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及进展浅析

2017-12-24 08:09:31何雨欣海南省农村信用社
新商务周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额贷款金融体系小额

文/何雨欣,海南省农村信用社

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及进展浅析

文/何雨欣,海南省农村信用社

普惠金融实为一种公平观念的外在体现,尤其注重对弱势群体、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政策引领下,我国急需构建一个广覆盖、多层次、深领域及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所面临的主要困境,指出了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路径,最后探讨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进展,望能通过此研究,为相关实践分析提供些许参考。

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小额信贷;进展

针对农村金融而言,其除了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构成之外,还是整个现代农村经济的基础核心。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始终是其相对薄弱的环节,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农民贷款难、资金短缺及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情况。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所存在的滞后情况,使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加剧,收入差距增大,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随着普惠金融体系的提出、发展与完善,其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与启示。党的十九大又一次阐明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想真正实现此目标,急需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普惠金融体系,本文对此体系的构建路径及进展作一探讨。

1 我国构建普惠金融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1.1 法律法规与政策环境不健全

当前,我国针对非政府小额信贷领域的监督措施、法律法规、行动指南等,仍然不完善、不健全,在法律层面上未能对小额信贷机构进行准确定位。虽然国家专门针对小额贷款机构,制定了一些政策与文件,但这些文件仅停留基本层面,无法律效力,没有提升到法律层面;央行为了能最大限度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出现,对哪些小额贷款公司进行了明文规定,指出其不可吸收社会公众的存款,因而小额贷款公司也就失去了制度性融资渠道;另外,受法律地位问题的影响,国家所制定的各项金融优惠政策,这些公司也无法享受到,后期资金严重短缺;从监管层面而言,国家对小额贷款机构采取的是非审慎监管,许多地区把此监管任务以转交的方式,给予了当地的县级人民银行,由于基层银行监督措施不完善,且专业人才缺乏,因此,易出现监管盲区。

1.2 金融基础设施与相关服务不完善

首先,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结算体系而言,其普遍存在着结算手段单一、支付手段落后、清算滞后以及结算网点少等问题与不足;其次,在建设信用管理体系方面,速度缓慢,受技术水平不高、存量信息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我国还没有构建完备的关于中小企业与农村个人的征信体系,因此,相关金融机构无法比较全面、深入的掌握企业与农户的实际信用情况。另外,广大农民群众普遍缺乏金融知识,且有着较差的信用意识,金融机构在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手段、措施比较缺乏,使得大量不良贷款出现;再次,针对一个比较成熟的金融体系而言,往往需有大量金融服务为其发展提供支持,而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当中,较少应用网络支持系统、技术支持服务系统等,通常用其为那些稍微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服务,而在专业业务网络、技术咨询服务、评级机构及审计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中介服务缺位情况。

1.3 供给主体有待多元化,公益性小额信贷未被重视

普惠金融有着广阔的需求主体,如创业者、农民、城市中低收入者、中小企业及贫困人群等,由于在需求主体方面呈多样化,这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供给主体也以多样化而呈现。从本质上来讲,我国的普惠金融体系构建,主要是建立一个全面化、多层次及多广度的小额信贷供给体系,通过此体系的构建,然后根据发展需要,逐渐过渡到微型金融阶段,最终跨越至普惠金融阶段。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为我国小额贷款的供给主体,因而使得我国的小额信贷的供给机构以多元化而呈现,另外,在供给渠道上则呈现多样化,但在担保、抵押等领域,却较少参与,城镇、农村地区的低收入群体,仍然缺乏金融供给,当前资金难以满足各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运转需要。针对福利小额信贷而言,其对弱势群体有着比较清晰的优惠扶持内容,但此种模式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扶贫贴息、政府财政资金等,因政府支出效率低,且成本高,因而容易发生诸如寻租行为等不足,所以,此种模式无可持续发展潜力。近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性制度下的小额信贷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势头,而公益性制度主义下的小额信贷,却被无情的忽视。小额信贷应是一个带有双重价值观的社会产业(商业可持续与社会发展目标),如果过渡倾向于商业化发展,会使其偏离所承担的社会发展、社会责任方面的目标,会使人们对小额贷款出现误解,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如此一来,便会对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造成不利影响。

2 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主要路径

2.1 构建完备的法律法规与监管系统,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优良的宏观环境

完备的监管系统与法律法规乃是实现普惠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前提。我国应强化农村普惠金融领域各类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快相关法律的建设进程,并积极明确普惠金融的责任主体及职责内容,明确小额信贷机构在整个运行机制中的法律地位,解决其身份问题,为更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优质的制度环境。有研究指出,在正式制度架构中,小额信贷有着越高的嵌入程度,那么其对组织创新就越有利。

2.2 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征信系统

政府应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大力推广各种先进金融工具的应用,如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及网上支付等,以此来加快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体系的网络化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服务水平,扩大其覆盖率;在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信贷风险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屏障,对此,应积极构建完备的信用体系,推动信息共享,尽快构建一个完善、全面、运转健康的农村信用体系,为广大农村地区金融发展,营造和谐、积极的信用环境;此外,还要大力推广网络服务技术及农村专用技术,为金融电子化建设以及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提供充足、有效的技术支撑;在农村地区,还需积极开展各项金融宣教工作,宣教对象不单单是相关从业人员及金融管理者,还包括金融服务接受者,只有提升此领域人员从业技能的整体提升,才能更好的为农村金融发展而服务。

2.3 扩展小额信贷资金来源,使其长久、稳健发展

因央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存款,仅能依靠自身现有资金来发放有限贷款,伴随小额信贷业务的持续发展以及信贷环境的日渐宽松,在市场竞争持续加剧的大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即得利润日渐减少,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由于资金来源有限,因此,发展前景令人堪忧。在发展小额信贷时,应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拓宽资金来源,并为之构建长效机制,推动此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可以大力开展金融创新,促进大型金融机构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深度与广度,把小额贷款公司所具有的网络优势,与金融机构具有的资金优势相整合。另外,可以对民间资金进行有效引导,使其积极参与到小额信贷业务中来,鼓励民间融资机构参与到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中去。

3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进展

(1)村镇银行数量快速增加。以村镇银行为典型代表的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普惠金融理念实践发展的重要体现。村镇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改进进程中的重大创举,其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我国普惠金融体系,以及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着关键角色。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即“农民的银行”、“服务三农”,该银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还积极履行支农重任,其将农户及广大中小企业作为其主要服务对象,与其他银行呈错开经营。自2007年我国首家村镇银行成立以来,截止今日,已有1173家村镇银行成立。当然,村镇银行在实际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不足,尽管一些村镇银行当前已盈利,但距离全面盈利,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除此之外,在产品设计、资金来源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但经近年来的实践证实,村镇银行有着旺盛的发展力,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展潜力巨大。(2)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完善。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而言,其实际就是依据市场机制来运营的、具有商业性质的一种贷款,其贷款投放始终秉持的是“分散”、“小额”的原则由民营资本家所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本质上就是中小企业,因此,与中小企业更为贴近,对商业资本、金融资本有着更强的粘合力。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服务对象为中小企业与农户,因而填补了我国低端信贷市场的长期空白,对于缓解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改善社会整体金融供给,均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而,小额贷款公司对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有着强大的推动力。

4 结语

综上,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那些长期被忽视的农村地区、小微企业、城乡低收入群体,使其同样能享受到全面的金融服务,改变弱势群体在金融服务中被外排的情况,因而能使大多数人从金融发展中获取益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推动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更好、更快发展。

[1]刘津.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体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

[2]符林,侯英.以社区银行为主体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4(4):29-32.

猜你喜欢
小额贷款金融体系小额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中国外汇(2019年23期)2019-05-25 07:06:20
基于高速公路ETC卡的小额支付平台应用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2
赣通卡小额支付平台设计方案
警惕小额会费传销骗局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山东:首次表彰小额贷款先进 累计发放贷款471.16亿元
商户小额贷款信用评价模型
技术经济(2014年12期)2014-02-28 0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