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江苏省徐州市矿山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蜡疗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的临床体会
王静
(江苏省徐州市矿山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肌张力,重建踝关节功能。方法选择因痉挛所致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的踝关节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取运动疗法和蜡疗;对照组50例,只接受运动疗法。患儿年龄15个月-48个月,平均30.45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均有显著改善,但是治疗组患儿的好转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蜡疗结合运动疗法可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运动疗法组。
蜡疗;痉挛性脑瘫;肌张力;运动疗法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痉挛型脑瘫患儿最常见是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所致的足下垂内翻。因此,最大限度的降低患儿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提高患儿踝关节的控制能力,改善其活动能力。近年来,我院采用常规运动疗法配合蜡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因痉挛所致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的踝关节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的患儿100例。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15个月-48个月,平均30.45个月。其中15个月-24个月24例,24个月-36个月47例,36个月-48个月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2006年长沙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2]。
表1 评定标准
表2 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儿同时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根据每个患儿的障碍程度制定出不同的训练计划。治疗组在进行常规运动疗法的同时加用蜡疗。患儿双下肢伸直,外展外旋位,然后将准备好的厚度2 cm-4 cm温度约30oC-40oC。已经垫三层医用纱布的石蜡饼放在患儿的小腿三头肌上。每天1次,每次20 min,3个月为1疗程。运动疗法:①患儿站在平衡板上保持踝关节背屈位,双手伸直扶物,治疗师在患儿的后面控制患儿膝关节保持伸直位,并且有节律的前后晃动平衡板,使患儿的踝关节做背屈、趾屈运动;②对于智力正常的患儿,可以使患儿保持端坐位,足下放一个小球或滚筒,增加语言视觉刺激,让患儿用脚控制小球或滚筒前后左右运动;③患儿仰卧位,治疗师的手放在患儿的脚下,用语言提示患儿向下用力踩或向上回钩,进行反复力量训练;④患儿扶物站立,治疗师在其后面,控制患儿膝关节语言提示患儿向下蹲,并双脚踩实地面,再用语言提示站起来,反复多次训练。每次总训练时间为40 min,每日1次。其中,治疗组每次都是做完蜡疗之后即刻接受常规运动疗法。
1.3 评定方法
1.3.1 评定时间 每位患儿于治疗前进行初次评定、治疗3个月后再进行一次疗效评定。
1.3.2 肌张力的评定 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3]。
1.3.3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采取踝关节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的检查方法。正常化:踝关节背屈AROM达到20°,PROM达到20°;显效:踝关节APOM大于10°,PROM达到20°;有效:踝关节APOM大于0°,PROM达到20°;无效:踝关节APOM小于0°,PROM小于20°。
1.3.4 评定标准 评定以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肌张力和踝关节背屈主动活动度与被动活动度为标准(表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76%。运动疗法加蜡疗组:踝关节背屈AROM达到20°,PROM达到20°13例,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为0级,正常化率26%;踝关节APOM大于10°,PROM达到20°12例,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下降≥1级,显效率24%;踝关节APOM大于0°,PROM达到20°24例,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下降≥1级,有效率48%;踝关节APOM小于0°,PROM小于20°1例,无效率2%,总有效率98%。单纯运动疗法组:踝关节背屈AROM达到20°,PROM达到20°9例,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为0级,正常化率18%;踝关节APOM大于10°,PROM达到20°11例,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下降≥1级,显效率22%;踝关节APOM大于0°,PROM达到20°18例,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下降≥1级,有效率36%;踝关节APOM小于0°,PROM小于20°12例,无效率24%,总有效率7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脑性瘫痪的患儿中,痉挛型最为多见,约占总数的60%-70%[4]。肌张力是指肌肉在安静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痉挛型脑瘫患儿大部分存在足下垂内翻,主要由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所致,这严重影响患儿的步态和粗大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为了改善这种功能我们采用正规现代运动疗法,可以有效降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提高踝关节功能,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石蜡疗法是指利用加热溶解的石蜡作为温热介质,将热能传达至机体,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5]。石蜡经过一段时间后温度逐渐下降,但是下降的很慢,在50 min内还能保持一定的温度[6]。蜡疗这种良好持久的温热效应,可以缓解肌肉的张力,具有温热作用。使用蜡疗结合运动疗法的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脑瘫患儿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本研究表明,应用蜡疗配合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和常规运动疗法治疗都能降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但是蜡疗配合常规运动疗法效果更好。
[1] 唐久来, 秦炯, 邹丽萍, 等.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 第一部分.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7): 749.
[2] 陈秀洁, 李树春.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5): 309.
[3] 陈秀洁主编. 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1.
[4] 李树春. 小儿脑性瘫痪[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4.
[5] 乔志恒, 华桂茹. 理疗学[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5:187-189.
[6] 李靖婕. 蜡疗对婴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疗效[J]. 中国临床康复,2004, 8(6):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