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很多的阶段,从17、18世纪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体,到近现代很短的时间内被西方超越和落后挨打,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体制,直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发展,才使现在的中国走在逐步缩小与世界上的大国、强国距离的正确道路上。
中国经济历史上经历从强盛到衰落,到后来经过改革开放30几年取得巨大成就,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6%,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239美元,步入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之列。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GDP增长率则在7%左右,中国经济步入发展的新常态。
中国的发展模式值得仔细分析,从发展的视角看中国,只有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探讨成功经验的可持续性,分析遇到问题的解决之道,才能真正看清中国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中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落后西方,最直接的原因是西方的工业革命,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在18世纪和19世纪以后,每当遇到技术发明瓶颈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基础科学进行投资的方式来克服这种瓶颈,开发出新的技术空间。
中国没有出现工业革命,与当时的体制有一定关系。当时欧洲的封建贵族采用的是继承制,如果父亲是贵族,儿子就是贵族,没有文官体系。社会上有好奇心、愿意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人多,科技发展的空间大。而在前现代的中国,科举制度的出现为那些既聪明又有野心的人进入官僚体系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有才能的人通过正常的手段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既然社会里有能力的人都被吸收到统治阶层,那么国家就会很安定。在传统的依靠经验来发明的时代,科举制度带来的国家稳定有助于技术进步,但当到了需要科学实验发挥作用的时候,科举制度便开始妨碍新发明的产生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西方完成了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的转变后,加上清朝的闭关锁国,与世界失去科技和文化交流,中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就迅速地从领先变为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资本比较密集、技术先进的工业产业,从而使中国迅速成为强大的国家。采取赶超策略,带来的是新中国成立30年以来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温饱线的边缘,赶超策略并不成功。
二战后,只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以韩国为例,韩国不仅善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更有强势政府干预协调市场行为,对外提高技术谈判筹码,极大降低了协调成本,使市场形成了发展合力。这都给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自由市场是重要的,政府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事实上中国目前也是根据比较优势来发展,政府也发挥了很积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在要素禀赋结果和技术产业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挥后发优势,结合国家的合理调节,促进经济全面健康发展,逐步赶上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
1.中国的比较优势
H-O理论认为: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将导致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故而形成了国际间贸易的行为。各国应当集中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以此获得贸易利益。
从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中国的基础上人口多、底子薄、技术落后,能与世界充分对接的就是人力资源,承接世界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当时的理性选择。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给外商投资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中国的招商引资和出口贸易迅速发展,中国的技术引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了初步的技术积累,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在国内迅速蔓延,中国的产品开始销往世界各地,中国经济也成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
2.制度优势
公有制为主体,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许多国外的基础设施,如铁路、机场等,在评估阶段就已经阻力重重,无法很好的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则可以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铺开,虽然存在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但是却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积累了关键技术。中国的高铁和核电的发展势头良好就是很好的体现,也开始向国外输出技术,释放产能。
中国的地方政府,其实有些类似总公司下属的各个子公司,受到GDP等业务考核方面的压力,对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都非常关注,对新技术在地方的落地也是异常关注。这种竞争的结果,会加大政策对企业的优惠和支持力度,倒逼地方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和开放度,这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虽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但在中央的合理引导下,让各地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
民营经济一直是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单元,也承载了中国大量的就业。中国在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基础上,对民营经济的态度也是越来越开放,在市场化的体系下,让民营经济自由竞争,充分发挥价格的调节机制。虽然政府掌握了一定的核心资源,但是民营经济仍然在很多方面都找到市场,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对于创新能力强的民营经济,也采取了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措施。
中国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相结合。一方面,中国鼓励竞争性行业全面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一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自身竞争优势,把握行业技术、产品变化及发展趋势,占领国外市场。通过与国外同类企业竞争,倒逼本国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髙生产效率,创建自主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参股控股、投资合作、资源开发、高科技研发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对外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协作,顺应全球市场发展方向,促进产业升级;二是坚持“引进来”,引进国外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有利于促进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外资。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于涉及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安全的行业和部门予以保护,鼓励自主创新,自力更生谋发展。
3.渐进式改革
中国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新的思想和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采取的策略是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先易后难,推出中国特色的改革思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举一个例子,国外的土地都是私有的,农民都拥有自己的土地,也可以自由的交易。这在中国的国情下,很难实现,中国的解决方案是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且有土地使用权和出租的权利,并适时取消了农业税,允许一定程度的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使用的规模效益。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若盲目允许自由交易,则可能由于农民的短视行为盲目交易,反而出现了无地可以依靠的局面,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中国一直走在改革的路上,在全面权衡稳定性和效率的基础上,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激励民众的措施,激发大众的发展积极性。
中国经济的成功在于经济体制选择与经济发展道路的独立性与可控性。拉美国家及东南亚国家在“华盛顿共识”的指导下完全放松了政府对经济的必要管制,连资本市场都拱手让给国际金融大鳄,效果并不好。中国能够在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强有力的调控作用,成功地把握住了国内市场开放的节奏。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剧烈波动的挑战,在确保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在稳定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过程中抵御了国际资本的冲击,降低了改革成本,强化了转轨过程的可控性。
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发展的模式,也带来了许多发展的问题。粗放式的发展,资源浪费严重,对环境污染高容忍,群众分享到发展带来的效益较少,贫富差距加大,经济对外依赖度高,国内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内需不足。
在次贷危机时,为挽救中国经济,中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避免了经济断崖式下跌,稳定了就业,避免了大面积失业的出现。通过经济刺激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可以使经济短期得到提振,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一旦刺激中止,经济又会出现滑落,因为经济没有产生内生的增长动力。在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后,国家制定了不刺激、不滥发货币、不过度依赖出口的转型策略,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来换取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提升对民众需求的响应,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这些大的战略,符合中国国情,是长期发展战略,但有一条底线是经济不能出现大规模的滑坡。短期内经济如果出现大的下滑时,将会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下经济刺激政策托底又会作为托底政策出现。
2015年,在暂停了几年未进行经济刺激后,经济增速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于是政府开始以放宽购房条件,加大房地产信贷投放的方式,进行了经济的托底。虽然经济随后发展较为平稳,但经济刺激的副作用明显,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经济脱实就虚。以往的刺激中,汇率都未发生较大波动,升值趋势和预期较为明确,但本次刺激同时又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人民币贬值,加上美国特朗普总统不按常理出牌和通过紧缩提升利率带动美元回流美国的策略,本次刺激的修正将变得更为复杂。未来的国际大环境下,也存在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相比可参考的例子,俄罗斯保房价弃汇率,日本保汇率弃房价,都给其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相比之下,中国做出二选一的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性是在稳定房价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非正常的外汇流出,适度的加大外汇汇率波动,稳定预期,力保汇率平稳发展,避免出现外汇储备过快降低的局面。但战略归战略,实施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
在种种不确定下,一线城市房价高企,人民币汇率存在下跌风险的当下,内需提振仍需时日,产业转型和升级又难以短期产生效果。另外,中国未完成发展就要为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买单,贫富差距扩大,贫困地区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差等。当下的中国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也是挑战重重。
虽然中国经济目前问题很多,但客观来讲,这些年来的发展中,每年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年的经验总结是我国面向未来挑战的重要基础,再加上这些年的发展成果,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量和广泛的国际贸易与合作,中国有应对困难的硬实力。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应对当下的困难与挑战,其中推进改革、释放政策红利是重中之重。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过去的国有企业是因为国家战略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资本过度密集,政策依赖度很高,但市场灵敏度不高,缺乏竞争力。正是由于国有企业与金融的密切联系,深化国企改革对于促进金融改革有很大作用。只有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市场灵敏度和竞争力,减少对低息资金的依赖,才能有效的推进利率市场化。只有资金价格市场化程度提高,才能更有效的配置资源,使资金用在高效的行业和产业中,提高效率和效益。
2.提高金融对民营及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部门是企业融资和风险分担的重要手段,如果金融部门没有效率,那么技术创新就无法顺利进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遭遇瓶颈。在现有的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资源向大型国企倾斜,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较高,很难获得贷款的支持,这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金融改革需要逐步放开民营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努力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另外,必须对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管,控制存贷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只有对银行贷款的严格监管才能有效地避免赌徒心理和圈钱问题,这也是推动中小银行发展时所要掌握的原则。
3.促进公平,减少贫富差距
在当下的中国,贫富差距近年来越来越大,这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若民众消费无法提振,在出口增速下滑明显和基础设施投资政府有意控制的时代,中国经济不可避免的处于增速下滑的时期。中央领导也多次表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允许适当的经济增速下降来应对改革带来的冲击。原来的策略是一部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再通过财富的二次分配来减少差距,现在这样的策略已经不太能适应中国经济的局面。现在更应该做的是在初始财富分配中效率和公平都要重视,逐步放开制度的限制,释放政策红利,开放市场竞争,使国企和民企能在公平的平台上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
4.注重人力资源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多层次的人才。加大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高端科技领域,不仅是要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差距,更要在原创科技领域实现突破。只有抓住了某些核心科技或某些科技走在世界的前列,才有可能引领时代的发展,才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适合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发展模式,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发展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尤其严重,贫富差距扩大,民众未广泛享受到发展成果,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等。
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国要以发展经验和发展成果为基础,克服各种困难,提高宏观调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国企改革,提升民营经济活力,扩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力争科技制高点,逐步释放改革和制度红利。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不确定性多,但以发展的角度来看,只要方向明确、政策稳健、逐步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和提高监管水平,中国仍有强大的潜力维持许多年的中高速增长,重塑辉煌的中国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1]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阿瑟·刘易斯著,郭金兴等译.经济增长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 迈克尔 P.托达罗等著,聂巧平等译.发展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