这版教材当中,唐诗宋词的内容完全没有编入,只是在第六单元当中的古诗文阅读中选入了《诗经》、《论语》、《荀子》等极少部分内容。当然,《诗经》是中华诗词文化乃至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节选其中的内容,能作为引子把诗词文化更多地引入课堂。但是,纵观我国古诗词文化的发展历程,最优秀的诗词必定是在唐诗宋词当中,所以,这版语文教材没有选入,不能不说是诗词文化在传播上的一个缺失,且对语文老师以及热爱生活、热爱诗词的学子来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惜、一种遗憾。同时,这反映了该版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滞后性。为此,在中职语文教材选择上,很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考虑到我校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近年来大力提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氛围,我校语文教研组正酝酿着自编一套语文校本教材,这当中涉及到古诗词教学的其中一个设想就是真正编入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尤其是要从唐诗宋词当中选,以填补高教版语文教材在这一方面的空白,而且,拟选入的诗词作品是契合爱国、孝亲、励志等主题的,例如爱国的诗词可选入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孝亲的诗词可选入李商隐的《送母回乡》等;励志的诗词可选入李贺的《南园十三首》(男儿何不带吴钩)……这就让古诗词的学习具有了现实性意义。
古典诗词的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但以往学校及老师对此的重视程度应是不够的。《中国诗词大会》“火了”,这对语文老师及广大诗词爱好学子来说是一件好事。语文老师将一改以往教授古诗词看考试指挥棒行事以及应学生要求帮忙应付考试这样的尴尬局面。往后,语文老师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将会显得有底气和热情。“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给老师更多课堂发挥的空间,相信古诗词文化的传播将会有更深远的意义。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日益加快发展的社会中,在越来越浮躁的社会心态下,古诗词的鉴赏学习尤其显得重要。学校教育在学生心中播下的是诗意的种子,培养的是学生高洁的灵魂,将来学生收获的将是诗意的人生,推及开来,影响的将是整个民族的气质和精神。让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继续传承和传播祖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更多的文化自信。
陈燕明,女,年龄:32,2008年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2月至今担任语文教师。职称:语文助理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