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验实训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2017-12-23 19:30:55
当代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财务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国内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验实训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王保军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转变,财务日益与国际接轨的需求加大,财务人才比例失衡越来越严重。寻求和识别国内外会计专业实训模式的差异化与共同点成为当下我国财务人才培养的重点。但是目前研究鲜有探讨我国与美德等发达国家间的专业化差异。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模式的特点、目标等总结,着重于两方面研究:一是国内外会计专业教育模式间的异同,二是国外的教育模式对我国改善当下教育模式的启示。希望通过比较分析,寻找和识别出国内外教育模式的优劣和互补点。

会计专业;高职院校;比较分析

我国自从1978年恢复会计专业教育以来,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我国开始从会计准则方面着手,逐渐实现与国际会计教育的趋同。随着《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与《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两份报告的出台,这标志着我国在会计教育上与国际接轨获得了初步进展,也标志着我国逐渐重视财务人才对企业、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两方面研究局限:一是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仍然不够完善,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向西方成熟的教育体系学习;二是我国与国际的教育模式究竟存在哪些异同,这些异同对我国的教育是优势还是劣势。鉴于此,本文试图弥补这两方面局限,以推动我国财务人才培养。

一、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验实训模式现状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现状,主要可以总结为四方面:一是财务实验实训的方式与内容各不相同,有的高职院校教授内容仅仅局限于表面,个别院校对教育内容要求很低,学生学到的仅仅是简单的成本计算和会计分录列示,而且各自采用的实训设备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学校采用用友软件,有的采用其他财务软件,且教师大多数未在企业实践中探索过,难以教授学生结合实践操作的财务知识。二是教学内容陈旧,财务教学是一门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会计准则每年都在更新,因此学生接受的必须是每年最新的知识,但是教材中的案例往往都过于陈旧,一些原有的手工制作的原始凭证在互联网环境下已经逐渐改变,因此这样的教材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与时俱进的财务人才带来了阻力。三是高职院校只注重一味的追求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的评估,教师仍然是依靠自己在教学中、教材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教授,而缺乏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规范化。四是实训模式过于单一,学校考虑成本,尤其是高职院校,经常会将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分开,上半学期着重于理论教授,下半学期着重于上机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能更适用于本科及以上的教学,并不适合高职院校教学,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二、国内外会计专业教育模式比较分析

1、国内外财务教学模式分析

国外财务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教学工厂模式、双证模式、TAFE模式、双元制模式。一是教学工厂模式,也叫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最初是在新加坡较为常见,这种模式是美国一所大学最先提出的,目前在我国也逐渐开始推广,主要是工厂或者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办实习基地,在实践中教学,能够更快的将理论知识应用至实践财务操作中。二是双证模式,这种模式在日本较为常见,主要分为校内与校外职业教育,这里的双证是指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日本目前正在实行终身教育,注重学校与社会评价的一致性。实际上,这种双证模式在英国也称为工读交替模式,在英国主要是双证交换,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也有人将这样的模式教学称为三明治课程,这种教学模式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中学习,也因此被日本与英国广为推崇。三是TAFE模式,这种模式在澳大利亚是较为常见的,该模式主要聚焦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以就业为导向,旨在培养高专业能力、高素质的财务人才。四是双元制模式,这种模式在德国最为常见,该模式是旨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主要是采用阶梯式的,主张教学是由浅到深的过程,这种模式与校企合作模式、双证模式有些相似。

我国财务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分别是校企合作模式和项目化模式。一是校企合作模式,目前在台湾新竹产业园区、北京中关村等全国高新技术园区最为常见,在我国企业和学校主张产学研合作一体化,在大学中建立实习基地,这种“以企养校”与“以校办企”的模式也逐渐被我国高职院校认可。二是项目化模式,这在我国高职院校,尤其在高校中最为常见,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平台和横向项目,学校为企业的项目提供技术与知识支持。

2、国外财务教学特点分析

与我国财务教学相比,西方的财务教学相对较为成熟,19世纪20年代初美国等西方国家仍然沿用英国的师徒制,但是随着CPA逐渐受到大众的追捧,20年代末美国财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CPA考试,直到50年代美国正式建立起了自己的会计体系,但是这时的会计教育目标仍然没有变。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财务核算逐渐转变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手工核算,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与实践需求开始背离,美国进行了大幅度的会计教育改革。直到90年代初,AECC的成立宣示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简单的成为一个会计的专业人员,而是成为一个职业会计师,即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此外,西方的会计教育十分强调入门教育,在正式课程开设前经常会优先开设一门叫《会计学导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接下来要学的课程。

美国的会计教育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它的教育目标主要围绕实践操作能力、核心转换能力、认知能力和知识构建能力而设置的,其中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核心转换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沟通、自主、管理信息、自我评价、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认知能力主要是运用、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知识构建能力主要是职业道德与专业基础知识。它的课程设置十分的灵活,在《会计学导论》课程中没有固定的教材,而是采用身边的报纸、期刊、广播等素材,从这些事例中了解会计是什么,以及会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它们的许多课程设置均与当地的会计相关考试紧密联系,而且很灵活的转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例如西方的“三明治”课程设置,一年实践操作与三年理论教学,将实践与理论很好的结合。

三、国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高职院校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

施一公曾经说过,研究性高校如果以就业为导向,这肯定是出了问题,因为就业是高职院校该想的事。西方教育对我国的课程理念启示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入门教育,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未踏入过专业大学的学生,甚至很多学生是初高中辍学的学生,他们对会计知识知之甚少,如果能在会计课程开设前,有一门入学教育《会计导论》,具体介绍会计的由来、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会计的就业范围等等,这将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实践技能培训,以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会计教育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以CPA考试为主要目的,二是以实践操作为主要目的,而后者更为盛行。英国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通常是由会计实践的专家教授,其中“三明治”课程是尤其需要我们学习的,但是目前我国推行这一教学的难点在于企业不愿意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去实习,因为财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一旦交换不熟悉的员工,将会带来许多账务问题。三是将课程定位在高端专业人才培训领域,学习英美教学理念,教学的一部分目的是培养考试人才,CPA证是会计领域最权威的证书,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可以围绕CPA考试进行教授。

2、改变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难点。一是要改变教学观念,学生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学习固定的专业知识,而是学习方法,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这就需要在课程教授中实现双向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西方很多学校采用圆桌教学,教师在圆桌中间教课,学生随时可以进行提问。二是实践渠道,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实习机会应该不再局限于实体企业,通过虚拟互联网技术可以在互联网企业、财务软件运营企业等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此外,国家也在陆续建设师生交流、实验和实训基地。三是财务专业教学也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挑战,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财务知识应用,而是通识教育或者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例如互联网金融财务需要财务、金融及互联网技术等多项专业知识。

3、改变高职院校教学培养目标

西方教育采用“双师”教学,目前在我国专业硕士教育也采用了这样的方式。高职院校也可以采用“双师”制,既要学院内部的理论学者,又要外部的会计事务所一线工作者。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不与实践脱节,又可以从老师的事务所获得工作机会。此外,财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非常重要,学院对教师的选聘必须基于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实践资质。因此,院校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标准化,而且对教师本身也要标准化。

四、结语

目前我国财务人才培育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是高职院校,重在培育实践能力,二是研究型大学,重在培育理论能力。目前我国会计实训正在与国际接轨,识别与探寻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对我国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模式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国内外财务教学的异同,结果发现国外的教学工厂模式、双证模式、TAFE模式、双元制模式均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因此提出了高职院校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改变教育模式、改变高职院校教学培养目标三点启示。但是本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限于研究文献与研究案例,对国外的教学特征仍需进一步深究,建议后续研究可以完善。

[1]熊雯婧、安婷婷:浅析国内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实训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S1):214-214.

[2]杨燕: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之比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56-58.

[3]徐恩景、朱家荣、韦丽青:国内外高职会计专业实验实训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77-79.

(责任编辑:周瑞华)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实训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水利财务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