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华
摘要: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关注具体的教学内容,简单的三维目标,而是应该从教学本质出发,理解课文知识、学习语文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实践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过程;实践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理所当然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为主要目标,进而以这一目标为载体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实现“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良性循环,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课文内容本身。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实现小学语文实践性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一堂课成功不成功的关键首先是明确这堂课需要教什么,教什么不是简单的学习课文内容,不是“教课文内容”,而是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学习课文知识,并学会运用语文学习方法。比如,如何引导学生读课文、品句子,如何评价课文中的人物,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描述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才能获得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方法,进而提升语文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课文《夸父追日》时,教师从教学的本质出发设计教学,以知识、技能为目标,并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学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说、想象,理解神话的神奇,感悟神话的神奇,并延伸这种神奇,把神话的神奇充分展现出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对神话的喜爱之情。如一开始教师首先通过课件导入把学生带入课文,为深入学习打好良好的感情基础,其次详细分析文中是如何描述“夸父追日”的,如“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这样的句子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神话的神奇,还积累了语言素材。教学不应仅仅纠结于具体的课文内容,简单的三维目标的实现,还要通过具体内容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重视课堂教学过程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有所得,即重视教学目标的完成,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为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时,要重视如何组织具体的教学,如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学中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深层思想。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在教学中首先从课文的整体去理解课文,表面上看教者也是先引导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内容,再根据课文顺序先后教学“渑池会”和“负荆请罪”两个故事。但是深入研读就会发现,每一环节的教学重点不是放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而是着眼于语文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比如,教学“渑池会”这个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作出评价,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写批注、作评价。这样开展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的内心思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如何有根有据地对人物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关注课堂实践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具有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理解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并懂得实践运用。这也就是教学所遵循的“学习—认识—理解—实践”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我们首先通过阅读游戏竞赛的形式,让学生阅读全文,营造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场景,完美地激发并维持了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兴趣。这符合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即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阶段重点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激发兴趣,进而“认识”课文;接下来就是让学生“感悟课文”,通过赏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动手“画一画”找出关键词,如在第2自然段中画出“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这些词语,鼓励学生将看到丑小鸭的描述时的感悟写下来,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内化理解,外化语言。最后将丑小鸭后来的样子与原本的模样作对比,再谈感悟并写批注,学生在参与教学、自读批注的过程中,感受课文,理解语言。最后教师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指导轨迹自主学习剩下的部分,学生收获了学习方法,并运用到剩下的段落中,这才是课堂真正的實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的单向传递,而必须由学生自主建构。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实现“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良性循环,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课文内容本身。我们教师都知道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课文,学习人物的描述,人物的动作,分析景物的描述等等,但学生还是无法自己动手写作,无法写出满意的作文。为何呢?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缺少实践的机会,课后更是被重复抄写性的作业所包围,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融会贯通。而新课改下的教学就是要重点关注这些,重视实践,重视运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字词、句子、语法等基础性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课堂实践,提升语文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