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谋,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党校
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信度与效度的制度创新
文/李谋,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党校
本文从现阶段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缺陷出发,深入探究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信度与信度的制度创新的有效对策,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制度改革目标的实现。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信度;效度
绩效考核的信度指的是考核结果反映的考核对象的准确性或可靠性,而绩效考核的效度则是指考核结果反映的考核对象的有效性。实际绩效考核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因素影响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尤其是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如何保证人员绩效考核的信度和效度,成为突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难点。
1.1 考核内容笼统
就我国事业单位采用绩效考核制度进行管理的现状而言,其考核内容涵盖品德作风、工作能力、勤奋向上以及业绩等各个方面,但过于笼统的考核内容,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事业单位实际的工作绩效。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考核工作,必然会导致考核结果有失公允,从而无法确保绩效考核的信度与效度。而且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还涉及到具体的考核指标,由于事业单位层级区分明显,采用统一的绩效考核指标则无法体现出不同岗位之间的岗位职责以及对任职者的能力要求。实际考核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也成为影响绩效考核信度和效度的重要因素。
1.2 考核等级较少
事业单位采用绩效考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为事业单位人员升迁、调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明确体现出各岗位的岗位职责,更能激发出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但从实际考核结果来看,目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等级一般可以分为3个等次,分别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而对于被评为“优秀”的员工凤毛麟角,将竞争力集中于“称职”上,无法有效体现出工作人员的绩效差别。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容易使工作人员热情和积极性逐渐降低,从而对开展高效率、高质量工作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1.3 考核周期长
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普遍习惯采用年度考核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的优势在于避免频繁考核,省时省力。但同时这种考核方式也暴露出了最大的弊端,即考核周期长、跨度大,容易产生负面效应,也就是事业单位常见的“平时工作不积极,年底努力冲业绩”现象。对于工作人员近几周或几个月表现进行绩效考核,而忽视其在一整年的表现,不能表现出绩效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1.4 考核方法不科学
绩效考核制度在我国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应用,普遍采用“打分法”,以加权平均数作为最后的成绩。这种方法易于计算操作,但在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以其作为考核方式,制定表格进行评分,表格的设计简单、实用性差、统一性强,将考评者自评和领导评价放在同一个表格中,会使考核小组在评价时受到影响和干扰,从而使绩效考核的信度和效度大大折扣。
2.1 拟定系统全面的考核内容
事业单位采用绩效考核制度,首要任务是细化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是以往笼统的考核内容,会让绩效考核“无从下手”,导致考核结果有失公允。细化绩效考核内容,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从事的具体工作以及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拟定系统全面的考核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为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从以往绩效考核“德、能、勤、绩”四个大范围出发,有目的性对绩效考核内容进行细化,更能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信度和效度。除此之外,根据各个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对任职者的能力要求,分类别设计考核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则能够为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科学设置绩效考核等级
充分发挥出绩效考核制度的优势,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就必须对绩效考核等级进行科学设置。以往绩效考核等级主要分为三个等级,缺乏竞争力的等级目标,难以充分调动出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由此,对绩效考核等级进行进一步优化,在以往绩效考核等级上实现对等级的进一步拓展,如将原来的“优秀、称职和不称职”改变为“优秀、良好、称职和不称职”,让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出来,从而真正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信度与效度。
2.3 缩短考核周期,将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起来
人员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脱离开来,单由某几个月或某几天的情况评定人员的工作情况,会使绩效考核的信度和效度难以得到保障。针对以往绩效考核的弊端,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中,尽量缩短考核周期,如每周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每月对人员进行月度绩效考核,而每年则综合整年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考核,从而真正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信度与效度,真正实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目标。
2.4 采用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性质、工作岗位要求等,实现对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法的优化和创新,也是解决现阶段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事业单位综合情况的分析,相比“打分法”,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更应该综合运用有关绩效考核的方法,实现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有效结合,从而克服绩效考核方法的不足。而且将绩效考核方法综合起来,更能够应对绩效考核中多样化的问题,对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信度与效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绩效考核制度应用于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对提高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信度与效度的制度创新,成为现阶段事业单位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
[1]赵晨,高中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基于组织公平理论的追踪研究[J].预测,2016,35(1):14-21.
[2]赵晨,高中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实践公平性的实证研究--来自河北省某地勘单位的经验[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2):7-12.
[3]秦晓蕾.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绩效有影响吗——一项基于交换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16):161-165.
[4]“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路径研究”课题组.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事业单位改革目标与路径研究——基于国际公共服务绩效的数据包络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5):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