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银,范玉豪,姚 玲
大学生个人理财的制约因素与创新式路径探讨
陈 银,范玉豪,姚 玲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的金钱观、消费观、理财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及所处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形成特有的消费行为、消费文化和消费特点。大学时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投资理财的黄金时期,养成理财的习惯,有利于大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合理分配可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实现资金的保值和增值。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消费特征,加强大学生的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对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科学的理财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个人理财的概念开始分析,到现如今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和特点,提出影响大学生个人理财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创新式路径。
消费;理财;制约因素;创新式路径
个人理财,是指在对个人的资产、负债、收益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风险的偏好和承受能力,结合预期目标并利用类似于证券、储蓄、收藏、外汇、保险、住房投资等多种手段进行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合理、有效地安排资金,从而在风险承受范围内实现资产增值最大化的过程。然而现代化的个人理财,不同于单纯意义上的储蓄或投资,它不仅包括财富的积累,而且还囊括了对于财富的安排和保障。财富保障的核心在于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也就是当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发生了意外,或者个人所处的经济环境出现了重大不利变化,例如发生汇率大幅降低和恶性通货膨胀等问题时,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冲击。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的人生阶段经历着不同的理财发展水平。定义父母给的生活费与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学金、补助为客观资金,定义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收入为主观资金,大学生个人理财指的是大学生对主客观资金的合理高效利用以及实现其增值的过程。大学生个人理财具有主体特殊化、客体丰富化、资金来源单一化、趋势上升化等特点。
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消费受限,导致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意识和消费价值加以判断。自控力缺乏、受媒体的过度宣传和从众心理导致冲动消费和随机消费,这也加剧了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大学生的超前消费现象严重,为了追求名牌导致许多大学生经常入不敷出,消费支出远远大于生活来源。
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以及同质化产品的存在使得消费者难以抉择,不能以产品包装的外表来判断产品的质量,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比较倾向于自己对产品的真实体验,如果产品使用效果好,他们会考虑一直长期使用,保持对该产品的虔诚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网上购物越来越方便,大学生每个月用来花在网上购物的钱越来越多,而且在朋友交际方面的开销也日益增多,相比之下,大学生在学习上花费的支出却很少,因为在大学好多学生对学习有所松懈,没有高中学习积极性高。
在校大学生花钱基本没有什么明确的计划,不会记下每一笔钱的去处,也不会在意每个月花了多少钱,花钱没有节制,导致每个月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
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父母每个月给的生活费,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子女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强,而且父母害怕孩子在外吃苦,通常生活费会给很多,而且大多数学生一般很少考虑更多的融资渠道,因此对个人理财方面也不是很关注。
由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消费水平不同,所以每个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的支出有高有低,家庭富裕的同学每个月的生活费会有很多,他的花销支出也相对较大;而家庭收入不是很高的同学,每个月的生活费很少,所以他会有计划地进行消费,因此这两种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差距会很大。
中国在校大学生理财意识浅薄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理财意识。他们把资金主要用在缴纳学费和生活开销上,花钱没有什么计划,甚至奢侈浪费,很少合理利用自己的可支配资金。二是在理财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有的学生认为理财就是买股票,买彩票,然后获得收益,有的同学认为理财就是省钱,钱省的越多就证明你越会理财,还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没有理财的必要,理财应该是有钱人该考虑的事情。
学生在开学或月初时,要么将钱以活期的形式存入银行,投资渠道比较狭窄;要么投资类似于股票这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能很好地掌控风险,如果行情不好或者经验不足,容易血本无归。
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照顾不好自己,鼓励孩子大胆消费,加上他们认为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只要考上好的大学,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容易使孩子们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些不良的西方文化也流入中国,鼓吹自由,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使得当代大学生在理财目的上呈现庸俗和功利主义。
现在许多高校虽然会开设关于理财的课程,但开设后同学们的反馈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在教材的选择上比较随意,没有切合学生实际进行选择。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习惯,鼓励孩子理财,培养责任感,使他们知道父母的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让他们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只有正确理财意识的存在,才能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在如今这个竞争力日趋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要想让自己能够生存下来,理财能力必不可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下去,自觉抵制不良的消费风气影响,克服攀比心理,理性消费。不要随大流,盲目消费。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增强理财意识。
各大高校应该开设理财课程,普及有关理财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了解基本的理财信息,而不是单纯地只从字面含义出发,只局限于狭隘的理解。另外大学生应该做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是只是上课听课,而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学习有关理财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
这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条有用的理财定律。当我们通过兼职打工挣到钱,会更加珍惜每一分钱的利用价值,会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将每个月的花费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能省则省,当省则省。
不要把鸡蛋全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大学生基本上没有收入来源,要想自己手里的资金升值,就不能将资金只放在银行活期存款中,或者将钱全拿来炒股,而是应该通过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在考虑风险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投资,促进投资渠道多元化。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校经常开展一些理财性的活动,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参加,积极寻找与自己兴趣差不多的小伙伴,一起探讨。另外,学校图书馆是我们充分获取免费资源的场所,里面有好多关于理财方面的信息,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利用。
大学生“裸贷”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显示出部分大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不良消费习惯,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大学生个人理财意识的浅薄与能力的低下。个人理财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体现个人素质的一个衡量指标,同时也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生活能力。如何选择和利用理财方面的知识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大学时期的理财经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拓宽眼界,为他们在今后生活工作中奠定基础。参考众多文献,发现大学生的理财还存在许多盲区和误区,一方面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资金没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计划。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高效利用资金,实现大学期间有限资金的增值保值。
[1]杨小波.在校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0,(17).
[2]罗丽榕.加强大学生的个人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1).
[3]司俊.大学生理财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0).
F832
A
1008-4428(2017)09-110-02
陈银,女,安徽安庆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
范玉豪,男,河南新乡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姚玲,女,湖北武汉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