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尹 健
千里会诗仙
文_尹 健
一年就两个长假:春节和国庆。春节多在家团圆,而国庆不冷不热,是个不错的旅行季。把心愿中的多个目标梳理一番,决定按照排行榜之序,去千里之外的安徽当涂,拜谒长眠于斯的“诗仙”李太白。
出发时,阳光明媚。本想来个“两岸猿声啼不住,千里江陵一日还”,奈何激情车撞上免单路,常常是行进间这高速就渐渐变低速,再到干脆不动,放眼处车海茫茫,顿时倒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
堵堵停停中,很晚才进当涂县东南10余里的太白镇,又在黑夜迷失中闯了红灯,兜来转去一番,终于在李白墓园不远处找到住宿地安下身来。
墓园从来不是热门之地,一早进园,不出所料地看到游人稀少。我倒满意,本该是清静肃穆之处,最好是风过树响草鸣,这方是和逝者对话的意境。只是虽无人知我虔心远路而来,但仍心中忐忑,许是不济世文青特有的心态。
李白墓园与太白祠是墓祠一体。举目望,只见整个园区背靠青山,亭台楼阁镶嵌着白墙黛瓦,小桥池塘生发着垂柳飘荷,好一副避世田园的气派。想行遍天下美景的太白先生能中意于此,一定自有乾坤深意吧。
胸怀天下,站在浪漫主义诗坛最高峰的李白对当涂确是高看的。在他颠沛流离的生命旅程中,曾七次来此。当然,最后一次,是于走投无路的境地下来投靠做当涂令的族叔李阳冰的。李白是傲岸自负的,“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是其刚直不阿精神的昭示。但他却极为尊崇南朝齐著名诗人、宣城太守谢朓,曾诗云“一生低首谢宣城”。青山为谢朓常游之地,所以又名谢公山,也成为李白魂牵梦萦之地。记得前年去宣城,又读到那首著名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其“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后句正是李白夸奖自己的诗如谢朓般秀朗清发。
但李白在62岁病逝于当涂后并未葬在青山,李阳冰是将他葬在与青山相对的龙山。一直到55年后,他的生前好友范作之子时为宣歙观察使的范传正找寻到他的孙女后,才得知他的真实心愿。于是范传正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范传正亲自为新墓撰联:“谢家山兮李公墓,异代诗流同此路。”并在墓前建享堂一座,成为今天太白祠的前身。
在太白祠的祠堂中央,有李白晚年的汉白玉立身塑像,我注意到,诗仙的手中并没有捧着诗卷或举着酒杯,而是抓着腰悬的三尺剑,似要随时拔剑出鞘,杀向毁掉盛唐气象和他报国理想的安史之乱叛军。
长满青草的李白墓并不高大,甚至远不如在郑州看到的刘禹锡、李商隐墓。在我心中,这显然是不符诗名的比例,站在墓前有些感伤。又想起在湖南平江找寻到的杜甫墓,那更是如在角落般的狭小,难道诗坛伟人诗名越盛越落魄乎!墓碑上所刻写的“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就是杜甫的手书。
李白是诗仙、谪仙,更是酒仙,所以墓前石供桌上摆满各开口的瓶装酒,看牌子,几乎是清一色的鼎盛李白、诗仙太白之类,倒也有趣。
我没给太白先生带酒,我的方式是捧一本刚买的《李白传记》绕墓一周,再放于墓碑旁拍照算是纪念,希望诗仙能感知后辈对他的敬仰。
出墓园仍想,李白墓虽不甚高大,但其一生却是以展翅高飞的大鹏为精神化身的,从《李太白全集》开卷之《大鹏赋》到“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的《临终歌》莫不如此。这正是他爱国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情怀的真实体现。
尹健 现就职于国网安阳供电公司。安阳电力文学艺术协会秘书长,喜欢各种方式的旅行,发表过多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