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超,宏泰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
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浅析
文/秦超,宏泰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
毋庸置疑,融资租赁属于风险投资相关范畴,通常无需较大投资,投资周期较长,尤其是资金流动性偏弱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财务风险管控不容小觑,各个部门在融资租赁的相关环节上要切实开展财务风险控制,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融资租赁;财务风险;规避风险;明晰弊病;探究路径
国家大力支持融资租赁相关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当下国家经济结构有所调整,行业监管持续完善,更多的实体经济已然同融资租赁行业紧密结合,由此带动了国家与地方经济结构的优化。与之并存的是,宏观经济的“新常态”使得融资租赁行业盈利模式逐步透明化、风险走高化、产品同质化等等,这无形之中引发了财务风险的产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前,只有做好融资租赁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才是至为关键的。
1.1 利率风险突出
利率风险往往是由于利率变化所致的出租人融资成本过高,相应承租人支付的租金价值变动引发的财务风险。银行融资主要构成了融资租赁公司的相应经营资金来源,一旦融资利率出现上升态势时,融资租赁公司的成本管理方面会有所上升,特别是市场利率上升所带来的现值系数降低直接致使公司产生额外损失。融资租赁公司所支付的有关利息也会因为融资利率上升而有所提高,一般基于租金不变的前提下,很多融资租赁公司的利润会有所降低,甚至于资金链断裂,企业财务风险不可规避,制约企业持续发展。
1.2 流动性风险严重
所谓的流动性风险是指相关租赁期间内,由于承租方未能依循相关合同约定按期支付足额的租金所显露出的风险。融资租赁作为信用业务,只有承租人按期履行合同约定,才可以真正确保融资租赁公司流动现金的正常运转,从而满足企业长期经营的需求。融资租赁公司提供相关服务的前期采购租赁物环节涉及到大量资金的耗费,只有通过回收一定资金才能填补资金空缺,如若后期未能按时回收资金,势必造成企业业务开展的困顿。
1.3 资产余值风险不容忽视
租赁期满之后,相关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如果低于租赁之初所估金额的状况就是资产余值风险的有力映射。融资租赁相关资产的性质特殊,往往依循承租人需求开展采购工作,租赁期间内的响应维修、服务费、使用费用都是承租人承担。一旦承租方选择的设备技术难以跟上科技发展或者使用过程中没有对于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无形之中增加了设备磨损,致使资产价值远远低于租赁完成后的余值。与此同时,租赁期满以后,承租方不选择留购的话,还会导致融资租赁公司处置变现和二次租赁难以进行。
2.1 资信标准弊病鲜明,相关调查存在漏洞
融资租赁公司并未确定相关科学合理资信标准,也就是相关承租方所应具有的基本条件,继而导致承租方资信情况不容乐观,大大增加了坏账风险。一些公司业务的经办人员出于业务考核驱使,仅仅关注承接项目的规模数量,而忽视了对于承租方的资质审查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业务人员调查并未尽职,单方面依循承租方提供的基本资料和财务数据做出调查报告,没有第一时间深入相关生产经营实地,未从财务状况、租金来源结构以及现金流的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与分析,继而致使租金支付时间以及支付进度等方案设计存在诸多漏洞。
2.2 租后管理不到位
融资租赁公司如果忽视相关业务款项的跟踪管控,势必难以获取相应承租方和有关担保人的财务实情。譬如,因为财务状况的恶性发展趋势所引发的融资租赁公司收取款项的财务风险,在很难发现和有效规避的前提下,往往诸如承租人丧失偿付能力、下落不明以及私自处置租赁物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同时,由于公司对租后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没有深入了解相关租赁物使用和维修保养等状况,也极易造成租赁物的毁损。
2.3 融资结构亟待完善
目前融资租赁公司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人民银行监管的相关金融租赁公司,另一类则是由银行信贷支持的融资租赁公司。很多凭借公司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模式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相关条件较为严苛,现实开展的难度不容小觑。过往单一化的融资渠道和筹集资金、租赁项目期限等不协调的状况也加剧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
3.1 强化流程风险管理
第一,明确科学化信用标准。高标准信用准入可以降低一部分坏账风险,但是也会致使融资租赁公司丧失部分业务和盈利份额。然而,信用标准过低更会直接影响企业融资租赁业务正常开展,更大程度上增加违约风险。因此,公司必须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全面考量行业客户风险承担能力和资信状况,继而在平衡收益、风险的基础上谋求企业的效益最大化。第二,深入调查工作。相关公司尽职调查人员必须结合当下市场前景与承租人经营现金流量的相关情况预判承租人的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科学融资租赁方案,将承租人未来现金流量与相应租金支付模式协调一致。第三,做好租后管理工作。业务放款后,还需要保持同承租人的常态化沟通机制,第一时间掌握相关承租人方面的财务状况、经营现状以及相关租赁物使用状态,乃至于在租赁物上安装有关定位装置以及标记所有权人讯息等等。
3.2 流动性管理十分关键
由于一般的融资租赁公司租赁资产规模较小,理应将租赁期限同融资期限相匹配,尽力规避期限错配所带来的风险,不能过度依赖短款长用的方式,与此同时还要保证自有资金现金的保有量和对外放款余额保持在一定比例水平上。一旦租赁资产规模有所扩大,可以适当调整相关融资额度与现金保有比例。融资租赁公司做好流动性管理工作可以注重多元化融资,多方位建立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以及相关银行信托等公司业务合作关系,凭借产品组合模式拓宽资金来源管理,更有效加快资产的周转,合理调整企业财务结构。
3.3 安全管控租赁物价值,强化财务内部管理
融资租赁公司充分保障相关租赁物价值安全是防范财务风险的直接举措。这一点必须建立在明晰租赁物市场价值的前提上,进而确保自身的租赁债权的合理性。可以通过同供应商、二手市场以及拍卖机构密切联系,构建租赁物退出的有效通道。同时,建立同第三方机构的现场巡查合作,强化对于承租人的还款能力审查,在相关合同约定中严格确保租赁期的保险有效性。针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必不可少,尤其是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强化不可忽视,尽力规避财务操作失误所引发的财务风险,严格监控每一笔资金收付状况,确保企业正常融资租赁业务的运营。
一言以蔽之,融资租赁在经营理念上需要突出风险管控,在可控财务风险的前提下开展业务,建立健全对应机制,真正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量化财务风险,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准备条件。尽管当下相关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规避和量化等工作有所成效,但是仍然任重而道远。
[1]宫艺瑄.融资租赁公司的财务风险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2017.
[2]黄徐腾.航运企业融资租赁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J].对外经贸,2017.
[3]贾晓玲,宋勇. 融资租赁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
[4]郑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租赁风险产生的机制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7.
[5]张于.新设融资租赁公司对财务内控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