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勋 冯刘克 崔鹏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河南元素功不可没
□徐建勋 冯刘克 崔鹏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我国流传已久,深入人心。“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河南有两个地方——登封和内乡,为申报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二十四节气”中的这些河南元素,都发挥了哪些作用。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周公庙内,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它是中国古代测算历法的主要天文建筑,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的文物史证。尽管黄河中游的几个省份都有与 “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风俗和文物,但登封观星台的核心作用是无可撼动的。
登封观星台,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筑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其作用是:昼测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通过在观星台上进行实地观测,郭守敬掌握了地球运转的规律,并准确地测出“二十四节气”,特别是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准确时间,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编制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观星台的南边有周公祠。祠前立有石圭表,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建立的,上书有“周公测景台”五字。《周礼》记载此处为“地中”。相传西周时期,周公所建的“测影台”就在此地。历法的出现,是一个国家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历法,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数千年,它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在我国,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谚语比比皆是。比如,关于冬至时节的谚语,就有“冬至疙瘩夏至面”“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馄饨夏至面”等不同说法。一般地讲,夏至时节,新麦已经收割,“夏至面”有尝新鲜的意思。而“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白天就开始变短了。红薯是登封的特产之一,有句民谚叫“寒露过,出红薯”,专指收获红薯的最佳时节。红薯长成时,甜度也就达到了高点。“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影响巨大。2006年,农业部将其申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文化部启动“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凸显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外,还要有面的影响和点的体现。作为“天地之中”的登封,承载着厚重的基本信息,理所当然地进入了参与申遗工作的专家们的视野。
“二十四节气”申遗正式启动,登封于2014年承担了“二十四节气”相关申报文本的撰写工作。为了落实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登封市文化馆邀请了当地文化名人吕红军、常松木、宫松涛等进行座谈协商,梳理撰写思路和内容,最后确定由常松木执笔撰写。在文本撰写期间,经过多次论证、修改,最终达到了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求。
2014年冬天,文化部邀请中央电视台到登封拍摄申遗专题片。在一周的时间内,摄制组以登封告成镇为中心,拍摄了许多实景,如观星台、小学生背二十四节气歌、出红薯、村民的厨房里供奉着灶王爷(画像)等。按申遗要求,申遗专题片必须在2015年3月报送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于受季节和拍摄时间的限制,体现民俗活动的“夏至日测日影”无法拍摄到。为了弥补不足,摄制组准备结合当地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拍摄大冶镇垌头村村民的千人饺子宴,以展现“二十四节气”对百姓生活的影响。2014年冬至前夕,中央电视台摄制组第二次来到登封,拍摄到了场面壮观、民俗风味浓郁的千人饺子宴。
经过近两年的等待,申遗成功的喜讯终于传来,举国振奋,登封欢庆。作为此项工作的经历者和参与者,闫松涛说:“我倍感荣幸。”又感慨地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西方文化的冲击,‘二十四节气’的民俗活动日益减少,相关歌谣、谚语也为人们所渐渐淡忘,‘二十四节气’出现了边缘化危机。申遗成功再次唤起人们的关注,对传承其文化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2日,在内乡县衙大堂东山墙外,一群游客正好奇地围着一个石头雕刻的“迎春池”,询问导游其功用。这个貌似普通的石槽,与“二十四节气”不无关联,它是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文物史证。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古语说“阳气送冬走,春打六九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中国古代历法中,立春叫作打春,是标志着一年中农耕开始的节日,也包含着一系列的祭祀礼仪活动,而牛是我国古代主要的耕作牲畜,所以在旧时的立春日,有“鞭春”的习俗。“打春牛”便是知县在每年立春时,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的政务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打春牛”,不仅是历史,更是传承。内乡县衙的“打春牛”活动由来已久,现存有清代嘉庆年间制作的石质 “迎春鞭”“春凳”等文物。同时,内乡县衙博物馆里有明清两代的关于迎春开支的史料。为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内乡县衙博物馆根据史料记载,恢复了“打春牛”这一活动,每年立春时,都要举行大规模的“打春牛”活动。内乡县衙“打春牛”已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配合“二十四节气”申遗,内乡县衙博物馆积极行动,深入挖掘,查阅大量史料,走访多名专家、学者和老人,编纂出版了专著 《内乡县衙与打春牛》,全面、详细地介绍了这一礼俗的起源、演变、史话等。同时,在内乡县衙博物馆内开设了专题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春牛展”,分设两个展厅,以图文展板、雕塑、实物、电子触摸屏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广大游客展示“打春牛”这一具有特色的传统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邀请专家、导演精心策划设计,编写节目剧本,反复打磨修改,认真挑选演员,悉心制作道具,组织、排演了大型实景表演《打春牛》,将这一沉淀了两千余年的节日传统文化生动、真实地再现于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录制了光盘作为申遗的资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罗微说:“‘非遗’与‘自然遗产’最大的不同是它的主体是人。因此在涉及许多基本信息时,不仅有专家参与,还会同登封市文化馆、内乡县衙博物馆、湖南省安仁县文化馆等十社区工作人员整理了大量资料。”可见,“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河南元素功不可没。
(作者单位 河南日报社 登封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秦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