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当中“愁”的表现

2017-12-23 17:39吴楠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3期
关键词:绵密愁绪古典

摘 要: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当中的重要体裁,在情绪表达和思想体现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现阶段的古典诗词阅读发现,在诗词中,作者的情绪表达是十分多样的,而“愁”便是多样情绪当中的一种。从目前的诗词研究结果来看,古代文人在“愁”的表达中,很少会将愁直接的进行体现,而是通过意象进行“愁”的具象化,这种表现方式使得“愁”的感觉更加具体,体悟特更加的真切。本文就古典诗词当中的“愁”的表现做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古典诗词;愁;表现

作者简介:吴楠(2000.3-),女,辽宁义县人,满族,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高三25班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在古人的笔下,“愁”是一种传达比较多的情绪,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含蓄、内敛,所以无论是诗人还是词人,其在“愁绪”表达的时候,都很少直接体现“很愁”,而是借助一些外在事物进行相关情绪的表达,换言之就是古人进行“愁”的表达,往往会借助一种意象,所以在理解诗词情绪的时候,需要对典型意象进行重点的分析。水、云等物都是古典诗词中进行愁绪表达的重要载体,所以分析这些事物的“愁”意味对于理解作者“愁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云、水表现“愁”

古典诗词当中,在进行“愁”情绪表达的时候,往往会借用云、水等物。之所以要用云、水,主要是因为这两事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浓密。云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事物,在云层比较厚的时候,其绵密感会更加的巨大,水也一样,会有一种流之不尽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当中,出现以云、水表现的愁,往往说的是特别绵密,散之不尽的“愁”。比如李清照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句词将其自身的“愁”用“浓云”进行表现,体现出的是密密麻麻不可了却的愁思。再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本是生命力、活力的体现,后主用其来喻“愁”,可见其“愁”的深和重。另外,欧阳修的“离愁渐行渐无穷,条条不断如春水”,秦少游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都是以水喻“愁”的典型代表。简言之,无论是以云还是以水喻“愁”,都体现的是愁之多。

二、草表现“愁”

在古典诗词当中,“愁”也常常用草进行表现,而且用来表现“愁”的草,都是大面积存在着。之所以要用这样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芳草数量的众多来写愁绪的浓重。比如贺铸在《青玉案》中写到“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句词用三个典型的意象形容愁,而第一个意象便是大面积的烟草。另外,向风絮、梅雨这两意象,也是典型的具有多的特征的,所以这句词将愁绪之多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比如晏殊的《蝶恋花》中所写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这里的春愁,实际上就是野外茫茫的春草。简言之,春草数量多,而且丛生的零落感更容易让人有心理上的触动,所以在“愁绪”表现的时候,“草”便具有较高的出场率。

三、头发表现“愁”

在古典诗词当中“愁”的表现还会用到头发。之所以会用头发写愁,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头发的数量较多。“三千烦恼丝”说的正是头发,人们的头发数量之多,无人可以数得过来,因此用头发喻“愁”足以体现愁绪之多。第二是头发具有浓密性,这点和愁绪的绵密十分的一致,因此用头发喻“愁”,愁之密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古诗词当中,用头发喻“愁”最为经典的就是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句诗从字面理解是写出了愁绪之长,而在理解了头发的具体特點之后会发现,就简单的十个字,将愁绪之长、之多和之密表现得十分彻底。

四、“愁”的其他表达

除去上述描写中的“愁”的表达,在古典诗词当中,“愁”还有其他形式的丰富体现。比如在写愁绪之重的时候,李清照用到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句子,这句词利用“舴艋舟”的载重将作者的愁绪进行了充分的体现。除此之外,在写愁之多的时候,白居易以山水喻“愁”,留下了“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苦渡头,吴山点点愁”的句子,这种山水混溶将愁之深和愁之多表现了一个彻底。李煜在“相见欢”中写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九个字就离愁的特点写了个彻底。李清照在《声声慢》当中写到“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整个句子虽然只出现了一个“愁”字,但是字里行间的情绪却十分的饱满。简而言之,古人写愁,借助的对象具有多样性,在具体的表现方式上也具有多样性,所以在具体的“愁”分析中,还需要有差别性的对待。

结束语:

古典诗歌是文人情绪、志向的最直接表达,通过诗词的用字以及意象分析,文人的情感以及情感的厚重度会有较为准确的把握。“愁”在古典诗词当中十分的常见,但是要了解文人为何而“愁”,一方面要结合文人的作品背景,另一方面则要分析喻“愁”的对象,因为不同的对象其“愁”的方向不一样。比如杨花有离乡之仇,而流水则由相思之愁。简言之就是“愁”的表现多样,理解也要多样!

参考文献:

[1]顾莲.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探究——摭谈对古代诗词情感的把握[J].语文知识,2016,17:73-75.

[2]张鹏. 以"愁"为例浅析古典诗词中的情感隐喻[J].北方文学, 2016(17):48-49.

猜你喜欢
绵密愁绪古典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风起了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雪 舞
冷奶沫相遇冰咖啡 轻盈绵密新口感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一阙诗词 万里愁绪
思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