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实效提升思路初探
文/常江,河南义马煤矿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开始走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模式。尤其是近年来电子商务、无线互联时代的发展,更是使得计算机及其附属的软件开发等专业技能在社会上有了更加广泛的需求。而作为一种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学科和附属产品,如何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让教授学生的知识不落后于时代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且能够确保学生在走上就业岗位后,能够以所学知识为基础,不断实现自我发展,成为了摆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相关教师面前一个严峻的问题。笔者以培养创新型计算机基础人才为例,借本文表述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实效提升思路的观点。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思路及方法
和谐的教学气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不难发现,教学气氛和谐的课堂上,师生之间配合默契,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活动开展顺利,教学效率高;反之,当教学气氛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课堂教学显得僵硬、死板。教师教得不顺心,学生学得不开心,师生之间的关系都非常被动,导致教学事倍功半。创建和谐的教学气氛,师生关系是关键。
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是从初中考上来的,年龄还比较小,正处于青春年少的阶段,自我意识较强,思维活跃,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教师严厉的教育和批评,让学生的叛逆心理加重,从心底不接受教师的说法。甚至于对所有教师缺乏基本的好感,看似在学习上满不在乎,实际上自尊心极强,非常好面子。很难想象,对一个不喜欢的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能接受多少。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如何才能被他们接受,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只有把师生关系处理好了,师生之间友好相处,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沟通,才能达到教学相长,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对学生行使各项管理、提高学生素质,其任务最终还要落在教师身上。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学生实施各项管理及素质教育的好坏。因此,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内涵发展的关键。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岗爱业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高级人才。
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为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未来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等都意味着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不再局限于学校进行学习,也不再仅仅通过教师和书本,而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来获得知识。这也意味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而教师的地位变为向导。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师不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去开发学生的智能,而且要更多地致力于发现和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以及激励并促进学生在道德、情感、判断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理论的升华,两者密不可分。作为中职学校教师,理论和实践应当一起抓。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就应当让他去实践,检验自己的能力。教师们都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课上听得如坠云雾,可一上机,就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例如,在上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讲到“首字下沉”、“设置页眉页脚”等操作时,学生听得是目瞪口呆,但在上机操作时,学生觉得豁然开朗,足见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计算机是注重实践的学科,必须要理论联系实践,才能学以致用。笔者认为,教师要合理安排理论和上机的比例,在讲完书本知识后,让学生多上机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机房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施。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在机房上机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大多数学生都坐在教室听教师讲课,甚至有时机房空着没有人用,教室上课倒是安排得满满的。我们在教改中也应当考虑到这一点,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机房,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改善机房环境,更新软硬件设施。在实训教学中,只要学生不是恶意破坏计算机,我们就应当放手让他们去实践操作,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既方便了教与学的开展,又改善了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室给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单一的课本理论讲解,学生看到的是抽象的文字,属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而多媒体把书本的文字迁移到画面上,学生一目了然就能理解。
多媒体汇集了图像、视频、文字、动画等各种功能,集中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的过程,思维清晰,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相关的课件,通过感性的材料,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
教师课上使用的教学方法应当符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要发挥促进学生顺利高效掌握所授内容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科不同,学生水平不同,知识的形状也不同,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了解不多,学习不够主动积极时,教师要善于提出有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教师要通过一定方式引导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有些问题学生难以理解,要采取通俗形象的语言进行类比分析,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为学生理解知识创造必要的条件。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合作讨论,大家针对某些计算机技能发表意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互相交流分享思想,探索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总体来说,一节课不能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而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之路,进而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也只有不断确保教学实效,才能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后,适应工作环境,将所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