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国燕
大漠戈壁,巨无霸导弹直指蓝天。剧烈的轰鸣声,脚下大地在颤抖。清癯的王忠心,军帽下眼神犀利,嘴角皱纹似雕刻。他实装操作千余次,没下错过一个口令,没按错过一个按钮。“我们的武器都很贵,报废了那就损失太大了。在测控技术上,我说了算!”话硬,皱纹笑成灿烂菊花。
初看片名《顶天立地的兵》,以为又是特战精英残酷对抗之类的内容。看下去才知是一部极其平和的专题系列片。自2015年迄今,在央视军事频道《军旅人生》栏目陆续播出十六集。专题对准一群老兵,每集一个主人公,軍龄二三十年,年龄四十岁以上。他们的故事看似平淡,却淡得绵长,细品,回味无穷。
“走过多少风雨路,穿破多少老军装……”歌声里一双粗糙大手抚摸三粗一细四道拐的肩章,这是士兵的最高军衔:一级军士长。他们是士兵中的佼佼者。
衬着歌声,镜头叠加出一个个标准军礼,肃穆而专注。老班长们真是“老”啊,岁月沧桑尽在脸上。但他们各有各的英俊,人到中年,精气神愈发沉稳。他们是传说,是传奇,在战士行列里是“王”。
大漠戈壁,巨无霸导弹直指蓝天。剧烈的轰鸣声,脚下大地在颤抖。清癯的王忠心,军帽下眼神犀利,嘴角皱纹似雕刻。他实装操作千余次,没下错过一个口令,没按错过一个按钮。“我们的武器都很贵,报废了那就损失太大了。在测控技术上,我说了算!”话硬,皱纹笑成灿烂菊花。
航海长张剑锋,号称“船艇神医”。凭着听声音、看烟色、闻气味、摸温度就能在船艇机舱内准确判断故障原因。2011年去广西接新船,途经台湾海峡,天气突变,巨浪把艇压到水下,偏偏四台滤器堵了三台,船速变缓,面临熄火。船上九人命悬一线,机舱里闷热颠簸,张剑锋眩晕呕吐,拼命洗滤器,与死神赛跑。当船艇终于重新加速,重见水天一色,他累瘫了。惊魂刚过,还不忘幽默“早上忘写遗书”。船长苦笑。
赵宗刚露头开着坦克,坦克帽下环眼圆睁,威风凛凛。老兵说话实在:“我写简历特别简单,几乎没什么简历。新兵班出来以后就在咱们装甲团修理连一排一班,29年来几乎没动过。”
“没动过窝”的老兵堪称奇人。奇在哪儿?他左耳近乎失聪,却能凭借发动机轰鸣中的微弱异响,找到故障原因。
“班长,能不能修好?”“班长,什么时候能修好?”战友们急,他更急。月上树梢,寂静营房,唯独修理间叮当喧嚣。赵宗刚搬着手指头细说发动机声音“当当”和“蹭蹭”哪个算是异响,带领徒弟破了全团无人能修发动机的历史纪录。
脚扣,线杆,田野山川,漆黑的夜路,小径上闪烁的头灯。外线分队长石龙山时不时对战友们喊着:“都注意脚下啊!都跟上点儿啊!”25年军龄,如今发梢花白,他还能挂在20多米高的空中电缆线上操作,脚下是货车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44岁的石龙山还有些得意,说自己仍有身轻如燕的感觉。
李军朝看上去有点蔫,可蔫人本事大。一台坦克实弹哑火,千钧一发之际,李军朝自己提着脑袋上。天又热,车内四五十度高温,加上心里不自觉地紧张,手心里全是汗,操作打滑。一个细微的声音让他感觉到弹丸松动向后滑,李军朝死死地抓住几十斤重的弹丸,一点一点拧下引信,直至把第二颗炮弹取出,第一颗炮弹击发的那一刻,他再也撑不住了,大脑一片空白。尽管心有余悸,他总结:“只有在平时把专业练到极致,才能在关键时刻亮剑。”
二十几年坚守深山洞库,张新营笑说自己快成了“山顶洞人”。他作为海军战士只见过一次大海,却五味杂陈。恰逢大演习,老父亲病危,张新营含泪登车。“去三亚的火车正好经过我家门口,我就隔着窗户和我的战友向我家的方向敬了一个礼。在南阳火车站,隔着车窗,敬了一个礼。我对父亲相当愧疚了!”二级军士长罗志勇说:“我第一次看见老张流眼泪,本来吧他是不抽烟的人,那天晚上他抽着烟,流着泪,一个人默默地坐了半晚上。”张新营26年的军旅行囊没有装入过一块军功章,但是他无怨无悔。
镜头贴近生活,手法好似白描,没有拔高,没有摆拍,不着痕迹更有意味:
训练场上“油机排故”,胖乎乎的电源站技师范武忽然在一个新兵身边站定。他发现了什么?胖脸板起来,他的川音很严厉:“油路怎么来的?平时怎么学的?你看你螺丝都没松紧还在拆!拆得掉吗?!”果然,近景瞄向油机某个大螺帽,一只年轻的手紧忙。“平时怎么学的?!”范武生气,小战士脸红。“把教的都还给我了是吧?平时牛哄哄的,这个时候什么都不会?!”小战士脸越来越红,一声不吭。范武掐着秒表,不松口:“你还能保证什么任务啊?再来!试一试!”活脱脱恨铁不成钢。这一幕连队惯常所见:严格、严厉、严肃而又亲切。观众既为老兵生气会心一笑,也为小战士挨训难为情,一点面子不留?这可是在镜头面前,大红脸还不得“名扬”全军?
范武工作中对人对己甚至有些苛刻。团长评价他:“不显山不露水的,平时也没什么咋咋呼呼的,但是一旦有事儿,第一个就想起他。”
人说王爱辉“艺高人胆小”。他是舰载机飞行员陆上模拟着舰训练的机务保障。“很多人说我死板,笑我呆,可在飞行员对我竖起大拇指的那一瞬间,我却得到了人生最大的快乐。”
说这话时,王爱辉正在黎明前昏暗的机场,远处一连串灯标闪闪烁烁,寒风吹得他面颊双耳一片通红,这个穿着迷彩蓝,身材单薄不善言辞的技术大拿,面对镜头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他有本事仅凭肉眼就判断出左右两边机翼高低不一,连地平仪都测不出来的误差,他能准确说清差几毫米。
搭档郭庆召记着他:“有个零件断了一丁点儿,也不影响啥,我说咱明天换行吧?咦!‘那能行啊?!这就跟我急眼啦,说“你懂个屁呀!”他就吆喝我一顿,他说今晚必须换掉!那晚上我一下子加班都快12点呐!”战友们也揭他“短”:“王机他吧,胆小,一查再查,强迫症似的。” 正是因为胆小,王爱辉干飞行保障24年零差错。
人人都有一身故事:
武警水电部队一总队三支队一大队的舒冬发,7天时间1500元材料费,修复了外方专家开价80万元、工期两个月的大型设备。指挥部首长脱口而出“漂亮啊!我们战士还是有点本事的啊!”老舒说:“我真是窃喜呀!”
“战区第一刀”韦国荣,能用普通车床车出磨床的精度,能让新式坦克的夜视仪在他手里起死回生。
蒋其常堪称全军大比武获奖专业户。有照片为证:自己的、徒弟的,大家喜笑颜开,手持各种大红证书,胸挂各种金银铜质奖牌,一张张一摞摞,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群体获奖专业户!
典型“技术宅”王善坤,内心富有情怀:“品尝过化雪做饭的滋味,也领略过头发结冰的感觉。作为雷达兵一员,每当轰鸣的战机从我头顶飞过,我心同样无比自豪。”
老兵的坚守源于什么?源于朴素情感:部队就是第二个家。他们多数来自农村,部队给他们广阔的人生舞台。
机务老兵霍新民:“一听说干修飞机,在家见都没见过,现在能修上了,感觉还真不错!”他不觉苦和累,天天伴著飞机,永远充满激情。
赵宗刚则说:“家庭和部队两头,还是部队这边沉,舍不得,离不开,脱不了。能在部队干一辈子,能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干一辈子,我觉得自己很荣幸。”
……
入伍时,他们多数人还是初中文凭。部队强手如林,20多年该如何坚守?
芮银超在营区唯一的路灯下苦读,他痴痴迷迷地脱口而出“口令!” “空速管!”。竟被游动哨兵疑为社会闲杂人员,径直带到保卫室去盘查。
新船故障报警都是英文,并不富裕的张剑锋花两万块钱自费请江苏大学教授翻译说明书。在他看来“充满油烟和噪音的咫尺机舱是充满魔性的乐园”,外号“张三疯”。
陈洪斌初登讲台遭学员投诉,他知耻后勇,在空教室里苦练。45分钟一节课课,一个晚上四五个小时反复试讲,从头至尾连说七八遍,几十页教案烂熟于心,较真和死磕,着魔似的找感觉。
……
观众看到了超常勤奋,有理由相信他们能够著书立说;屡屡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项;很多重要岗位上的主体士官、技术军官、主官,甚至还有工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都是他们徒弟,徒弟遍军营。实践出真知,他们行,他们是公认的技术大拿,是率先掌握新装备的“第一人”。
老兵们在镜头里讲述自己,语气谦和,态度从容。但恰恰是从容让观众感知不平凡的力量——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
极致,鲜花:各种荣誉称号,各种立功受奖,目不暇接绝非虚名。
营区里擦肩而过一声声“班长好”,是老班长们收获的欣慰。众多的高级士官、专家和上级领导面对镜头细说他们,是尊重,更是敬佩。
镜头抓取一个个场景,一段段对话,引导观众“不管在什么位置,只要努力去做,都会找到自己的归属”。在当今严肃题材不乏豪华的荧屏,《顶天立地的兵》吹来一股求真务实之风。意义不仅是朴实无华,更是导向——面向钢铁长城的底座,面向最执着的坚守,面向最质朴的忠诚。这部专题片做到了返璞归真,没有渲染,没有夸张,用最平实的镜头语言,贴近基层官兵,引领标杆榜样。
连队官兵管指导员讲课叫“上教育”。教育啥?夯实政治思想基础。而一部好片子形神兼备,生动直观,胜似“上教育”。《顶天立地的兵》如是!
好兵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