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

2017-12-20 00:29侯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2期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工民建施工技术

侯涛

摘 要: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使建筑施工技术得到极大提升,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中常用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有较好保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民建工程需求量逐渐增多,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对工程建设质量有较大影响,为促进工民建施工质量提升,需要促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水平提升。本文针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该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为工民建施工质量提高提供条件。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工民建是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简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工民建施工质量重视度逐渐提高。作为城市建设中主要组成部分,工民建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城市整体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且离不开混凝土浇筑施工水平,因此要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施工中促进其施工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

1 控制混凝土原料质量

在工民建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环境污染、减少施工成本,在建筑施工中具有较好承重能力。混凝土材料质量影响着整体施工质量,因此要对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加强施工检验,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施工标准,避免劣质原材料在施工现场出现。

1.1 水

水是实现混凝土拌制与养护的主要材料,要注意不能使用城市排放的污水、沼泽水、工业废水等对混凝土进行拌制。通常用于饮用的水都可以用在混凝土施工中,但在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制作时,为避免钢筋受到腐蚀,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严禁使用海水进行混凝土施工。

1.2 水泥

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令水泥种类逐渐增加,根据其性质与施工需求的不同,工业水泥通常可以分为特种、通用以及专用这三种水泥种类。而工民建施工中通常使用通用水泥进行施工。对于水泥施工环节,要想促进施工水平提升,实现水泥材料效果的充分发挥,需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对水泥进行合理选择,要对水泥品种、性质、强度等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掌握其施工方式,以提高水泥应用的合理性,使工程浇筑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科学有效的水泥浇筑方式能够大大降低施工成本、促进施工效率提高,为施工单位带来较高经济效益。

1.3 骨料

河砂和浆砂是理想的骨料材料,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用粗砂能够获得良好施工质量。为避免脱浆问题的发生,需要应用砂率在30%左右的中砂材料,从而对混凝土进行泵送。在搅拌混凝土时,由于骨料较粗,极易使混凝土中产生孔隙,这种现象的产生极易影响混凝土浇筑后抗渗能力。为避免混凝土出现渗漏问题,有必要使用机碎石骨料进行搅拌,要注意确保骨料颗粒较均匀。同时要对含泥量进行控制,使其始终在1%之下。为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出现严重收缩问题,可以选择细骨料进行施工,若需要应用粗砂进行施工,则要确保其含泥量始终在3%以下。

1.4 掺合料

为保证混凝土强度,需要在其中加入多种掺合料,当进行施工时,要保证掺合料中粉煤灰含量在25%以上,若處于预应力工程项目施工条件下,则需要重点关注粉煤灰含量,确保其含量精确。在混凝土搅拌时,可以在其中适当添加增塑剂、水,以保证所拌和材料具有良好保水性与流动性,使水化热得到有效减少,避免混凝土汇总裂缝的产生。

2 施工技术的规范

2.1 搅拌和运输

工民建混凝土搅拌尽量集中进行,在搅拌站进行,配置一定搅拌机集中拌合,保证拌合均匀。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一些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水化热、坍落度、含水量等进行检测,如果拌合的混凝土不能达到相关指标的要求,表示拌合失败,混凝土不能用于浇筑施工。运输混凝土时要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凝结时间等充分考虑,保证浇筑过程的连续性和均匀性,一旦出现了离析,需要进行二次拌合。

2.2 浇筑

混凝土从吊斗自由倾倒的自由下落距离要在2m以内,超过2m需要使用串筒导管、溜槽,从侧面开洞,串筒溜槽结构如下:

浇筑过程要分层进行,一层混凝土的高度选择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特征和钢筋的疏密程度,一般混凝土分层浇筑高度是插入式振动器的1.25倍长度,不大不能超过500mm。对梁柱的节点进行浇筑时优先选择高标号混凝土,如果钢筋比较密集,选择直径30mm的振捣棒进行振捣,保证这些位置额混凝土密度,杜绝蜂窝现象,如果使用塔吊供料时应该在吊斗下降至铁盘50~60m后再倾倒混凝土至铁盘上,并使用铁锹倾倒至模内,混凝土振捣之前应首先在柱子的底部先振捣灌入一些混凝土,振捣的同时进行浇筑,直到梁柱浇筑完毕。

2.3 振捣

振捣的目的是使混凝土浇筑密度能够满足施工设计的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要注意控制振捣器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40cm,不要出现遗漏或者振捣不均等现象,持续进行,指导混凝土不再出现下沉。振捣过程手握振捣棒软轴胶管,迅速插入混凝土内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上下抽动,浇筑硅面不产生气泡并且表面泛浆,形成水平面时停止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施工过程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进行,均匀插点,按照顺序逐点进行,移动间距要在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以内,在进行上一层的振捣时要深入到下层50~100mm,减少层间缝隙。

2.4 养护

浇筑混凝土土初凝并且浇筑面积大于施工面积时停止施工,混凝土平均浇注温度超过允许值,1h内不能调整温度至允许值要停止浇筑,浇筑过程中出现极端天气如大雨或者暴风雨要停止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对混凝土进行抹压,抹压完成之后进行覆盖,混凝土完成凝结之后就可以进行对混凝土的养护。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养护时间通常在7~14d左右。对于混凝土结构关键部位可以进行重点养护,提高关键部位的性能。基础地梁和承台混凝土施工需要按照插筋上套管PVC套、测量放线、浇水湿润、入场检查和浇筑振捣、找平和养护的顺序进行,框架柱和顶板混凝土浇筑的主要施工工序有模板清理、测量、施工缝处理、入场检查、浇筑、找平、养护。混凝土表面养护需要在塑形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的12h内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喷雾养护,尽早浇水养护,浇筑混凝土需要进行连续养护,养护期间保证混凝土表面一直湿润。

结束语

重视工民建中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能够为整体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保障,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从混凝土材料质量检验、搅拌、振捣以及养护等环节入手,严格监管各个施工环节施工质量,从而为最终混凝土浇筑质量提供保障,为工民建工程整体施工水平提升提供条件,实现城市经济水平提升,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2012(03).

[2]乔宗华.论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

[3]谈新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混凝土浇筑工民建施工技术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简述
工民建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
BIM技术在辅助工民建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道路桥梁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
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桥梁现浇箱梁支架工程施工方案探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