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2017-12-25 07:45:02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助学诚信贷款

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文/雷小亚,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准则。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却发现当前大学生在学习学术、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就业求职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诚信社会管理体系。

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

大学生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学做真人,诚信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用积极、理性的心态分析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并从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这一层面出发,深入探讨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可行之道,必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大学生诚信问题分析

1.1 学习学术中存在着诚信缺失

调查显示,学生在学习学术领域中的不诚信问题令人担忧。当问及“你身边的广大学生是我国道德素质相对较高的人群,你认为他们(包括你自己)的整体诚信和信用健康状况如何”时,49%的同学认为“一般”,18%的同学认为“令人担忧”,再加上14%的同学认为“因对象而异”,可以看出,81%的同学亲身感到自己周围的人群诚信素质不高。还有一题针对当代大学生作弊的调查显示,有近46%的学生认为,抄袭作业、杜撰论文、考试作弊是校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更有甚者,许多学生竟然在考试时会雇用“枪手”上场。考试作弊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从原来的偷看书本、传递纸条、交头接耳等“落后”手段已经发展到使用传呼机、手机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以至出现了有的高校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公正、公平的考试原则”、“将出现作弊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竟然动用300名保安来作为监考官。

1.2 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诚信缺失

高校校园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参与,但是,调查显示:这里面也存在着许多诚信缺失的现象。诸如在班干部、党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的竞选过程中,请客送礼拉选票、游说老师获得信任和支持等一系列不该有的现象在高校中却很普遍。这样,本来深受大学生欢迎和喜爱的社团活动,由于这些与公平、公正原则完全相悖的诚信缺失,极大地挫伤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甚至许多同学因此而对于学校正当的社团活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冷漠乃至抵制,影响了学校各项学生活动的正常开展。

1.3 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诚信缺失

大学生在经济生活的诚信缺失现象,充分表现在助学贷款上。为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开始推行助学贷款制度,由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给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是此项活动却遭遇了“信用的瓶颈”。调查显示:在实践中,一些家庭并不贫困的大学生看到助学贷款手续简单,政策优惠,伪造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将贷款用于父母炒卖股票和经营活动。在还款这一环节中所体现出的失信问题更是让提供贷款的银行大呼艰难,一些受惠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时缴还助学贷款利息及本金,还有一些受惠的大学生恶意逃款意向非常明显,向贷款银行提供虚假的工作单位和通讯地址,或者干脆不向学校和贷款银行提供工作单位、通信地址等。尽管在问卷中有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拖欠国家贷款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但据来自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消息,目前北京工行其他个人消费贷款群体中不还钱的比例远远低于千分之一,而大学毕业生的欠款率高达百分之十。

2 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策略

2.1 持续开展诚信教育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改变以往以教育论教育,以道德谈道德的空洞说教的教育观念。应改变以往过分注重德育课程以分数论英雄,淡化德育课程,把德育变成一门普通的文化课的思想倾向,应把教育视点从原来的关注道德规范本身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着眼于人才的成长,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入人文精神,使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2.2 努力营造诚信氛围

创建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关键在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并敢于将不诚信的行为公开化,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使恪守诚信者受到舆论的肯定、宣传,让不守信用者受到舆论的谴责、批判。在这样一种舆论力量的作用下,大学生的诚信自然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约束,并规范着他们的行为。高校各单位、各部门要妥善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教职员工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接受社会和大学生的监督,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大学生;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生干部评定评选等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将诚信作为学校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诚信教育大环境,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2.3 建立健全大学生评价体系

建立全社会的诚信机制是客观要求,所以作为“社会风气引领者”的高校应建立网络化的立体诚信教育和评价体系,不断寻找新的教育载体,拓展工作空间。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引入现代网络工具,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共同渗透,搭建网络化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平台是大势所趋,也是工作的需要。应从建立以“记录为主、评价为辅”的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入手,把通过对个人诚信,如身份证、户籍、家庭背景、居住地、基本经历、学习成绩、各类素质表现、助学贷款、曾获得荣誉和处分、特别记录、就业情况等记入学生诚信档案,并以此与各类评奖评优、就业等挂钩,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3 结语

总的来说,诚信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既有大学生自身因素,也有社会环境、教育、制度等外部因素.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约束、监督、评价机制。

[1]沈晓艳.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重构与机制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6):45-49.

[2]吴善添.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反思与制度重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3):86-87.

[3]周昕.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6(48).

猜你喜欢
助学诚信贷款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08
还贷款
读写算(上)(2016年11期)2016-02-27 08:45:29
关爱·帮扶·助学
中国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8
为助学一诺千金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