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英语语言测试的挑战、特点和项目设计

2017-12-22 07:37:33黄妍琪
长江丛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测试项目学习者考试

徐 飞 黄妍琪

儿童英语语言测试的挑战、特点和项目设计

徐 飞 黄妍琪

英语语言测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很多学者对语言测试的理论和实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对儿童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测试研究却极度匮乏。为此,本研究梳理了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儿童英语语言测试面临认知情感特征、测试内容和测试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的挑战,提出儿童英语语言测试具有测试时间的阶段性、测试形式的多样性和测试任务的真实性的特点,介绍了适合儿童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测试项目形式。本研究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儿童英语语言测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儿童 英语语言测试 挑战 特点 项目设计

一、前言

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在低幼阶段开始学习英语,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中国国力的强大,很多中国父母希望孩子把学习英语当作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认为使用英语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基本能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纳入学生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必修课程,并对英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指导性意见。为此,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师不仅仅要面对如何教授学生的英语,还要考虑如何评价学生,并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英语语言测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很多学者对语言测试的理论和实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对儿童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测试研究却极度匮乏。为此,本研究在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梳理介绍儿童英语语言测试面临的挑战,呈现的特点和具体的测试策略,以期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研究者关照儿童英语语言测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儿童英语语言测试面临的挑战

针对儿童英语学习者的测试不同于成年英语学习者的测试,这是因为诸如儿童生理特征、语言测试目标、语言课程内容、测试方法和学习理论等因素的影响。儿童的生理发育特征和他们作为初学者缺乏对外语知识的足够了解是制约研究者开发有效测量工具的重要原因。测试工具的实用性也是大规模儿童外语测试项目开发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儿童认知情感特征

测试项目的形式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由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水平所决定的(Schaffer,2004)。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理解、意识、判断、情绪和学习。其中注意力是最首要的认知因素,在解码信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shman & Conway,1997)。儿童自学龄开始便能发展出自觉的注意力,这使得他们能将注意力专注与学习任务上。但是儿童启示的非自觉注意力仍然极易受到内外部刺激,如噪音、灯光、颜色、饥饿和疲惫等因素的影响,会使他们很快从既定的任务重分散注意力。研究发现,6-8岁儿童在完成单独的学习任务时,注意力实践最高能维持15-20分钟,并且这一任务还必须能吸引他们的兴趣(Wesson,2011)。理解力是儿童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研究(Vernon& Vernon,1976)认为,儿童注意和提取图片中细节信息的能力比他们理解整幅图画的能力更强。因此,测试项目应采用一系列小图进行测试,而非大幅图片,以避免对儿童理解能力造成困难。情感特征同样对儿童测试表现有显著影响(Rea-Dickins,2000)。虽然儿童对英语的态度通常比较积极,但儿童学习英语的动力与教室环境、师生关系和同伴交往等密切相关。测试实施和测试本身与日常学习活动场景不同,会使儿童产生陌生感,从而产生压力,甚至丧失兴趣和动力,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尽量安排熟悉的老师让学生重建安全感(Hughes,1989)。

(二)测试内容选择

测试的语言内容是儿童英语语言测试面临的另一个挑战(Hsieh,2016),这很大程度上由教学大纲和使用的教材决定。在我国英语是外语,学生对英语的接触主要在学校,学生的语言水平极大地被限制在学校教学内容范围内。儿童英语学习教材通常围绕常见话题编写,而词条和短语通常是由故事情节所决定的,这就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儿童所学的各类教材文本几乎没有使用一致的词条和短语(Kulas,2012)。为此针对同一年龄的儿童的英语语言测试,如何划定能覆盖通用教材核心内容的测试项目存在较大困难。另外测试项目的构念、效度、信度、交互性和反拨效应这些测试的质量指标都会影响和决定测试内容的选择。为此考试开发者不但需掌握考试构念的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有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深度分析,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合儿童英语学习者的测试内容。

(三)测试实施可行性

任何测试都需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因素,儿童英语语言测试也不例外。测试的可行性和社会影响是涉及、开放和使用考试的必须要考虑的因素(Carr,2011)。除了前面提到的测试对象的生理情感特征和测试内容选择等方面带来的挑战以外,还应该考虑到考试的公平性和考试论题问题。Kunana(2004)提出了考试公平性框架,认为考试除了有效之外,还应不带有偏见(如标准化的环境和项目功能差异),保证考试实施过程的安全规范,以及考生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如考试须熟悉设备使用,有条件和机会了解目标考试等)。在考试伦理方面,考试过程中参与者匿名尤为重要,这需要考试设计之初就设计好合适的测试流程。无论是儿童考生还是考官都不能在运输、评阅、存档等任何环节泄露身份信息。考试成绩报道对教师、学生或者权威部门的公布有极高的要求,必须充分体现考试结果的有效信息。

三、儿童英语语言测试呈现的特点

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外语能力发展过程与他们母语习得过程越相似,那么他们就越不可能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语言规则(MacWhinney,2005;Paradis,2004,2009;Skehan,1998)。语言学习建立在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两个独立的过程基础上。内隐学习是基于记忆环境中未经有意识分析的整体的、成块的、公式化的表达。外显学习是基于规则的学习,学习者通过掌握的共识和规则形成新的语言产出,以及用新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观点。这两种学习的郭恒是动态交互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学习者更依靠外显学习的能力。作为低幼阶段的儿童学习者通常表现出内隐的学习能力。为此,针对儿童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特点,我们应该用与成年人不一样的方法和技巧来测试儿童英语学习者。我们应该设计适合儿童生理特征、语言水平、认知水平和社会情感发展能力的测试工具。

(一)测试时间的阶段性

儿童英语语言测试在时间上表现出阶段性。儿童的注意力时长较短,因此测试项目的时长应该基于儿童在指定活动中所能保证专注的时间(Brewster,Ellis & Girard,2002)。把一个较大的测试项目分解成若干较小的具体的测试任务,让儿童考生分阶段完成,在测试过程中允许间隙。

(二)测试形式的多样性

儿童英语语言测试在形式上应该是多样的。儿童由于其生理和认知特征,在英语语言测试方面的形式要多样(Rea-Dickins & Rixon,1999),不仅要有形成性评价,还要有终结性评价,要有知识测试,更要有行为表现测试。同样的任务如果反复重复,将导致儿童乏味无趣,从而影响评价效果。

(三)测试任务的真实性

测试任务的真实性是指测试任务与目标语言实际运用的接近程度(Carr,2011)。在非正式的教师进行测试评估比大规模的正式考试更能保证测试任务的真实性。为了选择适合儿童学习者的具有较高真实性的测试任务,命题人员需要认真分析用在日常教学的教材和其他资料的素材,如学生课余时间看的连环画或卡通等。

四、儿童英语语言测试项目设计

在儿童英语语言测试项目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儿童的认识方式、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激发和保持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建议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将评价有机地渗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既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儿童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即时的评价和反馈,也要设计一些与平时课堂教学活动相近的评价活动,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国外研究者(McKay,2006;Rokoszewska,2016;Nikolov,2016)围绕语音、词汇、语法,以及听说读写等知识和技能,设计了针对儿童英语学习者的测试任务。课程教材中使用的任务往往整合了多种语言技能。但是在评测中,还是需要专注于单一的技能,这样就能更具体地测试某一单项技能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确定儿童学习者语言技能的优势与不足(Alderson,2005; McKay,2006)。

(一)儿童英语语言知识的测试项目

英语语言词汇包括词汇、语法、语音等内容,以下便是各项语言知识内容的测试形式(见表1-表3)。英语词汇分为接受性和产出性,两种形式的词汇由于其掌握的要求不一样,因此测试的形式也有区别,具体测试形式见表1,表2。

表1 儿童英语词汇知识的测试项目

表2 语法知识的测试项目

表3 语音语调知识的测试项目

(二)语言技能的测试项目

英语语言技能常见的有听说读写四种技能,针对儿童语言学习者,拼读也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本文将分别进行介绍常见的测试项目,具体见表4-表8。

表4 拼读的测试项目

表5 听力理解的测试项目

表6 口语的测试项目

表7 阅读理解的测试项目

表8 写作的测试项目

五、结语

儿童英语学习虽然处在学习的最初阶段,但是由于儿童的身心特点的特殊性,为了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儿童英语学习者的测试就变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对儿童英语学习者的测试缺乏应有的重视。本研究根据国外相关文献,初步介绍儿童英语语言测试面临的挑战,呈现的特点和各项具体的测试项目的设计,但作者呼吁对儿童的英语语言测试要注重评价和过程和反馈,注重诊断性评测,鼓励儿童自我评估(Butler,2016),发挥同伴评测的积极作用,同时希望有更多的学者研究儿童英语语言测试的规律和效果,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

[1]Alderson J.C..Diagnosing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The interface between learning and assessment[M].London:Continuum,2005.

[2]Ashman A.F.&Conway R.N.F..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educ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J].Routledge,1997.

[3]Brewster J.,Ellis G.& Girard D..The primary English teacher’s guide[M].Essex:Pearson Education,2002.

[4]Butler Y.G..Self-Assessment of,and for,Young Learners’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ssessing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Glob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

[5]Carr N.T..Designing and analyzing language test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6]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7]Hsieh C.N..Examining content representativeness of a young learner language assessment: EFL teachers’ perspectives[A].M.Nikolov.Assessing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Glob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M].New York:Springer,2016.

[8]Kulas K..The selection of vocabulary for EFL lower-primary school textbooks[M].In 10th Teaching and language corpora conference,The Institute of Applied Linguistics,University of Warsaw,Warsaw,Poland,2012.

[9]Kunnan A.J..Test fairness[A].M.Milanovic,C.J.Weir.European language testing in a global context: Proceedings of the ALTE Barcelona conference[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262~284.

[10]MacWhinney B..A unified model of language development[A].J.F.Kroll,A.M.B.De Groot.Handbook of bilingualism: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49~67.

[11]McKay P..Assessing young language learn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2]Nikolov M..A Framework for Young EFL Learners’ Diagnostic Assessment:‘Can DoStatements’ and Task Types[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

[13]Paradis M..A neurolinguistic theory of bilingualism[M].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4.

[14]Paradis M..Declarative and procedural determinants of second language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9.

[15]Rea-Dickins P.,Rixon S..Assessment of young learners’ English:Reasons and means[A].S.Rixon.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Some research perspectives[M].London:Longman,British Council,1999:89~101.

[16]Rea-Dickins P..Language testing.Special issue:Assessing young learners[Z].2000,17(2).

[17]Rokoszewska K..Techniques Used to Assess Language Areas and Skills at the Lower-Primary Level:Research Results.Classroom-Oriented Research[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

[18]Schaffer H.R..Introducing child psychology[M].Oxford,UK:Blackwell,2004.

[19]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0]Vernon H.,Vernon M..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processes[M].London:Academic,1976.

[21]Wesson K..Attention span revisited.[EB/OL].http://sciencemaster77.blogspot.com/2011/01/attention-spans-revisited.htm,2011-01.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本文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级科学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儿童外语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编号:2016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测试项目学习者考试
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项目准入标准制度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篮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的训练方法——体育中考篮球测试项目训练心得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你考试焦虑吗?
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
准备考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修订研究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