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建设集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考

2017-12-23 19:30:55
当代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整理基础设施

(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天津市政建设集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思考

王君

(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国有企业集团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关系到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使集团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并带来最佳效益,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按照“上游有质量、下游有规模”的原则,从突出规模、突出效益两个方面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有企业集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天津市政建设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成立于2007年,是在天津市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过程中,由原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企业组建而成的市属企业集团。集团定位为竞争类市场化的区域开发投融资平台,从成立到2015年末,集团净资产、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8%、17%、28%、11%,打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生态绿化四个核心产业板块,具备年投资百亿规模的实力和成熟的综合融资能力。但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集团积累了产业依存度较为单一,财务风险较高,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诸多问题。集团按照“上游有质量、下游有规模”的原则,从突出规模、突出效益两个方面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集团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产业竞争力,科学、客观、全面的认识产业结构现状,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生态绿化四个核心产业板块是集团城市综合开发主业的有机组成,但四个核心产业板块在形成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同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从产业资源创造价值的方式来看,集团四个核心产业板块具有极强的关联性,集团主导的以路换地、以地换房、以生态绿化提升项目整体价值的城市综合开发模式,充分发挥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房地产开发领域的专业优势。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土地整理和房地产开发主要是创造外部价值,直接形成收入和效益;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绿化更多是创造内部价值,为集团的土地整理和房地产项目提供价值增值。

从对集团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的贡献来看,2015年集团营业收入中,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生态绿化占比分别为2.7%、68.4%、19.3%、4.8%。2015年集团利润总额中,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生态绿化占比分别为-5.3%、53.2%、38.2%、6.8%。土地整理和房地产开发两项主导产业对集团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贡献率总计占80%以上并呈逐步上升态势。目前,集团房地产形成了以商品住宅、商业地产、老年公寓为主的产品格局,占比分别为58.1%、35.8%、5.7%。

二、集团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集团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依存度单一、财务风险水平偏高、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1)产业依存度单一,是指集团经营效果对房地产和土地整理产业的依赖性过强。房地产和土地整理产业的产出规模,直接决定着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但房地产和土地整理行业的关联性极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近年来,在房地产市场普遍低迷的大形势下,集团的经营规模保持平稳发展,但今年以来伴随着行政手段限购、多套房差异化信贷等调控举措的层层加码,房地产企业高成长、高利润、高杠杆的发展模式和依靠囤地、高额负债、持续负现金流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继续将集团的主要经济指标维系于单一行业,难以实现企业持续、均衡的增长,也不能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

(2)财务风险水平高,是指集团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值。2015年底,集团资产负债率达到90%,按产业划分,基础设施建设企业92%;土地整理企业90.7%;房地产企业90.8%;生态绿化企业83.6%。从现金流活动分析,集团2012年至201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1.74亿元、-38.73亿元、47.46亿元、-28.27亿元。从本质上看,资产负债率高反映了集团投资规模增长与净资产规模偏小、间接融资比例偏大与直接融资比例偏小的矛盾;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值反映了集团投资规模增长与经营性收入偏低的矛盾,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集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尚未得到有效结合。

(3)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是指经营、资产等主要经济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5年集团收入利润率仅为3.2%,存货周转率为22.9%。按产业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生态绿化的收入利润率分别为:-5.7%、3.5%、1.6%、5.1%,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0.5%、25.5%、18.4%、37.4%。对照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分为优秀值、平均值、较差值),上述产业的经营、资产等指标均处于平均值和较差值之间,反映了集团资产利用效率偏低、投资项目回收期过长、短贷长投等矛盾。

三、集团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内容

集团作为以城市综合开发为主业的国有投资企业,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是本着“上游有质量、下游有规模”的原则,在做强城市综合开发主业的同时,推进产业链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1、做强城市综合开发主业,重点是突出规模,关键是优化产业结构。

(1)继续巩固发展土地整理主业。土地整理是集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培育并发展新产业,开展合作转型的平台,也是开展城市资源综合开发和运营的主要载体。集团土地整理企业利用在手储备土地资源,引进、培育和孵化产业,探索城市资源的运营和管理(为政府提供购买服务)及相关新产业。未来还需要继续拓展合作渠道和方式,加快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增加土地整理方面的项目储备,新开发1~2个土地整理的大项目、好项目,解决后续持续发展平台问题。

(2)做好房地产业的战略调整。未来房地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城市核心区仍为房地产稳定发展的主流地域布局,“首置、首改”仍将是主流产品,房地产仍将作为集团实现收入规模的主要来源。集团所属房地产企业优先考虑在集团的土地整理项目摘地并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实现一、二级联动。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思路,优先考虑布局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产品结构,突出特色地产,与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和互联网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加快项目开发、销售节奏,有效保证回款,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在未来,还要探索旅游地产、体育地产、养老地产等各种主题地产。

(3)巩固和创新发展基础设施产业。集团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继续承接我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参与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巩固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未来还要加快资质提升和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利用全产业链(代建、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监理等)形成自身发展模式,探索城市养管产业,从而实现产业转型,介入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研究并推广PPP模式,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寻找新城镇改造等项目。

2、延伸产业价值链,重点是突出质量,关键是探索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对接

产业竞争力体现在产业的价值链高端。集团作为投资性质企业,要不断探索金融资本和现有产业资本的结合。

(1)充分总结小贷公司运营经验,探索和掌握金融资源运作规律。集团发起设立了融鑫小额贷款公司,自2012年成立至2015年底,累计发放贷款431笔,累计放款50亿元,年均利润总额5000万元。“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融资规模,改善业务结构,探索股权投资,研究保理、资产管理公司等相关业务,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2)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平台和股权基金等现有金融领域资源。在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完成17亿元首次定向增发的基础上,继续筹划直接融资,包括房地产开发、智慧城市及相关新兴产业等项目。在已设立的并购基金基础上,继续大力开发“PE+上市公司”模式,适时适度参与基金投资及管理业务,重点寻求政府引导基金合作项目,积极对接政府平台相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团参与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不仅可以为并购重组业务储备优选项目,也将成为多元化业务的一个重点方向,投资项目退出实现的投资收益成为利润来源之一。

(3)打造多层次的资本运作平台。充分利用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上市渠道更为多元的契机,加快上市源企业的培育和辅导,进行辅业剥离、股份制改造,规范并减少关联交易,提升经营效益。目前集团正在培育的上市源企业4家,有2家即将在新三板挂牌。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完成5家企业在新三板或创业板上市,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要从目前的27%提升到40%以上。

(4)积极探索国有股权流转运营,通过股权投资和并购重组完善产业布局。集团目前有近92家控股企业,其中50%以上的全资子公司,全资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累计近55.73亿元。“十三五”期间,集团要探索股权退出机制,使所属企业逐渐从非优势的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将资源与资产集中于优势主导行业。同时,要选择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关联企业进行收购或兼并,在满足集团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适度扩张的基础上,完善城市综合开发产业结构布局,为集团收入来源多元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1]赵凯: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调整理论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陈青姣:集团公司产业平台战略要素、类型与效能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6.

[3]李双成: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3.

[4]张文:资本倍增:资本运作、众筹与新三板上市[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林志红)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整理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43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5G——“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产业结构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9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