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虎之夜》的主题探究

2017-12-23 19:50卢艳琳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3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

摘 要:田汉的《获虎之夜》展现了田汉对纯真艺术和爱的追求,这部话剧也体现了田汉的审美的人生态度,虽然受到唯美主义的影响,但是他所表达的不是感伤的调子,而是侧重其中的抗争精神。田汉的创作是取情舍事,重在抒情的,虽然作品取材于现实,但并非现实主义剧作,而是借由现实故事表达其情感倾向。

关键词:抗争精神;唯美主义;现实主义

作者简介:卢艳琳(1992-),女,湖北巴东人,山东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1

《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话剧作品,对这部作品的评价一直存在着两种意见,陈瘦竹,李诃等将其作为田汉前期作品中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品,而钱杳等则将《获虎之夜》视为社会问题剧,认为其中存在感伤的调子,颓废的情绪。评论家分别从现实和艺术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评价,但是在分析作品时都存在没有深入的结合田汉的审美的人生态度的问题。

作为田汉早期话剧的重要成就,《获虎之夜》展现了田汉对纯真感情的追求,田汉的这种艺术追求正是源于他求真的性格。在生活中,田汉将“真挚”作为其交友准则。同时,田汉将“求真”作为其艺术追求,他曾提到“南国没有什么显明的ism,要说有,那就是‘求真的ism。我们在求美求善之前先得求真。即抓住一点,真在那里做。”[1]在其创作中他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在《获虎之夜》中他描写了黄大傻虽然知道与莲姑并无可能,还是天天去望莲姑家的灯光,甚至为求见面不惜蜗居于庙台下,始终坚持对莲姑的纯真的爱。

诚如众多评论家所言,田汉在其早期剧作中所展现的这种对真感情的追求,与他对西方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接受有关。在《获虎之夜》中田汉通过描绘莲姑与黄大傻对爱的热烈追求与魏福生现实的阻拦的冲突,展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主人公的艰难处境。在话剧的最后,田汉以死亡作为结尾以结束舞台上的冲突,让话剧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但是评论家以此为依据批判田汉早期的话剧充满着“幻灭的悲哀”“感伤颓废的色彩”是“消极的浪漫主义”,这是片面的。

虽然田汉偏爱唯美主義,但是田汉演出《莎乐美》的目的是为了让民众在其中自由自在地采取养料。“叙利亚少年,莎乐美,约翰,这三个人,虽然一个爱莎乐美,一个爱约翰,一个爱上帝,但他们的精神是一样的,就是目无旁视,耳无旁听,以全生命求其所爱,殉其所爱!”[2]田汉期望民众能从中学到这种专一的大无畏的精神,勇敢地追求他们所爱的自由平等。《获虎之夜》中有“这时代青年所共有的对于腐败现状底渐趋明确的反抗”。由此可见,剧作的重点在于表现抗争精神,而不是宣传消极颓废的情绪。

另一方面,以剧中对现实矛盾和抗争精神的展现为依据,认定田汉在早期创作中是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将作品中展现的矛盾归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阶级矛盾,也是不正确的。作品中的冲突并不是由阶级对立造成的,而是具有哲学意义地超越了特定时空的灵肉矛盾。

魏福生只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猎户,女儿出嫁的妆奁还需要靠猎虎来充实,与农民出身如今沦为流浪儿的黄大傻并不存在阶级的对立。而且,他们的择婿标准仅为“不挨饿”“勤快”“省俭”“兴旺”。这些只是身为人父的一般希望,是期望女儿能过上自足的安稳生活的天伦情感。而黄大傻不愿奋斗,只追求情感却不做切实的努力。他不愿意学手艺,选择讨饭为生。面对这样一个无能力又不努力的人,相信无论哪个父亲都不愿意将自己的独生女儿嫁给他。而且魏福生对黄大傻是不错的,对他目前的境况也表示同情,送他去学木匠,学裁缝,帮助他获得生存的手段。魏福生只是一个淳朴的猎户,阻止莲姑与黄大傻相爱并不是出于门第之见,在黄大傻与莲姑的恋爱中,他只是作为对立的一方存在,但并不是错误的一方。黄大傻与莲姑的恋爱悲剧,黄大傻自身也负有很大的责任。

由此可见,《获虎之夜》的悲剧并不是特定的时代下所造成的,而是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在任何时代下黄大傻与莲姑都不可能有完满的结局,父亲不会将女儿嫁给无能力又不努力的人。因而在分析这部话剧时,应将关注点放置于田汉的艺术追求上,而不是其中的现实矛盾。

田汉的话剧,既有抒情性,又具有现实意义。诚如刘方政教授所言,“田汉继承了传统戏曲处理‘事与‘情之间关系的方法,他尽可能地将事件和冲突隐在幕后,起码是不去逼真地展示事件的具体经过和冲突的细枝末节,而是把事件和冲突在人物心灵世界引起的反响呈现在观众面前。”[3]《获虎之夜》取材于现实的故事,但是他始终将“情”放置于构思和创作的首要地位。田汉的创作是取“情”舍“事”,由“情”引导观众启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弥补“事”中的隐藏部分。因而在分析《获虎之夜》时,应当重视田汉在剧作中所展现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对纯真的爱的追求,以及背后的抗争精神,不能够简单地用唯美主义或者现实主义去界定这部剧作。

注释:

[1]田汉.南国社的事业及其政治态度[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田汉专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21.

[2]田汉.给郭沫若的信[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田汉专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13.

[3]刘方政.中国现代话剧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81.

参考文献:

[1]田汉.田汉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2]田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田汉专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3]刘方政.中国现代话剧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
骄傲的法国现实主义开创者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与新中国70年戏曲现代化
现实主义对左拉文艺思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
后现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