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福明
“高度重视、亲力亲为,一丝不苟、抓好落实,精诚团结、解放思想,研究政策、实事求是。”翻开光芒村党支部书记于彦喜的脱贫攻坚工作日志,这32个字被端端正正地写在扉页上。
这32字,既是于彦喜抓扶贫工作的深切体会,也是光芒村党支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思路。
光芒村共有贫困人口30户、69人,其中已脱贫11户、25人,未脱贫19户、44人。
村党支部认为,在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退出等工作环节,只要按照政策和程序认真实施,就能达到要求和标准,当前扶贫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危房改造上,特别是在新的建设标准出台、补贴资金不足、需要贫困户自筹部分资金的情况下,危房改造的难度不断加大。
光芒村有危房贫困户14户,其中需要翻建的6户,是脱贫难度最大的一环。如何在少花钱、多办事的前提下啃下这块“硬骨头”?村党支部确定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不管谁花钱,不能让没有负担能力的贫困户花钱;二是不管谁需要改造、由谁来改造,双方都不能留下“罗乱”。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村党支部将危房改造分“三步走”:第一步,降低成本。通过为施工队提供沙石和午餐、免费为“五保”贫困户雇用钩机、动员村民帮助贫困户平整场地等措施,努力将建房造价降到最低。第二步,筹集资金。村屯干部分户包保,与贫困户子女逐个联系,反复动员他们出钱建房,并发动村内外的爱心人士捐助。最终,需要翻建的6户贫困户中,有3户由子女出资、1户由爱心人士赞助,2户有负担能力的贫困户自己筹钱。第三步,规避风险。对翻建房屋上级补贴以外的余款,在动工前先由村委会向贫困户收齐,待房屋验收合格后再由村里付给施工方,切实维护贫困户与施工队双方利益,预防潜在风险。目前,在14户危房贫困户中,完成置换的4户,翻建的6户和维修的4户入冬前已全部完工。
对于村级组织来说,缺少集体经济收入、难以兴办公益事业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和许多“空壳村”一样,光芒村因早年化解村级债务、机动地发包年限较长,现在只能依靠财政转移支付“过日子”,陷入无钱办事的尴尬局面。
“不能因为没钱,党支部就放挺硬靠不干事,就不主动发挥作用。很多事情只要多琢磨琢磨,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于彦喜的态度,表明了光芒村党支部一班人不服输的韧劲儿。
为突破困局,村党支部打出一套“省、要、用、管”的“组合拳”。
怎么省?对于村里“老三位”因公用车费用,一律不予報销,并取消了公务接待和误餐补助费用,每年节约开支1万多元。
怎么要?勤请示、跑部门、找项目,两年来先后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资金110余万元。
怎么用?清淤加固过境的老云沟,实现了安全度汛;硬化村屯道路2.2公里,解决了百姓出行难问题;建设休闲广场,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怎么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屯环境管护机制,通过入户宣传、教育引导、门前三包等措施,让村民义务出车出工参加环境整治、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形成常态。两年来,在没有新增任何债务的情况下,办成了很多需要花钱才能办成的事。
2017年,光芒村下大力气在涝洼地挖出排水壕、建设绿化带,使撂荒5年的700亩水淹地重新披上“绿装”,村民一致叫好;在外打工的村民经常需要办理户口、粮补、证明等材料,村干部不仅义务代办,还自掏腰包搭邮费;为了方便村民办事,村里发放便民联系卡,村干部随叫随到……
通过践行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小事,光芒村党支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增强了凝聚力,融洽了干群关系。
(作者为中共讷河市委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