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7-12-24 08:09:31张鑫磊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旅行社实训院校

文/张鑫磊,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文/张鑫磊,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在我国旅游行业快速崛起的趋势下,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需求数量也逐步增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却越发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旅游高素质人才培养数量大大降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实践教学的缺失,实践教学是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中关键的一环,本文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详细探讨,旨在处理高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拓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新思路。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旅游成为大众喜爱的出行活动项目,带动我国旅游行业蒸蒸向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严谨,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高职院校管理专业的办学应该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已实现学生就业为教学目的,创新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标准的综合性人才。

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1 实践教学资金缺乏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训场地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决定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但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只注重相关科研教育的研究,对实践教学设置没有充分认知,导致时间教学资金缺乏,影响实践教学的教学效率。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场地设施陈旧,实训功能单一,使用率不高。在资金的局限下,大多学校尚未建立合格的校内实训场地,这也是国内各大高职院校的问题之一

1.2 课程教学与实际脱轨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输送基地,由于自身一直秉承的重理念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以致产生教学理念和人才就业市场脱轨,实践教学形式与实际不符,管理人才培养目的无章法,学生学校学习内容脱离现实等问题。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始终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鲜少有机会接触旅游相关行业或人员,职业技能和工作水平一直都停留在学习理论层面,未得到过真实旅游环境的熏陶,在这一点上我国落后于同水平发达国家[1]。

1.3 校外实践活动校企各方协商不当

当前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体验活动一般设置在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在这个学期学生本身承担许多诸如升学、就业、论文等压力。实践导师在学生、学校、旅行社的复杂利益关系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学生方面希望导师能帮他们减轻工作熟练、降低各方压力;旅行社方面希望导师能安抚住学生的情绪,不要干涉旅行社的正常工作流程和制度;学校则希望导师能充分教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熟练运用,顺利达成课外实践活动任务。有些高职院校因为缺乏足够的师资数量和实践资金等原因,无法安排专门的实践导师进行全程指导,只是对一些突发问题进行有限指导,这就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例如学生不熟悉旅行社工作环境而心情抑郁无人倾诉,与实践旅行社、学校之间无法有效沟通问题并进行解决,还有一些学生会逃避实践活动,找人替代或提早结束实践活动,最终造成学校和实践活动基地的关系恶劣以及学生管理上的缺失。

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策略

2.1 建立实践资金引入机制以完善校训场地

虽然当前有许多高职院校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没有建立起自己完备的校内实训场地,但大多的高职院校内其实都有校内招待室,这些招待室由于年代久远,修建时间长,设施配备都颇为老旧,通常只对外开放营业,但管理经营权在校方手中。只要将这些招待室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更新改造一番,使其在场景内核上符合旅行社配备,并面对校外营业,就可以完美的充当校内实训场地。然后再对实训场地的相应设施进行采买翻新,构建出惟妙惟肖的旅行社场地情景,由教师带领进行岗位模拟教学,组织学生融入其中,参与各岗位的角色扮演,从而使岗位内涵深入记忆,便于理解运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开展都需要基金的支持,只要摆正观念确保实践教学的场地到位,自然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2]。

2.2 以实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教学体系

就当前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问题来看,要及时调整人才培训规划方案,确立以实际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能力知识水平为辅助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建设课程模块。许多发达国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知识运用和交流表达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之上。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还停留在培养职业技能理论的层面,改革起来比较困难。所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规划配置应该以学生优秀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培养为首要前提,根据实际市场需要,以基本职业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为中心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指导。

2.3 完善校企合作体系以提供良好校外实践场地

一方面,可以构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设置合理的管理合作机制。可以以当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为中心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吸引一些旅游职业高校和愿意进行教学合作的旅游酒店企业,给他们提供合作平等、交流通畅的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与合作企业单位签订相关实践合作协议,划分各方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合理的学生实践规划。使教学方针能同时兼顾企业和学生的双方需求,达成两者间的微妙平衡。各个时间段安排不同实习时间的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保持校企间良好关系的同时,使学生拥有较为轻松的实践环境,既提高了职业技能,又减轻了毕业压力[3]。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是为了实现向企业和政府输送综合能力优秀的创新性人才的目标而进行的,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其中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革策略,旨在为后来相关教学改革人员提供参考,共同推进高校特色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创新发展。

[1]罗楠.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绿色科技,2017.

[2]林飘华.浅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 017.

[3]张立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张鑫磊(1982—)重庆长寿人,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单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红色旅游)、酒店管理。

猜你喜欢
旅行社实训院校
出国游走错机场 旅行社依法担责
公民与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34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旅行社人才开发机制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旅行社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12期)2016-05-17 05:10:43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旅行社的选择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