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聪贤,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文/和聪贤,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十三五”时期的到来,中共十九大的展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不能够激励学生提高对国际贸易课程的学习兴趣。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对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教学方法
引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网络日益密切,为了适应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都对国际贸易课程添加实训内容,增强学生在贸易往来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方面的竞争力,为国际贸易往来提供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
1.1 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高职与高校相比,在吸引优秀教师方面存在着先天弱势,当前实训课程中的教师大都是应届生,缺乏教学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在我国开展仍属于新兴课程范畴,在整个社会的高职院校都缺乏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训的教学经验。一些教师尽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国际贸易的实训课程教学中,仍然无所适从,使得国际贸易实训课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2 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没有专业的实训平台
国际贸易包括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函电往来、商务谈判、合同订立等内容,是包括多个方面的综合性业务。同时,国际贸易还包括着单证制作申请、租船订舱、报关报检、结汇办理、核销等多个环节。因此,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需要依托于综合性的实训平台。但目前高职院校受限于环境,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开展的实训课程主要以单项业务为主,缺乏专业性、综合性实训平台的构建。由于学生在实训中缺乏综合性训练,使得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无法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国际贸易人才。
1.3 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实训方式有待创新
当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案例教学、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到外贸企业进行参观等方式进行。学生的实训通常在互联网中进行虚拟模拟,这些方式的使用尽管有利于学生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提高职业素养,但实训方式过于简单和抽象,在过程中,学生没有进行过实际交流,使得实训过程缺乏真实性。
1.4 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缺乏专业评价机制
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课程,对这一课程的建设还在探索中。学校缺乏对教师实训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教师在对学生实训课程的成绩和表现评估方面也缺乏统一标准。以传统的试卷考试对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的成绩进行评估显然不符合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的实践特征,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专业评价机制对国际贸易实训课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1 建立专业的国际贸易实训课程师资团队
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对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参加实践,增加教师的工作经验,使教师能够在讲课中能够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在企业、事业单位中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才作为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的兼职教师,结合当前行业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前景对学生进行国际贸易课程职业技能的全面指导。高职院校构建专业的国际贸易实训课程师资团队是提高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课程教学成果的基础和关键。
2.2 建设具有综合性的实训平台
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外贸专业特殊性,外贸公司所能够接收的实习学生数量有限,我国的外贸企业数量也十分有限,众多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与外贸企业所需的实习学生数量存在着巨大矛盾。同时,想要建立一个综合性强的实训平台,单一高职院校往往力不从心,缺乏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合作方式建设综合性的实训平台,同时,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设置校企双向信息传输平台,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优秀人才。
2.3 创新实训课程实训方式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过程中,不仅应当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应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的。引入真实的场景模拟实训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场景模拟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4 构建专业的国际贸易实训课程评价机制
国际贸易实训课程不应当以纸面评分作为课程评价的关键,在评价学生表现时,应当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教师根据学生在模拟实训中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实训中所表现出的不足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提高对实训教学的重视,提高实训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中的考核比重,根据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专业评价。
总结:随着就业市场中对国际贸易人才需求逐渐增大,如何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为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优秀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对高职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训课程中,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的国际贸易实训课程师资团队和综合性的实训平台,创新实训课程实训方式,构建专业的国际贸易实训课程评价机制等方式,促进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课程的发展。
[1]张丽莉.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J].新校园(上旬),2016,(07):47-48.
[2]傅利利,袁利华.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综合实训创新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3):288-289.
和聪贤(1990—)女,山西省孝义市人,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