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双师能力的探索与研究

2017-12-21 11:51吴锦平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双师激励机制

吴锦平

摘要:“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实施多样化培养模式,一是校本培训模式,二是自我生成模式,三是校企嫁接模式。只有教师内在的自我动力和外在的激励引力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教师的“双师型”成长之路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双师”能力;队伍建设;激励机制

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在目前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决定中等职业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就师资队伍而言,许多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仍大量短缺。教师忙于应付繁重的理论教学任务,难以顾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相当比例的教师没有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未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专业实践,很难培养出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符合岗位要求的中等技能人才。这种应用性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职业性与应用性,即具有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培养这种人才的中职学校教师首先应该是“双师型”专门人才,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究竟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科学解释。目前对“双师型”教师含义在职教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双证书”。既取得普通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又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双职称”。即取得教师职业技术职称,又取得其他职业的技术职称;三是“双素质”。既要求具备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具指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素质;四是“多素质”。既要求具备教育家的素质,又要求具备工程师、技师的素质和能力。这些观点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但有些观点如“双证书”、“双职称”过于简单化。有的观点如“多素质”又过于神秘化。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在教学中,能够把专业理论和实训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他们应该具有在本专业教学一线工作的经验,有能够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在于教师的“双素质”。“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特征是把专业理论与实训实际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按照上级的教学要求教师要达到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不是获得证几个证书或几个职称就能解决的问题。证书或职称只表明具备某种单项职业资格或能力水平。“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是各种单项知识、能力、经验结合和综合表现,体现出来的是教师的“双素质”。应该说证书或职称是“双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但绝不是证书或职称的简单叠加。道理很简单,单项素质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完成综合性的任务。

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和一定相关专业岗位的实践能力,如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除了具有造型设计、服装工艺、立体裁剪等相关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服装生产一线的工作经历、熟悉生产工艺工序并有较强实践能力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更多地偏重于实践性教学,中职教师不论是年轻还是年长,都应具有“双师”素质和能力。

为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我们校探索并实施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多样化培养模式。一是校本培训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应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校本”培养的主导作用。发挥“校本”优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自力更生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主要是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教师与职业实践课教师相互取长补短,进行传帮带;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组织教师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产教结合,以实践操作代替培训。这种模式需要学校及时与外界信息沟通,了解产业、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要求、新技术、新工艺并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二是自我生成模式。重视教师内在动力的激发,突出教师的内在价值和需要,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自我培训机制,发挥教师个体在“双师”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师自学自培不断提升完善。三是校企嫁接模式。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紧密合作关系,一方面,职校教师到合作企业实习或挂职进行继续教育,有能力的教师参加合作项目的开发及员工培训,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另一方面我们聘请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与教师结成师徒关系带培教师。不深入企业实践是难以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这种模式是一条简捷高效而又经济的途径,但是这既需要校企双方真诚努力、共同探索有效的合作方式,更需要国家和地方以立法手段达到利益制衡。多方面相结合,持续不断地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总的来说,只有教师内在的自我動力和外在的激励引力的共同作用,才能使教师的“双师型”成长之路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汪锐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 第25期 《正确认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2]徐东 - 《江苏教育》,2012年11期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3]叶丽霞 - 《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双师激励机制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