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摘 要: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预算可以说是决定整个项目能否获利,获利多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十分必要的预见性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而许多建筑工程都开始产生了建筑工程的预算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是巨大的。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问题;解决对策
1 建筑工程预算概述
建筑工程预算指的是在工程项目立项的初始阶段,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建设中每一项新建、重建和扩建的规模,以及后续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所需要耗费的全部工程费用进行初步的计算,其依据为设计文件的内容和国家对此类建设所规定的定额标准,以及各项建设的取费指标。工程预算根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可以将其初步的划分为:建筑施工方案设计及其修正预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预算等多项内容。由此不难看出工程项目预算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并且贯穿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
2 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预算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意识
工程预算作为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系统化作业活动,期间将会随着工程建设主体的不同或者是工程建设权力的转移发生转变。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往往缺乏统一的预算管理目标和预算实施的方式,致使预算管理缺少综合性的管理意识,建设单位和设计一般注重的是在理想状态下的工程造价,往往忽略了实际施工中变动因素以及施工风险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而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往往更加注重的是施工和结算过程中的预算。因此建设主体以之间在预算的目标和预算实施的计划、方案上存在一定的出入,而各方主体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也使得工程预算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全面性。比如说在设计阶段,由于设计缺少对造价指标的控制与分析,设计比较保守,从而致使工程造价上扬或者是施工招标阶段对标底和标价估算的不够准确,致使承包失败或者是施工成本上扬现象的发生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对预算缺少综合性评估而产生的问题。
2.2 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
通常來讲,预算管理工作由各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的部门、成立的机构专门人员来负责完成,进行审核预算、宏观监督与调控。而据笔者了解,我国除了一些大型建设单位配备了相关专业人才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外,多数中小企业却极度缺乏工作胜任能力强、成绩突出的管理人才,常常准备进入工程建设阶段才开始组建人员、熟悉业务,而随着工程竣工的完成,此项工作业务则立即终止,而刚刚积攒了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又会将预算工作搁置。
2.3 缺乏完善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预算定额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编制过程中常常出现借用定额的现象。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的施工环境、参差不齐的施工水平却运用同一定额标准,这充分的说明建立一套包罗万象、来源于实际的完整预算定额体系势在必行。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各地区建设各异的预算定额管理、预算编制规定又不利于跨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的对策分析
3.1 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是企业对既定经营目标和企业生产经营一定时期内的全过程进行财务收入和支出上的整体计划,是企业财务管理行使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通过全面预算加强对工程预算控制一般通过两个方面实施。一方面是通过编制预算。工程在每一个施工阶段都应先进行预算的编制,一般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从工程分项目到总项目、从工程建设的细分环节到建设工程整体。然后再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预算的评估和平衡,使得预算编制更加的科学、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全面预算编制的执行来加强对工程预算的管理。在预算编制执行的过程中,工程的实际收入和支出总会有与预算相互偏离的状况出现,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与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然后及时地制定一些调整策略,以确保全面预算能够稳定、科学的实施,直至达到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
3.2 开展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预算工作的监督与校审
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通过阶段性的工作成绩评定给予优秀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并鞭策那些后进的员工迎头赶上。另外,我们还应积极的拓宽员工再培训、再提升的机会,为他们制定按部就班的学习计划,特别是对预算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监督校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与提升。在工程预算中,监督与校审的工作能有效的防止人为错误预算的发生,因此,在校审中我们首先应确认阶段工作的重点,制定完备的校审程序,明确在预算环节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其次要通过严明的纪律约束、职业道德防止表面校审、应付了事等不良行为。最后在监督与校审人员的选择上,我们应充分把握工作人员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通过有效的激励、严格的制度规范他们负起责任的行使监督权力。
3.3 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
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即是加强与设计单位、建设部门、施工单位、银行机构、行政机关的紧密联系,杜绝信息孤岛的现象发生,使良性的互动、积极的交流合作为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有关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对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各项法规政策的完善与实施,对申报预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审查,对报批成功的项目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管理。接着,设计单位应严格的按照相关出台的政策、标准,来源于实际的编制预算计划,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不断应用,为了使建筑工程顺利有序的开展,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施工的各种技术与理论方式进行相关的探讨与深究,其在前期预算的过程中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我们只有充分注重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实践操作经验,与时俱进的完善预算定额,加强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工程预算专业人员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教学制度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用动态的管理机制完善构建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使得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将各种资金应用到实际施工中,是企业在施工中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付艳斌,崔晓凤.浅论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江周刊:论坛,2012,1(4):68-69.
[2]李琼.浅析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建筑与文化(学术版),2012,12(16):35-36.
[3]席林生.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4):99-100.
[4]谢燕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86-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