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机场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研究

2017-12-25 07:45:02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交通管制空中交通滨海

天津滨海机场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研究

文/李新姝,民航天津空管分局

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使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根本是空中飞行的安全。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是空中飞行安全的基本保障。本文通过了解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监视技术的分类和特点,来解析天津滨海机场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发展前景。

天津滨海机场;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

1 引言

在我国的交通管制中,空中交通比陆地交通的管制难度较大,陆地交通可设制固定的点及人员来进行交通管制,而空中交通无法做到这一点,需借助于高科技技术,即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 ,以此来解决空中飞行所存在的安全风险。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可掌握飞机飞行器的运行状况、飞行线路、当前飞行的所处位置及周边的环境等。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由多个操作系统组成,监视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能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经济收益。

2 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发展历程

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个阶段的空中交通监视技术采用的是无线电台技术,利用无线电台技术来监视飞机的飞行器,它以飞行员的自主判断为主。飞行员利用固定的参照物来判断飞机飞行的具体位置及飞机运行的相关情况,并将掌握到的情况反馈给地面管理中心。运用无线电台技术来对空中交通管制进行监视,其劣势是信息准确度较低,完全依赖于飞行员的个人判断;飞行安全系数低,因飞行员既要操控飞机的飞行,同时还要兼顾飞机的运行情况来报告给地面中心。

第二个阶段的空中交通监视技术采用的是雷达技术,雷达技术相继出现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雷达技术,这说明我国空中交通监视技术在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利用雷达技术来监视飞机的运行的相关情况,它是将飞行器本身自有设备与技术进行相应的连接,通过输入、输出的数据信息来监控飞行器的运行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空中交通管制监视工作的准确性及效率性,同时,也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飞机飞行安全系数。

第三个阶段的空中交通监视技术采用的是卫星定位技术,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来监视飞机的飞行器,它的监视方式是根据信息的双向交流来判断的,它可对飞机飞行的数据信息自动进行收集并及时反馈给地面中心,地面中心可对飞行器的运行进行全程的监测,更大程度地提高了空中交通管制的监视效率。卫星定位技术的出现打破了空中交通管制的传统监视技术,促进了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3 天津滨海机场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分类

交通监视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掌握飞机的飞行状况及意图,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性。空中交通监视技术分为3大类,即独立监视、协同监视和相关监视。

(1)独立监视:它是由监视者独立监视被监视者的相关情况,对飞机的具体置及运行情况进行独立监视,不需要被监视者的相关配合。它分为一次雷达和多基地雷达体制。

(2)协同监视:它需要监视者和被监视者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监视工作,即对飞机的具体位置及运行情况进行协同监视。它分为S模式雷达、A/C模式雷达和多基站测量定位系统。

(3)相关监视:它需要被监视者主动给监视者报告飞机的具体位置及运行情况,使监视者掌握飞机飞行的相关情况来进行监视。它分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和合约式自动相关监视。

以上三种类型的监视技术中,独立监视满足了协同监视和相关监视的所有条件,协同监视主要针对于合作目标的监视,相关监视的劣势是过于依赖目标的本身。

4 天津滨海机场空中交通监视技术的特点

(1)独立监视

独立监视适用于引导、监控及警戒等方面,而独立监视中最早出现的是以目力观测为监视方式。目前,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中的独立监视采用较多的是一次监视雷达(PSR)技术,它是通过目标对其发射,以无线电信号的反射来确定监视目标的相对距离,通过天线的波束指向来对目标的方位、位置进行探测和确定。独立监视最早出现的体制是一次监视雷达体制,它常用于对终端区域及航路区域的交通监视。

独立监视中的多基地雷达体制,它是通过飞机对电磁波的多向反射,来对飞机飞行器进行探测和定位,多基地雷达技术可对隐身飞机进行监视,同时还可对非合作的目标进行监视,对航空器的恶意违规具有防范作用,因此,它常用于空中重点区域的监视和保护。

(2)协同监视

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中的协同监视最常用的则是二次雷达,雷达是根据天线波动来对传达的信号进行接受,并将信号传送给地面管理中心,由地面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信息进行分析来确定飞机飞行器的运行情况及具体位置。协同监视还包括 A/C模式雷达和S模式雷达,这两种模式雷达是通过飞行器本身自带的设备来自行的监测飞行器的相关情况,因此,它们可达到立体的监视效果。A/C模式雷达和S模式雷达常用的范围是终端区域和航道区域。协同监视新出现了一种多基地站测量系统,它具备高精度的协同监视,是一种先进的监视系统,可对机场的环境及终端区域进行精密的监视,它在空中交通管制中被广泛运用。

(3)相关监视

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中的相关监视需要由人工来进行操作,它是一种非自动化的监视技术,它主要依靠于飞行员对飞机飞行器的运行情况及周边环境、具体位置来进行自主判断,从而将收集到的相关信息通过无线电的方式反馈到地面中心,由地面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对飞机飞行器的相关情况进行监视。相关监视依靠于人工的监测,对监测信息的准确度及效率性无法保障。我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空中交通管制的监视系统进行了数字化,这全面提高了天津滨海机场空中交通管制效率及监视能力。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天津滨海机场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进行研究,从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发展历程、监视技术的分类,即独立监视、协同监视和相关监视进行分析,并根据3类监视技术来分析其特点,来解析天津滨海机场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相关情况,望进一步推动空中交通管制监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王霞, 孙石磊, WANGXia,等.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危险感知差异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 34(12):22-26.

[2]赵嶷飞, 徐永祥, 王红勇. 基于航迹误差的空中交通冲突风险计算方法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 16(3):16-19.

猜你喜欢
交通管制空中交通滨海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科学家(2022年4期)2022-05-10 03:47:14
优化空中交通管制容量评价指标的思考研究
滨海白首乌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28
滨海顶层公寓
现代装饰(2019年12期)2020-01-19 02:59:16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0:56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环球飞行(2018年7期)2018-06-27 07:25:54
空中交通防撞系统(TCAS Ⅱ)的排故与维护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太空探索(2015年2期)2015-07-12 11:28:16
基于新型移动式VMS的应急交通管制方案
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22期)2014-02-27 14: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