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巴菲特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88)
探析全面营改增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李军
(广州巴菲特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88)
2012年1月营改增政策在上海进行试点工作,涉及到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是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一种模式。一般而言,征收增值税企业能够减少重复纳税现象的发生,能够推动社会形成良性发展循环,因此,从基本属性上分析,营改增税收政策属于减税政策,能够实现对各项费用的抵扣,降低企业的成产成本。其中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成本管理占据了重要的内容,积极降低企业纳税负担、减少生产经营成本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从营改增政策入手,对营改增下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性加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旨在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营改增;企业;成本管理;策略
毋庸置疑,营改增是我国税收体制改革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可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的和谐进步[1]。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在企业发展中营改增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营改增下企业成本管理同样面临机遇与挑战,在新时期,如何紧紧把握营改增的基本要求,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值得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1、营改增政策的内涵
自2012年营改增开展试点以来,所涉及到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被成为6+1模式,从基本属性分析,所谓的营改增是建立在传统增值税税率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在原先17%、13%的税率中额外增加了11%与6%两种税率类型,因为行业不同,所以执行的标准也不相同[2]。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购买增值税服务可以通过抵扣的方式减少税收征收,且对于出口的货物以及技术均可以享受增值税零税率。在此基础上可以将营改增定义为将传统的营业税税收项目改为征收增值税,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将纳税对象划分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其中对于超过500万的企业划为一般纳税人,不超过500万的企业划分为小规模纳税人,且根据实际的情况制订不同的纳税方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实施税收筹划,以此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实现对企业的成本管理。
2、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原因
在1954年法国率先进行了营改增,所以从时间角度分析,我国实施营改增的时间比较慢,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历程后,我国营改增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营改增能够将传统营业税增收时所出现的重复征税现象进行改善,且营业税劳务已经不会进行有效的抵扣。另外。在传统营业税征收模式下,企业并没有在有利的发展环境中发展,还有一点是因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我国外贸出口在发展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各种高昂的税率会导致产品的定价比较高,在发展中会处于不良的发展趋势。在此发展趋势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需要由国家的税务局进行征收以及管理,打破传统模式,与时代接轨。
1、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其一,营改增对企业营业成本有所影响。从全局出发可以清楚了解到,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大多数企业的营业成本呈现出不断下滑的发展趋势,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营改增政策将价税从之前的税收体系中抽离出来,有一部分纳入到了成本之中,而有一部分则作为进行税额的方式存在。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增值税实现了对原先营业成本的切割。假如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前抵扣进项税额的采购成本为R,增值税率为Z,那么营改增之后的营业成本则可以表示为R/(1+Z)。其二,营改增对企业的营业收入造成影响。从某个角度分析,在企业营业收入中营改增政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将传统的营业税进行了改革,简而言之便是企业的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其中并不包括营业税的征收比例[3]。其三,营改增对企业的税收成本产生影响。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营改增的试点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根据实践证明,营改增政策并没有对现代服务业产生减税的作用,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的税负负担有所加重。其中对于规模较大与较小的企业而言(规模大小的区分以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还是以下作为标准),虽然并没有享受到税额抵扣的各项政策,然而从某一个角度分析,在税率下降的时候,会导致企业税收成本有所下降。还有一点是营改增在企业购买各项设备的时候可以进行税额抵扣,由此同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2、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影响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问世,企业要想通过该政策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必须不断完善、改进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体来说,营改增政策的应用,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有着这样几个影响。其一,营改增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对于企业的利润表来说,营改增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这样几点:第一,从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上来看,由于原值的减少,使企业所累计的折旧额度不断减少,间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第二,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企业的经营收入将变成不包含增值税的存款,减少企业的经济收入,而小型企业的增值税率和营业税率相比较低,提高小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二,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由于营业税、财务处理方法的不同,在企业支出、收入资金的处理时,将发生巨大变化,严重影响到企业现金的流通。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和企业营业税核算期间会计科目将相对简便相关。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核算科目增加了多个明细,间接增加会计的核算难度,给企业的税票、纳税申报造成影响。若此种情况下未及时处理企业的相应环节,将无法面对企业的税务风险。
3、营改增对企业税负产生影响
其一是成本结构影响了税收负担。因为企业的类型众多,且不同的企业所依靠的标准也不同,其中无论是哪一种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成本结构均对税收负担有所影响,其中在企业成本中人力成本以及工资成本占据了重要比例,且这部分成本无法进行项税额抵扣,尤其是对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因为税率得到增加,可以抵扣的范围比较少,所以企业的税收负担会得到增加,而对于年销售额低于500万的企业,尽管不能进行税额抵扣,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其税率逐年下降,这种情况下则会导致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其二是固定资产购入对税收负担有所影响。
1、加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还能促进企业自身获得较大的发展。由于现今社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企业内部推行市场化管理已经是势在必行的趋势了。在工程企业中,推行内部竞标制度,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各项管理漏洞。另外,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内部的服务机制不断完善,使其和企业推行的内部招标制度相一致,推进内部招标制度在企业中的推行。其次,对于企业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有效降低。
2、围绕成本管理调整企业财务分析方式
需要根据企业进行的成本管理具体情况,对自身的财务分析方法以及手段进行合理调整。在对全面营改增制度进行实施之后,企业所开展的计税方式以及相应的财务处理方式都可以结合企业进行管理工作的实际以及相关政策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还需要对企业内部所使用财务报表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是因为企业之前的营业收入是含增值税的,而全面营改增之后,企业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则不包括增值税。另外,在全面营改增实施之后,企业的营业成本也需要进行价税分离,并且需要对企业的税额进行单独的列示工作。也是由于营改增之后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结构得到了相应的调整以及完善,因此,需要企业的管理层对过去所使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在横向财务指标以及纵向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以及比较的过程中,将营改增的相关因素从表中剔除,同时也需要在对净利润指标发生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营改增对企业盈利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符合真实性以及合理性的要求。
3、加强进项税额管理
毋庸置疑,自全面营改增实施以来企业管理面临重大的机遇,其中进行税额管理更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要求,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笔者认为企业需要尽可能地避免降低管理成本而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进行机械设备的租赁,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重视,选择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作为主要的材料供应商,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增值税占用发票的有效性与全面性,才能在新形势下真正完善进行税额抵扣工作,避免增值税无法进行抵扣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对小规模纳税人以及选择纳税人方面,需要将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作为主要的管理目标。
综上所述,随着营改增的实施,企业的税务负担减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更多的挑战。这样的情况在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将企业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促进企业获得良性发展。另外,由于全面营改增的实施,对于企业开展的财务管理方式以及经营管理模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发展中需要对政策的调整进行及时的了解,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充分协调,尤其是需要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岗位培训工作给予重视,对市场形势进行充分把握,从而在市场变化的过程中掌握主动,对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进行极大降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身的生存空间。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五点出发,分别是加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素养、加强调整企业财务分析方式,期望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帮助。
[1]蒋明琳、舒辉、林晓伟:“营改增”对交运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5,03:68-77.
[2]李映红:营改增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2:29-30.
[3]吕连菊、邱茹芸: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5,16:89-91.
(责任编辑: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