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伟
转换叙述视角,学会讲故事
何 伟
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会拥有世界。”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新闻的核心是‘人’。先有对‘人’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讲一千、道一万,人类所有文化产品的实质,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我们很多学生作文,显得千篇一律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了对人个性的关注,人云亦云,让人感觉味同嚼蜡。
因此,写一篇好文章,首先要学会讲故事。美国著名批评家布依尔也认为,叙事作品中的空间,它是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题旨的重要方式。作者通过谁的视角、采用什么样的话语描述故事空间,不仅对小说情节结构产生影响,也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因此,运用叙事学知识,学会适时捕捉有价值的素材,学会讲故事,这很重要。很多平淡无奇的经历,只要擅长打磨,就会打磨出光芒四射、一波三折的故事。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故事和审美心态不一样了。同样是半小时,过去可以慢条斯理地讲一个长故事,现在却可能要把长故事分解成几个完整的短故事,再组合在一起,才能引人注目。
其二,还可以转换叙述视角,也能胜人一筹。比如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为何几十年以后,依然是经典?就是作者采用两种视角来关注老师,开篇几段是儿童视角写老师的幽默可笑,而结尾是成人视角,写对老师的感激;两种视角交叉,欲扬先抑,让人难以忘怀。“回初中看望老师”是高一学生常写题材,但多千篇一律,很少有学生能写出新意。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可否以当下和过去两种视角写出对老师态度的理解?可否用另一位老师的视角来写,或用老师家人的视角来写?经过有意识的权衡和设计,就会发现一件平常小事背后的意义,找到凸显意义的最佳手段,原来是这样与众不同。
下面我们就同一篇文章,尝试采用不同的叙述视角,看看如何编织精彩的故事,才能讲出精彩,讲出情感,讲出人性。
一株玉米的温度
刘敬胜
此刻,我正站在一片玉米地里,与一株成熟的玉米四目相对。我望着它,以凝视的目光。它,亭亭站立,以相同的目光审视着我。
它还是一粒种子时,被小心地封藏搁置,等待播种。那时它金黄色,皮肤光滑,躯体饱满,散发出成熟的魅惑。摸一下,能感知它身体的硬度,放在嘴里,与牙齿碰撞,一定会发出嘎嘣的脆响。
麦子收割前一周,父亲扒拉开拥挤的麦子,分出清晰的麦垄,然后扬起手里的镢头,使劲刨向脚下的土地,地上便出现一个显眼的小坑。父亲随手在口袋里一捏,很幸运地,它被捏在了手中。手轻巧地一丢,它灵巧地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不偏不倚地落在了坑里。父亲的脚一伸一踢,像一个灵巧的机器,把土坷拉踢碎。松软的泥土覆盖了它的身体,连同从父亲布满皱纹的脸上流下的汗水。它最初的日子,有了一滴汗水的温度。
它隐藏在地下,造成周围几只蚯蚓的恐慌。胆怯的蚯蚓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把清凉的身体,小心翼翼地靠近这位不知名字的天外来客。来来回回的穿梭后,疏松的土壤里,蚯蚓似乎嗅到一丝萌芽的芬芳。土壤里的水分,和蚯蚓身体的润滑液润湿了它干爽的身体,在大地的体温里,躯体渐渐润泽,如盛开的花朵,在微小的胚胎里孕育出纤细的嫩芽。嫩芽冲破泥土的牢笼,在以后周而复始的时间循环里,沐浴正午的阳光,凝结暗夜的露珠。
它生长,它身边的草儿也陪着一起成长。大草给它遮遮凉,小草给它挠挠痒。头与头相贴,脸与脸相对,亲吻之类的肌肤之亲不可避免。好在它们的世界单纯到纯粹,不像人类非要编织约束的网,因此可以尽情地谈情说爱。偶尔人工的干预,有的草儿被拔走,锄掉,刈割,可是总会留下一些生命顽强的草儿还固执地追寻最美好的初恋,义无返顾地匍匐在它脚下,给它爱情的温暖。
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它的腰身循序渐进地丰满,青色的玉米棒被外皮包裹,伸出的触须光洁和柔软。一只肥胖的虫子被诱惑了,正窥视着发生的一切,寻找合适的机会,偷偷潜藏到它身体的内部。也许在一个阳光烈烈的正午,或者是一个繁星闪闪的长夜,虫子伸长蜷缩的身体,目光炯炯,小心翼翼地从绵软的触须里深入,在玉米棒的中心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衣食无忧的天堂。它的身体里便有了一只虫子的温度。
一株成熟的玉米一生会凝聚多少种温度?我观察了许久,也无法说清。可是在今天,我确实能感觉到它摇曳的身体里,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温度,在烘烤着一颗冰凉的心。
(选自 《读者 (乡土人文版)》2010年6月)
[点 评]文章叙述视角看似普通,以全知的视角,观察一株玉米的情况。但是写法不同一般,文章并非是说明文,来说明玉米的根、茎、叶等情况。观察玉米,只不过是一个由头,通过作者眼里的玉米,想象这株玉米的成长史。作者由一粒玉米种子,想到了父亲的辛勤耕种情况,想到了玉米在地底下的生长情况,想到了在地面上方(空中)的情况等,写出了玉米成长的不易,表达出玉米的成长并非孤立的,而是跟周围密切联系的。一个个细节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得这篇散文的确精彩。
当然,对于这篇散文,我们也可以转换叙述视角,对其进行一番加工改造。虽然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文章结构又成为另一种图景了,甚至有耳目一新之感。
一株玉米的告白
何 牧
我是一株即将成熟的玉米。此刻,我正亭亭站立在一片玉米地里,凝视着远方,盼望着主人将我收割。
对如今的状况,我自豪不已。曾是一粒种子的我,浑身金黄,皮肤光滑,躯体饱满,散发出成熟的魅惑。如果那时你摸一下,准能感知我身体的硬度;如果你把我放在嘴里,与牙齿碰撞,一定会发出嘎嘣的脆响。被小心封藏搁置了一个秋冬后,我热切地等待着播种。
来年五月,麦子收割前一周,主人扒拉开拥挤的麦子,分出清晰的麦垄,然后扬起手里的镢头,使劲刨向脚下的土地,地上便出现一个个显眼的小坑。他随手在口袋里一捏,幸运地被他捏在了手中,我兴奋不已。他轻巧一丢,我便灵巧地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不偏不倚,落在了他刚刚刨出的坑里。他的脚一伸一踢,像一个灵巧的机器,就把土坷垃踢碎。松软的泥土便覆盖了我整个身体,连同从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流下的一滴汗水。在最初的日子里,我的身体里就有了一滴辛劳的汗水。
隐藏在地里的我,引起了周围几只蚯蚓的恐慌。胆怯的蚯蚓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弓起它们清凉的身体,小心翼翼地靠近我这位天外来客。来来回回地几番穿梭探寻后,在疏松的土壤里,蚯蚓似乎嗅到一丝萌芽的芬芳。
几天后,土壤里凝聚的水分,混合着蚯蚓身体的润滑液,润湿着我干爽的身体。在大地的体温里,我的躯体被渐渐润泽,在微小的胚胎里,孕育出纤细的嫩芽。嫩芽冲破泥土的牢笼,如盛开的花朵。在以后周而复始的时间循环里,我沐浴在正午的阳光里,吸食着暗夜晶莹的露珠。
我快乐的生长着,并不寂寞。身边的草儿陪着我一起成长,大草给我遮阴,小草为我挠痒。我们头与头相贴,脸与脸相对,亲吻之类的肌肤之亲不可避免。但我们的世界十分单纯,并不像人类非要编织相互约束的情网,我们清清白白,尽情地谈情说爱。偶尔也有人工干预,有的草儿被拔走,刈割,锄掉,一些生命顽强的草儿总会成为漏网之鱼,依然固执地追寻最美好的初恋,义无返顾地匍匐在我的脚下,企盼着爱情的孕育。
经历着风吹雨打,也经过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腰身循序渐进地丰满起来,外皮包裹着青色的玉米棒,伸出的触须光洁而柔软。一只肥胖的虫子似乎被我诱惑了,蠢蠢欲动,窥视着我身边的一切,想寻找合适的机会,偷偷潜藏到我身体的内部。
一个阳光烈烈的正午,肥胖的虫子刚刚伸长蜷缩的身体,目光炯炯,贪婪地将它长长的触须深入我的肚里,梦想打造出属于它衣食无忧的天堂。幸运的是,主人除虫来了,在除虫液的笼罩下,转瞬之间,各种害虫灰飞烟灭。
收获的季节来了。主人背着背篓,一脸惊喜,望着我这株颗粒饱满的玉米,他小心翼翼地将我掰下,放入他的背篓里。
也许明年的春天,我会再次成为玉米种子,完成生命一次新的轮回。
[点 评]改造后的文章,以玉米的视角来看人间百态、自然风景,写出玉米眼中的世界,表达出玉米的成长史。但文章的主旨有所变化,文章通过改造,主题已经向“奉献、成长、成熟”的方面改变,看似相同,实不相同。
下面我们再看另一篇作文《老墙》,两位学生对同题作文的转化。
老墙沉默着,夕阳的余晖将它的身影拉得悠长悠长。
厚重的墙体上舒展着细腻的纹路,有一种轻柔的触感。池塘边的芦苇,夹杂着苇叶的芬芳,在落日造就的光影变幻中,散发出一种饱经沧桑的淡然气场。
老墙寓居于北城外的山上,这里的天空绽放着无尽的蔚蓝,平地而起的树拥攘着围在老墙身旁,空气里跳动的是生命的灵魂,还有那纷飞的百鸟和树叶,拥抱着温暖。
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总是日复一日在我身旁玩耍,攀爬着大树,在草丛中玩耍,碎了满地嬉戏的影子,轻轻地抚在老墙的皮肤上,格外舒畅。
老墙衰老的身躯逃不过时间的摩挲,老墙的躯体逐渐产生可怕的裂缝。不知何时,斑驳的老墙上出现了一个个大大的“拆”字,还用一个个红色的圆圈围住,让她无法逃遁。老墙抱着一身的疲惫,闭上了双眼,沉睡过去。
一天,又一群孩子带着一大堆,残缺的各种颜色的粉笔头,在老墙身上肆意地涂鸦,欢畅淋漓,最后把玩具扔进了老墙旁边的水塘里,嬉笑着四散而去。水塘里,散发出一圈圈涟漪,荡向远方。
一棵弱不禁风的小树苗,不知何时跌落在老墙脚下,变成了老墙的新邻居,在狂风的吹拂下,柔嫩的叶子哗啦啦响个不停,似乎表明站立起来的决心,又似乎在召唤着沉睡的老墙。但这巨大的响声,并不能唤醒老墙。老墙也许并不愿意在沉眠中醒来,关于它的历史,关于它的荣光,关于它的一切,回忆似乎意味着残忍。也许,这样沉睡会更好,不会有一点伤痛,直至被现代化的推土机推到,而轰然坍塌。
不知何时,一阵阵亲切而温情的摩挲,像一阵春雨,唤醒了沉睡的老墙。
老墙终于睁开了眼。它的眼前出现了一群富有活力的人。他们有男有女,有白发苍苍的,也有年纪轻轻的。他们都带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旁边堆着许多建筑材料,正在对我老墙进行加固。还有一群年轻人带着画笔,提着水桶和颜料,带着眼镜,对老墙比划着,一起开始了作画。老墙望着身旁水塘里倒映着的斑驳的影子,不由眼睛湿润了,感触万分。
原来,老墙沉睡后,关于老墙拆还是不拆的问题,在这个小镇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争议了两三年,最后各路专家也被请来了,据说老墙是宋代就有的,保护老墙的观点最终占了上风。老墙被看做这个小镇的文物永久地保护下来。
夕日欲颓,老墙倚靠在老树身旁,沉默地望着远方。在金色的余晖里,老墙似乎又看见多少代前孩子们嬉戏的模样,想起了有关池塘的点点滴滴,这些都充斥在老墙温暖的记忆里,不知还会走过多少春秋。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老墙不由笑了。
[点 评]这篇作文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即万能视角,冷静的观察这个社会的一角——老城墙,语言流畅。城墙的历史一笔带过,将树、天空、池塘、人的各种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历史的沧桑变迁中,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写出人们最终战胜了贪欲,保护历史,保护文物。
那么,如何以这篇文章为蓝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造呢?下面这篇作文仅仅留下“老墙”这个意象,其余部分则另行加工,改造出来的新作品,又大不相同,甚至让人击节赞叹。请看下面另外一篇《老墙》。
老墙沉默着,夕阳的余晖将它的身影拉得悠长。
我轻抚着老墙,厚重的墙体上舒展着细腻的纹路,指尖传来轻柔的触感。黄褐色的土块夹杂着秸秆的芬芳,在落日造就的光影变幻中,散发出一种饱经沧桑的淡然气场。这种气场,仿佛结成了一张厚实的网,安静地守护着村庄。
墙根处聚集的庄稼汉们端着热腾腾的晚饭,有滋有味地吃着,间或大声攀谈几句,然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他们被热气熏红的脸庞和紫红的胸膛感染着老墙。老墙墙缝里冒出的几簇野草,在晚风的吹拂下簌簌地抖着,仿佛在应和他们的笑声。
晚饭过后,月亮升起。月光镀在老墙上,为老墙增添了几圈朦胧的光晕。老人、妇女、孩子们三五成群,亲密地交流着一天的趣事。老墙此时投下的黑影将他们包围着,仿佛一位慈爱的祖母,以包容关切的目光深情地望着她的孩子们,守护着他们质朴踏实的愿望。明日,他们又要开始新的一天的劳作,将小麦收割、脱粒,入仓。脱粒时飞扬的陈屑,映着他们的笑脸,展露出心中真真切切的欢喜——不同于城市中人们彼此间淡漠的神情。乡村间的人们在这种平凡但不单调的日子里踏实地过着,白天认真虔诚地耕种,夜间在老墙的守护下亲密地交谈。
老墙以一位老者的姿态默默地倾听着这些朴实人们的倾诉,慰藉着他们在红尘纷扰中的心,多少年来,他们对待土地、生活、生命都是绝不敷衍,虔诚恭敬,这是他们祖辈以来未曾改变的坚守,更是他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展望与憧憬。
过了几个月,我再次访问老墙,却已寻不见她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上整齐划一地摆着各种类型的健身器材。大人、小孩玩得不亦乐乎,爆发出一片欢声笑语。
我上前询问老墙的踪迹,得知老墙被推倒了。回答者的眼里俨然有一片失落之感,毕竟老墙是他们多年来的精神家园。然而,当我回望这一片开阔的广场时,新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他们的眼里又燃起兴奋的火焰,新生活的蓝图已在他们的脚下铺开。他们又开始了热情的交谈,话题中增添了对新生活的无限展望。望着他们朴实的笑脸,我也笑了。眼前仿佛又幻化出老墙的身影。虽然老墙已经不在,但她早已把那种淡然、踏实、朴素、厚重的气息,注入了庄稼人的血液,铸成了他们坚实的初心。
明天,他们又将展开新的劳作;夜晚,我仍将看到他们那灿烂的笑脸。
[点 评]文章从“老墙”这个小角度写出了当今的农村、农民的变化,令人回味无穷。“老墙”代表着过去,是一种贫穷却温暖的象征;而平静的生活、新建的广场,是新农村的象征。文章写出了生活变化巨大,但不变的是农民的初心,是农民的坚守,这种初心可能不崇高,但像老墙一样朴实、厚重。贫穷的日子里,他们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挥汗如雨;发展的日子里,他们依然四处奔波,早出晚归。农民的生活永远忙碌,也永远充满欢笑,永远向前奔跑。
马克·吐温说:“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手里拿着“叙事学”这个锤子,就会留意身边小事,琢磨如何对情节单位进行结构性重组,才能讲出滋味,挖出新的意义,讲好一个个故事。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弘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