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南看牛戏

2017-12-23 10:44李庆益
作文·初中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场子晒谷场牛头

李庆益

“咚咚噌,牛啊牛……”一阵锣鼓喧天,这出由一头水牛主宰的戏叫牛戏,流行在广西岭南浦北、灵山、横县一带的乡间。

那些参与演戏的是一些乡味儿十足的农民。小伙子脸色黝黑,身板结实,走起路来脚底生风;姑娘的笑a靥如田野里随意绽放的花儿,说起话来脆脆亮亮,煞是迷人。即便是戏中的老人也是一脸淳朴,乐呵呵的,似乎浸在蜜罐里。

这些农民放下锄头、犁和耙,卸下肩上沉甸甸的扁担,挽起沾满泥花儿的裤脚,就“牛呀牛”地把一年的酸甜苦辣唱开了。锣、鼓、钹、二胡是他们最常用的乐器,没有令人目眩的演出服饰,演员穿戴的大多是平日里常穿的衣服,最多往裤腰上扎上一条红绸带。无论如何,有一样道具是戏里不可或缺的,那就是一头水牛。民间艺人用黑布缝制牛身,用竹篾编织牛头,然后贴纸,绘嘴,描鼻,点睛。随后,一人举着牛头,一人拽着牛尾,前一摇后一摆,宛若一头正在田野里耕作的水牛。这头水牛贯穿着整场戏,牛戏因而得名。

每逢遇上牛戏演出,乡亲们像过节一般,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花儿般的笑容。夜幕降临,乡间小路上游弋着一束束手电光,越来越多,渐渐合拢到村头的晒谷场。此时晒谷场已挤满了人,或坐或站,还有几个后生干脆爬到场边那几棵苦楝树上。

一串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后,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走上了前台,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话,无非是说今晚的牛戏是谁请的,表示感谢。牛戏一般是逢年过节村里请来的,或者是谁家小孩结婚、迁入新居之类的红喜事,主人家请客。

戏开始了。一个五十出頭的老伯牵着那头篾织的牛从场子一侧走到场子中间,嘴里唱着“牛啊牛,春头时分真辛劳啊……”接着“嚓嚓噌”又一阵锣鼓齐鸣。本是喧闹着的人群顿时静了下来。牛戏所演的节目内容来源于真实的日常生活,演的是身边人身边事。那牵牛的老伯是牛戏班子的师傅,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他是自编自导自演。老者年轻时大概是个方圆十几二十里出了名的角色,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听他的戏。戏唱到精彩处,总有不少人“牛啊牛”轻声和着。猛一回头,身边有不少人微眯着眼睛,摇头又晃脑,完全入了戏。

当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和一个俊俏女子粉墨登场时,掌声便毫不吝惜地响了起来,久久不息。身边便有知事之人喋喋不休,说那个年轻小伙子是谁家的娃,今年多大又怎么勤劳怎么能干,那个俊俏女子又是谁家的闺女,是否嫁人之类的话。

突然,一阵忧伤的二胡曲子适时奏响,咿咿呀呀,好不凄凉,这对年轻人的命运着实让人担心。那牛也通人性似的,“呜呜呜”地低吟,似在伤心哭泣。台下那些感情丰富的婆娘们,哪经得起如此悲壮地折腾,一时间泪光闪闪,唏嘘不已。然而,这对年轻人最终以真情打动了父辈,那小伙子拉着姑娘牵着水牛,“夫妻”双双把家还。当戏演到年轻小伙子背着姑娘回家时,台下轰动了,这是牛戏的高潮部分,场景令人难忘。

月落西山,戏也散了。大家一路哼着戏里那一句“牛啊牛”,各自回了家,内心满是一派欢乐与安详。

(摘自2012年6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稍有改动)

◤简评

这是一篇充满地域风情的文章,作者用朴实、生动、活泼的语言,记录了桂东南看牛戏的情景,节奏感强,极具画面感。透过作者的文字,我们仿佛也走进了锣鼓喧天的村头的晒谷场,与牛戏演员同悲同喜。一篇文章读下来,仿佛观看了一场牛戏,内心也是一派欢乐与安详。endprint

猜你喜欢
场子晒谷场牛头
先割牛头后砸瓮
挂牛头卖马肉
先割牛头后砸瓮
遥远的晒谷场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