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亚林 蒲丽灵
在邕泰国留学生中文读物选择兴趣导向及其对策研究
黎亚林 蒲丽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泰国留学生选择中文读物的兴趣方向进行研究,从留学生阅读动机、阅读类型、中文书籍体裁等方面进行分析,为高校图书馆、教育文化部门如何提供合理的书籍以及留学生如何合理选择中文读物两个问题提供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泰国留学生 中文读物 阅读 兴趣方向
阅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阅读,既可以扩充词汇量、又能巩固语法知识,而且阅读也是提高学生汉语水平、感受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程辉,2014)。大部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认为学好汉语对于未来的工作十分重要(黄萍、吴修贤,2011)。留学生对于汉语阅读材料的难度接受状况具有普遍性,不愿意阅读难度大的汉语材料,喜欢有趣味性的内容(丁安琪、吴思娜,2011)。历年来越来越多的泰国留学生来到广西学习,尤其是在邕一些高校的泰国留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因此,笔者针对泰国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的情况及其兴趣导向进行分析研究,于2017年1月到3月之间对在邕三所高校的泰国留学生进行访谈,同时分别从阅读类型、中文书籍体裁、阅读动机等方面展开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在邕泰国留学生选择中文书籍的兴趣方向,以此为语言工作者和中国文化传播者提供更真实更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以留学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的泰国留学生为研
究对象,总共发放了210份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了其中110份。在这110份调查问卷中,男生的问卷一共有37份,占总数的34%;女生的问卷一共有73份,占总数的66%。
表1 调查对象大致情况
笔者统计了抽样调查的泰国留学生对阅读中文书籍的动机的选择频次,计算出了对应的百分比,同时将了解中华文化、提高自身的修养、增长专业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考试要求、个人兴趣、放松身心及其他这七个主要动机分别编号为А、B、C、D、Е、F、G,如表2所示。
表2 泰国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的动机(多选)
表2中对应的D类和Е类分别代表的阅读动机是考试要求与个人兴趣,也是所占比例最高的,即40%。按照百分比的高低依次往下排的阅读动机是增长专业知识,提高阅读能力(C类)、了解中华文化(А类)、提高自身修养(B类)、其他(G类)和放松身心(F类)。可以看出,抽样调查的泰国留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的动机在于汉语考试要求以及个人对某类中文书籍感兴趣;部分学生希望通过阅读中文书籍来增长专业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以及了解中华文化;部分学生希望通过阅读中文书籍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放松身心及其他。由此可见,大部分留学生是以个人兴趣与考试为出发点阅读中文书籍。
笔者在选项中设置了十类不同类型的书籍,分别为报刊杂志类、科学技术类、经济贸易类、政治军事法律类、历史地理类、教育体育类、语言文学类、艺术类、化工类及其他,依次编号为 a, b , c , d, e, f, g, h, j(见表3)。
表3 留学生经常阅读中文书籍的类型(多选)
在表3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语言文学类(编号g),其次是历史地理类(编号e),接下来按照比例由大到小的类别依次是报刊杂志类(编号a)、教育体育类(编号f)、其他(编号j)、经济贸易类(编号c)、科学技术类(编号b)、艺术类(编号h)、化工类(编号i)和政治军事法律类(编号d)。我们从中可以得知,抽样调查中的泰国留学生更热衷于看语言文学类、历史地理类及报刊杂志类等偏文科类的中文书籍,科技、经济和体育类书记所占比例较为平均,而政治军事法律类与化工类书籍,所占比例最低。
表4 选择中文书籍时更倾向于哪个年代
表5 阅读中文书籍的哪类体裁(多选)
由表4可以看出,泰国留学生经常阅读的文学类书籍中,中国现当代书籍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近现代书籍,所占比例最小的是古代书籍;而由表5可以看出,泰国留学生经常阅读的中国文学书籍中,小说类占的比重最大,选择已超过半数,而其他三项所占比例较为平均,戏剧类书籍所占比例最低。
笔者还统计了留学生选择阅读此类书籍的原因的选择频次,分别为该书最近较为流行、随意浏览或在图书馆和书店偶然发现、喜欢该书的作者、个人兴趣、专业需求和他人介绍或某些媒体推荐(见表6)。
表6 倾向于阅读某类中文书籍的原因
由表6 可知,留学生阅读相关中文书籍的原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喜欢该书的作者,其次是专业需求,接着是该书最近较为流行。由此可见,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受作者影响及专业需求影响较大,而他人介绍或某些媒体推荐所占比例最低。
笔者还统计了泰国留学生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中文书籍,分别有以下选项:自己购买、电子阅览、图书馆查阅、朋友赠阅及其他(见表7)。
表7 泰国留学生获得中文书籍的方式
由上图可知,泰国留学生获得中文书籍的方式中,自己购买所占比例最重,其次是图书馆查阅,最后是朋友赠予和电子阅览等。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大部分留学生是通过自己购买和去图书馆阅览书籍的方式获得中文书籍,也有部分学生是选择通过电子书籍与朋友赠予等方式获得中文书籍。
(1)在抽样调查的泰国留学生中,在选择阅读中文书籍的动机方面,大部分倾向选择以考试要求、个人兴趣、增长专业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了解中华文化为阅读中文书籍的动机。这说明部分泰国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的目的仅是依照内心的兴趣去阅读中文书籍,而考试要求、增长专业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了解中华文化这三项动机都属于功利性动机,即大部分泰国留学生选择阅读中文书籍是为了提高中文水平、增强中文阅读能力或应付汉语专业考试。
(2)在选择经常阅读中文书籍的类型时,大部分泰国留学生更倾向于阅读语言文学类、历史地理类与报刊杂志类,而只有少部分留学生选择教育体育类、科技经济类、化工类和政治军事法律类。这是因为语言文学类、历史地理类与报刊杂志类与其他中文书籍类型相比汉语词汇整体相对较简单,这对学习汉语的泰国留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来说,这是阅读中文读物的最佳选择。而且据上述图表统计,留学生阅读此类中文书籍原因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喜欢该书的作者、个人兴趣以及专业需求,说明留学生在选择某类书籍时会受该作者影响,而对某类型书籍感兴趣以及因为专业考试需要而阅读该类书籍也占主要因素。而这三类书籍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是语言文学类。语言文学类中,泰国留学生又更倾向选择现当代时期的中文书籍以及中文小说,因为中国古代或近现代书籍都是文言文或半文言文半白话文字体,这对泰国留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看此类书籍时容易失去耐性。而现当代文章大部分都是简单易懂的白话文,易增加留学生看中文书籍的自信心,提高其看中文书籍的积极性。大部分泰国留学生爱看中文小说,因为小说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更具趣味性,能吸引留学生积极主动观看此类书籍,还能让留学生在看小说的同时,增加中文词汇量并提升对中文的兴趣度。
由表7可知,大部分留学生是通过自己购买(包括学校教材以及自己网上或书店购书)和去图书馆阅览书籍的方式获得中文书籍,所以教育文化部门与高校图书馆怎样提供合适的条件与书籍对提高泰国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的兴趣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在针对泰国留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应更重视阅读课程的开设比例和课时数,应将阅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比如可以规定每位泰国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中文书籍阅读,老师可以规定阅读书籍的数量,每读完一本中文书籍后用中文写下一篇读后感,学期末有专门的老师检查阅读状况与读后感,以此督促留学生进行中文阅读;其次,高校为留学生提供的教材应更注重实用性,并根据各级的不同中文水平提供相对应的中文教材,难度宜适中。教材内容应更与时俱进,增加具有趣味性的中文小说或引进现当代较出名的中国作家的小说节选部分等以此来增加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的兴趣;最后高校还可以在校园活动方面多设置关于阅读的活动,比如专为留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泰读书节”,让留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与体会,并为在此期间阅读中文书籍最多的留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品,以此种活动形式来激发留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为泰国留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和文化。
高校图书馆要经常更新和维护图书馆硬件设施,为留学生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阅读环境。图书馆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打破时空的限制,让阅读无处不在,比如可以建立本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同步更新书籍目录,并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对图书馆图书提出建议的网络平台;高校图书馆可以专门为留学生设置一个“留学生专用书库”,并为该书库提供多类型、适合不同水平不同层次汉语学习者的中文书籍,也可引进中泰双语书籍,更方便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此书库也可引进更多现当代更具趣味性的中文小说,以此提升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的兴趣;书库里还可放置较多数量的汉泰双语词典等工具书,方便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查阅并记录生词,更有利于留学生的进步。
泰国留学生在选择中文读物时,应该以自己的个人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一本感兴趣的书籍与强制性阅读中文书籍相比前者更能激发留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促进留学生提升对学习中文的兴趣度;在选择读物时,提倡适度选择,留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中文水平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中文书籍阅读,难度太大的中文书籍容易让留学生对阅读中文书籍产生挫败感,不利于留学生的进步;留学生在阅读中文书籍的过程中,应有批注、摘抄、写读后感以及善于查阅词典的好习惯,这些好习惯有利于留学生增加中文词汇量、增长更多专业知识、增强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以此提高专业成绩,使留学生的中文水平整体有所提升。
随着“全球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也逐年增加,而阅读在汉语学习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了解清楚泰国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的情况以及留学生选择中文书籍的兴趣方向,可以让教育和文化部门以及高校图书馆及时调整、更新书籍,旨在满足越来越多留学生阅读中文书籍的需求,以此提高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度、提升整体中文水平。
[1]程辉.留学生不成功学习者阅读策略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丁安琪,吴思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实证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3]黄萍,吴修贤.泰国大学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开设需求分析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
[4]韩丽萍.大学生阅读新常态下的思考[J].图书情报研究,2017(1):45~49.
广西外国语学院)
本文系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泰国留学生对中文书籍的兴趣研究及其原因分析——以南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613830016)。
黎亚林,女,学生,研究方向:泰语;蒲丽灵,女,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