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记者 王光亮
“互联网+” 让服务更贴心
——漯河供电公司“互联网+”营销服务纪实
文_本刊记者 王光亮
截至11月28日,低压居民智能交费客户88.05万户,低压居民智能交费用户覆盖率达到99.99%,居全省首位。
这是漯河供电公司“互联网+”营销服务交出的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11月5日,漯河供电公司装表接电工陈恒收到漯河市某小区的计量装置故障处理工单后,前去现场处理。完成装表作业后,他打开营销移动作业终端,选择“电表装接”应用模块,拍下表计底数并上传到营销系统中。几分钟后,信息归档工作就全部结束了。
没有良好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人民用电的能力和水平就是一句空话。今年以来,漯河供电公司不断提高作业智能化水平,从内部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数据采集测试 于江新/摄
“原来是传统的人工抄表,现在是系统采集,我们基本已经实现了智能化。”漯河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王慧告诉记者,漯河供电公司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丰富移动作业终端功能,增强现场综合供电服务能力。该公司推动营销移动作业实用化,在计量、营业电费、市场、智电、稽查等专业开发了电表装接、采集运维、电费催收、业扩报装、用电检查等多个业务微应用群组。现场作业之外,漯河供电公司还在后台营销服务能力上做文章,深化系统应用。在具体业务中,该公司积极开展线上受理业务,利用互动设备方便用户体验线上办电渠道,展示极简极速报装的便捷,大厅主动引导高低压客户线上自助办理业务,指导客户下载按照掌上电力手机APP,或者使用95598供电服务网站,网上报装,网上受理业务,目前该公司线上报装率98%以上。
长期以来,由于现场检查阻力大、风险高、不确定因素多,反窃电工作存在较大难度。为此,漯河供电公司根据智能化设备监测用户电量使用情况,通过分析电流、电压、线损、波形等数据变化情况,构建历史数据、同行业数据、用电档案信息等多种比对模型,提高对窃电客户的识别精度,绘制窃电现场画像,使反窃电人员足不出户精准抓捕窃电客户。
家住康平小区五楼的王改志老人年过六旬,腿脚不便。如今有了智能交费业务,他再也不用去供电营业厅交电费了,“现在家里电表都是预付费,先交费,后用电,电费余额不够时,会给我发送短信提醒。我玩手机不太在行,就把短信发给儿子,他通过‘掌上电力’APP,同样可以帮我交电费!”如今,在漯河市,像王改志这样的居民用户在感受到了智能服务的体验后,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加入智能交电费的“大军”中来。
这是漯河供电公司“互联网+”营销服务成效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漯河供电公司不断加强智能业务的推广宣传,依据国家电网推出的现代科技平台,要求公司全员务必熟练掌握电e宝、掌上电力APP等线上交费的使用方法,各台区客户经理建立分管供电辖区客户微信群,并在微信工作群及朋友圈里主动宣传线上交费模式,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实现了居民客户从线下交费变为线上交费习惯的行为转变。
为提高企业使用电e宝等线上交费方式交费,提高线上交费比例,漯河供电公司营销部专门组成由新进员工组成的智能用电协助小组,专门上门为客户讲解线上交费的便利性,现场指导企业财务人员下载安装企业版电e宝,为企业使用线上交费提供便利。
针对农村居民,漯河供电公司采取“走村入户”的方式推广智能交费业务,通过向村民演示交费流程、讲解具体操作方法,直观地向村民展示智能交费带来的便捷,并向用户发放“电e宝”、掌上电力操作手册和《居民用电安全知识手册》。通过讲解“电e宝”等App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并现场指导用户进行下载、安装和绑定,宣传“互联网+”交费方便快捷的优势和特点,让用户亲身体会到了足不出户办理用电业务和交费的方便快捷,提升电力用户对“互联网+”交费方式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为提高线上交费率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以来,漯河供电公司对全市的五保户、低保户每户返还10千瓦时电。现在,这项惠民举措已经坚持了5个年头,给当地的低收入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漯河供电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结合省发改委,决定对全市非集中供热区域“一户一表”城乡居民用户,在2017年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时段内,累计用电不高于1120千瓦时部分,按照0.56元/千瓦时执行;高于1120千瓦时部分,按照0.61元/千瓦时执行。简单来说,在用电低谷用电比用电高峰用电每月多出100千瓦时的话,就可以节省15元,以一个家庭每年用电1500千瓦时为例,每年最多可以节省225元电费。
在办理业务中,漯河供电公司发现很多老年人用电户的登记信息时常会发生变更,有的老年人也不知道什么是微信。“我们针对这种现象,公司专门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到老年人的家庭中核实信息,不厌其烦地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手机微信。”该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坚持上门服务,增强工作人员内部的交流,高效解决问题,让漯河市的老年用电户及时地用上了放心电,彻底解决了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