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创新

2017-12-23 23:38郭阳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新型教练个性化

郭阳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创新

郭阳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随着经济市场对体育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国家面临着优秀体育人才短缺的问题,所以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体育人才已经成为国家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确定体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出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人才选拔、课程设置、提升教练员水平等方面,对如何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体育人才进行简单分析与探讨。

体育人才;个性化培养;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全民健身的活动逐渐兴起,国家对体育项目的开展也重视起来。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所以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逐渐扩大,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升,目前,体育人才已经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各大高校已经陆续开设体育专业,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体育人才,是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任务,本文针对体育人才的个性化与创新培养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个性化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质量目标,培养的目标关系到培养的对象、培养的途径,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体育人才不仅要从德智体美劳方面发展,更要体现出专业性、创新性。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整体水平。自从1996年天津体育学院开设体育专业以来,我国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体育专业,招生人数也逐渐扩大,我国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有些错位,培养的目标与体育学其他专业有一定的重叠。面对21世纪人才市场的需求,体育专业培养个性化与创新型人才,需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按照培养方向的指导,规定体育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让学生掌握与体育相关的基础知识,培养具有个性化,具有创新水平的高素质体育人才,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最终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人才。

二、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体育人才数量逐渐减少。许多学生家长反对学生参加体育训练,认为体育训练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目前体育专业就业方向也比较单一,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家长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问题,学校一半学习一半训练的方式也得不到家长的认可,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学生的吃苦耐劳能力差,由于体育训练比较辛苦,家长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苦,只想选择热门专业顺利毕业,找到安稳工作,而且学校的招生宣传力度也不够。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学校招生情况逐年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优秀人才的培养。

2.训练设施不够完善。由于资金短缺,很多高校体育训练场地训练设施不完善,没有标准的体育场馆,也没有良好的训练器材,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体育人才需要消耗人力物力,需要充足的体育经费,资金投入的情况直接影响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高校需要重视体育专业的发展,在体育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训练环境,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提升学生的个性化创新能力。

3.教练员水平不足。在个性化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教练占据主导地位,我国高校教练员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练都是由某一方面有专长的体育教师担任,虽然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竞技体育实战经验,缺乏创新意识,平时学校安排的任务繁重,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影响了学生的专项训练,所以要想培养个性化的体育人才,高校首先要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的体育教练。

4.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多数为传授式为主,按照固定的课程进行模式化培养,不注重学生为主体,教师一味地传授,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些教师甚至只为了完成任务,而不顾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在体育专项方面也不能够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抑制了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发挥,使学生完全在教练的指导下死板地训练,缺乏对体育的兴趣与热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训练心情。所以,高校课程设置需要全方位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主体,体教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个性化思维。

三、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体育人才的方案

1.体育人才选材。人才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在选材方面严格要求,建立起选材系统,为了体育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选材,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生理特点等多方面,重视测量指标,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对体育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所以在体育人才选拔的时候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观念,教练在不断完善训练教程的同时,选材思维也要不断更新,考虑到运动员的自身条件,了解竞技比赛项目之间的差异,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都能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促进以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不能盲目地选材。对于体育人才的选拔,当然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体育部门在人才选拔方面要与教育部门紧密合作,扩大体育人才选拔范围,挑选出优秀的有潜力的体育人才,进而提升体育人才的质量,促进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提高教练员的创新意识。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离不开好的教练指导。教练在体育训练中占据主导地位,有的教练只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略了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运动项目,不改变教练的教学观念,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高等学校教育,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教练,鼓励教练参加进修,提高教练的创新意识。随着竞技规则的不断变化,教练员在训练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自己陈旧的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体育知识技能,不断开拓创新,以发展的眼光进行体育训练,充分了解运动员的心理动态,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训练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共同研讨,共同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训练的能力,结合实践,分析个性化培养的意义,全面提高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做一名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教练,为高校的体育事业建设贡献力量。

3.创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个性化的体育人才一定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自主训练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教练在培训过程中不是一味地灌输和传授,学生也不是一味地机械式的学习,在学习导向中,学生的思维不能被简练控制,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教练在学习中给学生提供有利资源,提出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训练中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发挥自身的判断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练发展良性关系,共同探讨,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单一的增强学生体质,关注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方面的发展,限制了学生个性化与创造性的发挥,所以高校要丰富教学知识,教学内容弹性化,灵活化,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给自己充分展现个性的机会,改善教学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探索,真正体现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4.重视学生个性化意识的培养。在高等学校教育中,体育专业最能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意识,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教育应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拥有健全的心理品德,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个性的真实存在,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不仅仅是针对某一方面而言,而是对整体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引入创新性的评价方式,要重视学生的开创性表现,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增强教师的思想意识,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自主的创新,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方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培养,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的合理化发展。

5.加强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要建设良好的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在实际训练中总结经验,开展综合性办学,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分析问题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学校及社会组织的竞技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汇到学校进行系统化训练,在体育教学中,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个性化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学以致用,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真正用到实践中去,增加学生所学知识信息量,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念,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创新。

6.营造良好的训练环境。不完善的训练设施显然会影响学生的训练激情,教学环境不好,学生的训练热情会降低,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学校要给予一定的支持,提供充足的训练资金,建立体育场馆,完善、维护运动器材,为学生的训练提供一个有益的场所。实践证明,训练场地的布局、颜色搭配、训练空间等等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学生训练的心情。构造良好的训练环境,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方面的发展,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主动性,在基本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提高个性化水平与综合素质。有了良好的训练环境,就可以合理地延长训练时间,加大训练强度,为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体育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最佳场地,但是目前我国高校针对个性化体育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高等院校要找出问题的根源,正确地解决,为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1]董晓春.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12).

[2]钱应华.论基于创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的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8,(5).

[3]柳世凯.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创新型和个性化[J].中国人才,2010,(11).

[4]刘长江,王保金.普通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5).

[责任编辑 吴迪]

G80-05

A

1673-291X(2017)09-0138-02

2016-12-18

郭阳(1974-),男,陕西三原人,副教授,硕士,从事体育人文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型教练个性化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睡着了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