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艳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进街道东田社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与感悟
文/牛艳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前进街道东田社区
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中级社工师。我所在的社区是个大社区,社区工作纷繁复杂,居家养老服务一直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多年的社区工作中,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居家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在为这些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服务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有很深的感悟。
2011年10月,我去中研宿舍走访,当我敲开居民周文的家房门时,眼前的情景把我给惊呆了。居民周文精神疲惫的站在门口,全身都在发抖,周文的身后有个轮椅,上面坐着的是周文患脑血栓病的哥哥(哥哥生活不能自理),周文的脚下堆放着几条棉被,棉被上、地上,大小便到处都是.....周文家有四口人(周文、患糖尿病的妻子、一个儿子和一个精神病女儿),他们四口人没有住房,和患病的哥哥住在 一起,由周文照顾哥哥的生活起居。五个人的生活来源是周文哥哥每月三千一百多元的退休金和周文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周文的女儿20岁,原来在长春的一所职业中学读书,因与同学发生矛盾,导致精神失常,最近女儿病情加重,离家几天了,一家人到处找也没有找到。几天来,一家人没睡过一宿安稳觉,刚刚周文是出去找女儿,他的哥哥一个人在家,结果把大小便弄得到处都是。我问周文,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情况反映给社区呢?他回答我说,我怕人笑话呀,挺到啥时候算啥时候吧!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个男人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回到社区后,我把周文家的情况向社区书记作了汇报,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帮助周文寻找女儿(第二天,在辖区内一间空房子里面找到),同时社区书记又把情况反映给街道领导,街道领导和我们一起带着慰问品和慰问金看望了周文一家,我们又整合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资源和晚祥宁敬老院的护理资源为周文的哥哥提供医疗和护理方面的服务。2012年,我帮助周文一家办理了低保,帮助他的女儿办理了残疾证,并把她的女儿送到长春市樱花街的一家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现在,周文一家的生活基本稳定,周文也能安心照顾哥哥了。
2014年8月,下半年的退休认证工作开始了,辖区居民李大娘来社区进行退休认证,当时是指纹认证,李大娘试了好几次都没有认证成功,工作人员找来水,让大娘用手指沾水再做认证,还是不行,工作人员仔细看看大娘的双手,才发现大娘两只手的指纹已经磨没了。经工作人员的再三询问,李大娘才含着眼泪跟我们讲起了15年来自己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的经过。李大伯和李大娘都是80岁高龄的老人,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都不在本市,一直是李大娘一个人照顾李大伯,平时家里的吃喝拉撒等都靠李大娘一个人,由于李大伯瘫痪,神志不清,丧失语言能力,李大娘每天都是不停地洗,不停地做家务,因此,把手指的指纹都磨没了。他们两个人每月的退休金加起来 5000多元,两个孩子还给家里寄些钱贴补家用。李大娘说,家里不缺吃不少穿的,就是感觉自己一个人照顾李大爷有些力不从心,太累了,一天到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担心将来李大爷没有人照顾。
当时,我就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李大娘,告诉她,有事一定打电话,接下来我和社区的网格员定期到大娘家陪她聊天,联系社区卫生院,为二老提供医疗服务,教大娘用手机和儿女视频聊天,整合社区志愿服务资源为大娘提供替代性服务。
另外,我们东田社区的部分社工师,还自发地研究过辖区内富苑华城小区的居家养老问题。基于本小区养老资源情况和国家关于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以及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了一个本小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富苑华城》小区具备老年人居住的家庭环境和设备。居家养老,家是基础。人(人力条件)是关键。可以借助培训方法培训养老护理员解决家庭养老的人力资源问题。 本模式采取“六助”养老服务体系,助餐、助购、助浴、助洁、助医、助行,专人专项服务到位,能切实实现居家养老。
《东田社区富苑华城居家养老中心》(中心)系民办公助,社会捐赠资金,恪守民间性、公益性、非盈利性原则。《中心》办公室设在小区业主委员会办公室内,专业办公, 每栋每单元(一期每单元30户业主),原公用客厅“后区”(约40平)作为《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专职承担六项六助服务,日常工作由三个养老护理员分担,月薪3000元,奖金除外。 《中心》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均高于传统的保姆式的居家养老模式,《中心》养老薪酬成本(每户)仅为2000元,远低于一般养老机构的养老总成本40 00元(单人间房费、生活费之和)。
东田社区《富苑华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出意在创新《居家养老》新模式——群集式居家养老模式。这不同于传统的保姆(儿女)居家养老模式,有利于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服务成本低、质量好、养老服务水平高。
下面是我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1、居家养老,钱、人、养老场所、管理、医疗是主要问题,要根据养老服务对象及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评估,精准服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提供精准评估和精准服务的主要承担着,他们能够解决居家养老服务的效率问题,能达到满意的服务效果。
2、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目前,社会工作人才的缺口大,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能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培训来解决,只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读不出社工实务来的,要由我们的高校老师、有经验的督导结合社工实务对现有的社工师进行培训,将现有的社工师培养成培训师、专业督导,进行人才复制,再由培养出来的培训师和督导继续对各类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这些护理人员成为专业的护理员,形成梯队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目前社区居家养老的迫切需求。
3、在面对我们的服务对象的时候,情绪疏导要放在前,同时注意整合多方资源。
4、要在激发内动力上下功夫。单纯的、粗放式的、满灌式的帮扶和给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容易形成等、靠、要的观念,要从理念上强调助人自助,助人自助再助人,形成良性循环。
5、心理契约很重要,人文素质更重要。
6、要将国学智慧内化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价值观,外化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方法,更好地解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