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色牧场发展综述

2017-12-23 12:58葛天岚胡求光
市场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牧场渔业蓝色

葛天岚,胡求光

中国蓝色牧场发展综述

葛天岚,胡求光

21世纪陆域资源短缺,海洋资源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建设蓝色牧场能够有效弥补粮食产量不足的缺陷,在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能促进渔民结构的转变。通过海洋牧场的演变趋势、发展条件和未来发展方向三方面来阐述未来海洋牧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表明蓝色牧场作为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蓝色牧场;发展状况;研究现状;中国

一、引言

在陆域资源不断匮乏的时代,开发海洋牧场,尤其是离岸养殖的牧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三五”是推动我国渔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积极推动蓝色牧场建设是顺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蓝色牧场”作为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但是我国关于“蓝色牧场”的文献较少,本文将整合收集到的现有文献,从传统概念、发展形势、条件基础和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对“蓝色牧场”概况作一综述。

二、蓝色牧场概念内涵演变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拥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直接管辖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相当于整个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广阔的海域中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资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丰富的海洋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规划和利用。随着近几年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陆域资源的逐步枯竭,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才逐步受到重视。

蓝色牧场的这个概念源自于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指在没有人干扰的海域中,利用多个人工鱼礁、海草床等建造的适合多种鱼类共同生活的人工养殖场,其配备的科技设施有环境监测系统和防止鱼类逃逸系统,不仅不会影响到海水和周边的环境,还给海洋生物创造了一个人造的海洋世界,为底栖生物和各层鱼类兼存提供环境,这极大地提高了产出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还大大提高多种海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方昆,2010)。

相比于传统的“海洋牧场”,“蓝色牧场”则更为重视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

本文提出的“蓝色牧场”是指在特定的海域通过投放人工鱼礁等渔业设施,在借助现代科技(卫星、遥感、生物工程等)的同时结合海洋自身的生态系统对指定海域进行现代化,系统化的管理,利用海洋的天然水域环境为海洋生物营造出一个适宜其繁衍栖息的,可以人工控制的生存空间,并且在持续高效地产出高品质水产品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生态型渔业模式(胡求光,2015),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繁殖和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蓝色牧场的实践发展综述

目前,为解决人口数量的快速膨胀和陆域资源的日益短缺造成的粮食安全危机,人类将目光投向海洋,渴望从海洋中获取新的资源。从发达国家的蓝色牧场建设中可以看到,它的建设有助于改善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使渔业资源得到增值和养护,并且可以大大提高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促进海洋经济一体化和谐发展。因此蓝色牧场作为一种多技术应用的增殖型渔业类型,它代表着未来渔业的发展趋势,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兴盛中(王爱香,2013)。

(一)国外蓝色牧场的演变历史

在60年代后期以美国为中心的许多国家,开始迅速进行海洋的开发。美国早在1885年就进行了为期70年的普鳕放流实验,虽然最后试验关闭了,但它同挪威在1884年至1971年间进行的普鳕放流一起,为今后的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陈君,1998)。

“海洋牧场”的构想最早是由日本于1971年提出的,虽然当时对海洋牧场的概念、定义、内容和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即便如此,日本也建成了日本黑潮牧场———世界上第一个海洋牧场(佘远安,2008)。同时韩国也与2007年建成了统营海洋牧场——韩国第一个“海洋牧场”(韩保平、李励年,2008)。

国外关于“海洋牧场”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杨金龙(2004)指出日本的海洋牧场建设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居于世界前列。韩国有关方面早已制定了自2000年到2050年在沿海全面建成海洋牧场的50年计划,来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美国也早于1968年提出建造计划,并于1974年在加利福尼亚建立起海洋牧场。国外相关经验表明,建造海洋牧场有利于提高海洋环境质量,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周边海域的开发,增殖水产资源,并且事实证明效果显著。

(二)国内蓝色牧场的萌芽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海洋渔业,特别是海水养殖业快速发展,先后出现了四次“蓝色浪潮”。一些学者看到了海洋在食物供给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开发海洋国土,发展“蓝色农业”的设想。

我国“海洋牧场”的概念最早由曾呈奎院士于1981年提出,随后,一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开发利用海洋,发展“蓝色农业”、“海洋牧场”的重要性及其广阔前景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发展的重点、主要路径、存在问题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当下,我国蓝色牧场的理论普及面已经扩大,人们也深入了解了建设开发蓝色牧场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的沿海地区将蓝色牧场作为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不仅提高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将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经济(杨金龙,2004)。

四、蓝色牧场发展的条件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蓝色牧场作为现代化渔业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其选址技术在整个蓝色牧场的建设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型的科学技术是其赖以发展的基石;此外,自然资源也是影响海洋牧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选址要求方面的要求

林军认为选址不仅是海洋牧场建设的首要环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这项工程是相当复杂的,海洋牧场的选址过程中需要顾及到当地的资源状况、海洋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渔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状况等多种因素,选址要求极高,选址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海洋牧场的建设。研究表明,蓝色牧场的选址应在流速平缓的海域,同时要求海域的底层流速以低于0.8m/s为宜。除此之外,应当选择拥有地质平坦且坚硬的海床的海域。

许强(2011)指出为实现并提高海洋牧场建设的经济效益,首先要确立海洋牧场建设目的;其次,在确保为目的服务的基础上,海洋牧场的选址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相关情况确立选址来确保海洋牧场选址的科学有效。2013年许强又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影响海洋牧场选址的诸多因素。

(二)依托技术方面的研究

解决人工生息场的建造和改良、对生物的行为控制、环境调控、生物资源的监测等问题是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因此,研制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微量投饵系统对实现海洋牧场中系统化的渔业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武立波,刘运胜等,2010)。

由于蓝色牧场属于半开放式养殖,如何确保养殖鱼类不会逃逸出去,以及如何吸引外来鱼类进入牧场是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张磊等人指出,当前我国海洋牧场中多以人工驯化鱼类为主,发展鱼类的自动驯化技术是建设蓝色牧场的必要条件之一。保障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是依靠生物资源监测与管理系统,但对海洋中渔业生物的资源监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海洋中安装配备超声波发生器来控制鱼类的活动范围,防止鱼类逃逸,实现放牧化管理仍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陈立群,2006)。随着于GIS、RS、GPS技术的发展,海洋牧场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也在应用到海洋牧场监管中并不断创新。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投入资金和技术建设蓝色牧场,但是由于对海洋牧场所需要的水质监测系统研究还比较滞后,同时传统海事浮标的高使用和维护成本也大大阻碍了建设蓝色牧场的进程,所以导致了蓝色牧场的建设无法从现有的研究中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撑(陈中华,2012)。

五、蓝色牧场发展趋势方面的研究

我国蓝色牧场的发展目前仍存在沿海地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渔业管理和资源缺乏保护、对蓝色牧场的研究不充分以及渔民的教育力度缺乏等问题。

我国虽然有许多自然条件优良,适宜建设蓝色牧场的港湾,但是蓝色牧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的合作,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及渔民的共同参与和投入(杨金龙,2004)。但是发展蓝色牧场可以很好的缓解人类对海产品的过度需求引起的近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海洋牧场的建设符合政府的产业导向,对我国在未来参与国际海洋科技竞争都有重要意义。并且我国已有相关科学家及管理人员赴韩考察和访问,这为我国未来更好的发展蓝色牧场奠定了基石(陈力群,2006)。

预计本世纪内,“蓝色牧场”将不断出现在许多国家的海域,成为继传统打捞业和海水养殖业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渔业生产模式。同时因为我国现行的渔业生产经营多为个体户经营,而海洋牧场的建设和运营则需要政府、企业和渔民等多方利益集团共同合作,这既是一项公益性项目又是经济效益型项目,建立产权明晰的管理运营机制是确保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环节(于会娟,王金环,2015)。

六、结语

从蓝色牧场的发展条件看,我国的港湾大多都是自然条件优良,适宜建设海洋牧场,但海洋牧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生物学、海洋物理学、气象学等各种学科相关方面技术人员的合作,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渔民的参与和投入。结合目前情况,蓝色牧场的建立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管理,在提高技术含量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保障措施,并且以不破坏生态为基础进行蓝色牧场的建设。

从蓝色牧场的建设过程看,虽然我国关于蓝色牧场的研究仍然简陋,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且起步迟,发展缓,技术差,但是随着国家对其日益重视,我国正在努力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吸收并提高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中国国情,开发适应我国需求的蓝色牧场。

从蓝色牧场发挥的作用看,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也能缓解我国陆路粮食紧缺问题,同时也可以改善海洋的生态环境,提高海洋承载能力和维护海洋资源保持可再生状态。除此之外,蓝色牧场的发展可以带动一连串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等。在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共同促进发展。

[1]方昆.海洋牧场:中国人未来的“蓝色”粮仓[J].中国国家地理, 2010,(10):284-305.

[2]邱士明.深耕“蓝色牧场”推进海洋开发[N].中国经济时报, 2013-11-22(A12).

[3]胡求光,王秀娟等.中国蓝色牧场发展潜力的省际时空差异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05):70-81.

[4]王爱香,王金环.发展海洋牧场,构建“蓝色粮仓”[J].中国渔业经济,2013,(03):69-74.

[5]佘远安.日本海洋牧场发展情况及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J].中国水产,2008,(03): 22-24.

[6]韩保平,李励年.韩国渔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J].水产科技情报, 2008,(04):164-167.

[7]杨金龙,吴晓郁等.海洋牧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渔业经济,2004,(05):48-50.

[8]林军,章守宇等.象山港海洋牧场规划区选址评估的数值模拟研究:滨海电厂温排水温升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 (05):816-824.

[9]林军,章守宇等.象山港海洋牧场规划区选址评估的数值模拟研究:水动力条件和颗粒物滞留时间[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 (3):452-459.

[10]许强,刘舜斌.海洋牧场建设选址的初步研究——以舟山为例[J].渔业现代化,2011,(02):27-31.

[11]于会娟,王金环.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推进我国海洋牧场建设[J].农村经济,2015,(03):50-53.

[12]许强,章守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舟山市海洋牧场选址评价[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01):128-133.

[13]田涛,陈勇等.獐子岛海洋牧场海域人工鱼礁区投礁前的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4,(01):75-81.

[14]武立波,刘运胜等.海洋牧场远程监控投饵系统设计[J].渔业现代化,2010,(02):23—25.

[15]陈中华.基于物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2.

[16]张磊,胡庆松等.海洋牧场鱼类驯化装置设计与试验[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03);398-403.

[17]陈力群,张朝晖等.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模式——海洋牧场[J].海岸工程,2006,(04):71-76.

[18]陈君.迎接21世纪海洋蓝色革命的挑战——国际海洋牧场研究进展评述[J].江苏科技信息,1998,(09):4-7.

胡求光,通讯作者,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

F205

A

1008-4428(2017)08-44-03

葛天岚,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大学阳明学院大二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牧场渔业蓝色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蓝色的祝愿
蓝色的祝愿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海上牧场
蓝色使命
蓝色的五月
叮当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