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日语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

2017-12-20 18:39刘宁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9期
关键词:日语跨文化交际

摘要:本文主要从21世纪日语教学所呈现的特点入手,一是21世纪日语教学应该引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纯粹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二是网络日语的出现,使学生利用网络学习日语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那么,在这种新时期日语教学特点的要求下,阐述了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应该如何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活动中教师所起的主导作用,即教师应该摈弃那种填鸭式的教育,而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机会。

关键词:21世纪日语教育;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日语教学一直以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也基本局限于发音、词汇、语法方面等“语言能力”,即按照发音、词汇、语法等语言三要素诸规则自由造句的能力。而这种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日语教学显然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的时代,地球正逐渐成为人类群居的的村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将像村民一样共同生活,共同劳动。这种变化要求人们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必然使日语教学的目的、内容发生变化,即培养作为跨文化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运用能力”应该成为日语教学的目的。

1.21世纪日语教学的特点

第一、跨文化交际的导入。语言运用能力就是“语言能力”加上“非语言要素”即社会规则、文化规则的综合能力。通俗的说,就是运用适合交流场合的得体的语言,顺畅的进行交流的能力。任何一个人都属于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作为一个社会集团的成员,他要在遵守社会规范、习惯的前提下参与社会活动。可以用驾驶汽车作比喻,如果只掌握了基本操作方法而不懂交通规则,迟早会出事故。所以,认为只要具备了语言能力,即使是集团外的人也能与集团内的人自由地进行交流的想法是欠妥的。

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能力和社会规则、文化规则的综合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在解决语言能力的同时,注意语用层面,在实际运用与交流中理解、掌握社会规则和文化规则。应特别注意收集因不懂社会规则、文化规则在交流中出现误会、摩擦等例子进行分析、研究,逐渐总结出有代表性的东西。另外,要注意排除来自中国文化、汉语的干扰。其中主要是价值观、思维方式、感情倾向、行动模式和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干扰。因为这种干扰大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产生,即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去诠释日语,所以排除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到中日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日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有了这种认识才能增加排除干扰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第二、网络日语的流行。在被称之为“IT时代”的今天,人们似乎离开网络就会觉得生活缺少了色彩、生活变得不完整了。任何人只要连接上因特网,就可以查阅到几乎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浏览到大量丰富的信息,可见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网络已变成不可或缺的一样东西。而且今年来,随着“网络学校”的兴起,日语教育走向无教室化,纠正发音、练习会话、修改作文、场景教学、日本文化学习等都变得异常方便。因此学生的学习手段也变得多样化起来,不仅能学到老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还能通过互联网的各种工具学习课外的日语知识。比如说,网上日语词典、网上视频教学,以及网络上大量的日语电视剧和电影,都为日语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课外学习条件。

2.21世纪日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现代日语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不仅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训练基本的语言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日语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导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非日语环境中,基础阶段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课堂中必须坚持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用多种手段进行大量练习,为高年级阶段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高年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发现,身为教师希望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完整地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所以有时会面面俱到地不厌其烦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生怕哪个地方遗漏而影响到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掌握。于是把大大小小的语法知识点都认真地讲授给学生,并且对学生反复强调此项知识点的重要性,要求他们牢牢记忆。但是即使这样,到了考试时候,仍有很多学生会出现类似错误的情况,可以说这种方法是收效甚微。因此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是不适用的,必须改变这种由教师演独角戏的形式,而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中来,一定要用大量的学生自主活动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授课切忌字典搬家或语法书搬家,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兴趣。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浓厚的学习气氛和良好的学习效果。所谓的“寓教于乐”就可以达到这种目的,即教学者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和环境中,强化学习主动性,不知不觉地学到某种知识,自然而然地应用它,以期达到掌握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比如说,创造语音学习的愉快氛围,日语的语音学习比较枯燥而且难以记牢,因此可以针对此情况,在学生可以比较准确的发出各个假名音后,准备大量的容易记忆且具有吸引力的词汇供其辨认和练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住假名的发音,而且还能在学生主动积极辨认和记忆中顺便记住一些单词,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时刻注意语言知识的扩展和文化背景的渗透。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就应该渗透一些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和背景,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标准的日语,而且还掌握了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者,是来科学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以达到最大教学效果的人,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一切的课堂活动都应站在如何使学生能够尽快并很好的掌握语言技能以及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角度上来进行的。所以,教师的“教”并不是目的,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灵活的运用才是关键。

结语

21世纪日语教育应该实行综合运用能力的均衡发展,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傳授,也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交际和文化并举。提倡自主学习,重视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的构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向学生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习的信心。日语教师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日语学习及其综合素质方面获得进步,将视线集中到学生的主体性上面,将会激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学习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岩.语言运用能力与日语学习.日语知识,2002(12).

[2]铃木孝夫.ことばと文化.岩波书店,1973.

[3]阎树新,张华强.趣味性日语教学的尝试.日语知识,2002(9)

[4]王武军.日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5]张安德,张翔.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作者简介:

姓名:刘宁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外语系 出生年月:1979年 性别:女 汉族 研究方向:日本文化及日语语言文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交际羊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